NO1. 血醬鴨。(在家經(jīng)常吃,在外邊就很少,菜市場連鴨都買不到,況且也不正宗,要的就是家鄉(xiāng)田里河里喂出來的。)
NO2. 米花。(過年時候吃的多。很脆,還有種好吃的方法,拿開水泡,充饑,小時候放牛的時候攛上一個。)
NO3. 武岡銅鵝。(我個人是沒吃過,只吃過我家以前養(yǎng)的活的。也效仿血醬鴨,吃了血醬鵝,沒有鴨正宗,血嗆不起來。)
NO4. 米粉。(據(jù)說南門口的特正宗,但最近壇子里有反映太不衛(wèi)生,需下口的,注意衛(wèi)生了。)
NO5. 面嘎子。(武岡話,主要過年時候待客用,拿南瓜和著糯米粉糅的,再曬干,拿油炸,很脆很上口。)
NO6. 爆花。(小時候,記得一車子,板車,米從上面的筒子下去,下面就出來熱騰騰的圓形爆花。)
NO7. 水扭花粑粑。(武岡話,拿山上的水扭花,和著糯米粉,纏上葉子,蒸著吃,很香。)
NO8. 霉豆腐。(俗稱豆腐魚。用曬干都豆腐,發(fā)了酵,放到壇子里,弄上酒制作而成。)
NO9. 庖。(生長在四月份,有什么三月庖,地庖什么的,很甜,很美味,但這個要注意衛(wèi)生了,野生的。)
NO10. 胡蔥。(野生的,生長在四月左右,我小時侯,經(jīng)常去山上挖,弄回來煮雞蛋或者臘肉,很味。)
NO11. 兆頭炒蠟肉。(家種的,有些人吃不慣,我喜歡,煮臘肉再好不過了。)
NO12.鹵豆腐。(是武岡的,到現(xiàn)在被搞成是別城市的產(chǎn)品了,悲哀。)
NO13. 臘碎魚。(用條把股等小魚臘制而成,炒本地的辣椒,香辣俱全。)
NO14. 南瓜粑粑。(顧名思義,用蒸熟的南瓜和著糯米粉或者面粉,再蒸制而成,很香,很正。)
NO15. 橛子。(大山上有很多。有句俗話:橛子不怕丑,生到九月九。)
NO16. 酸鹽菜。(白菜等曬干,切碎,放鹽制作而成,只需一點點,湯全是酸的。)
NO17. 雜菜。(用刀布豆,豆貢,茄子曬干,放在壇子里研制而成,時不時的拿點出來,炒點辣椒,燒燒酒。)
NO18. 春木菜炒雞蛋。(春木菜,春木樹尖尖最嫩的部分,很香,據(jù)說很有營養(yǎng)。)
NO19. 桑葉樹果。
NO20. 筍子炒精肉。(筍子要是那種很小,很細(xì)的楠竹筍哦,想起這個,就想起光屁股時候。。。。)
NO21. 紅薯干。(先把紅薯洗干凈,蒸熟,切成小條,自然太陽光曬干。)
NO22. 面灰魚。(把魚弄成小塊,和上面粉,再油炸。)
NO23. 米豆腐。(喜歡涼拌,再弄點醋和花生米放在上面。)
NO24. 血餅。(豆腐弄細(xì),里面放點剁碎的豬頭肉,還要弄點橘子皮,再腌制。)
NO25. 堿水面。(好象有點黃色面,很細(xì),煮熟后,再放點辣油或豆腐干。)
NO26. 涼水。 (用涼水籽籽纏布兌冰水?dāng)D,農(nóng)貿(mào)市場門口很多,以前好象只要2毛錢一碗,很涼,很便宜,很爽口,很沁人。)
NO27. 綠豆沙。(以前在南門口那有一家,后來在東站對面有家。)
NO28. 姜和和。(農(nóng)貿(mào)市場門口有一把一把賣的??船F(xiàn)在還有沒?生姜的莖,撥掉外殼,里面的最嫩的部分,切碎炒辣椒,很香。)
NO29. 米粉肉。(先將米放在鍋里炒熟,再將米碾成粉狀,再將豬肉和著米粉一起蒸熟即可食用。)本條由青鳥提供。
NO30. pang肥肉。(俗稱蓋pang. 呵呵,是用豬肉,再放到有冰糖的鍋里走鍋,然后切成方狀,皮很爽口,再拿去蒸熟,里面有豆豉和著,pang最下面弄點芋頭什么的做底,很好吃。小時侯一般是待客的時候才吃的到。)本條由風(fēng)蕭蕭提供。
NO31. 干豆腐。(水豆腐曬干,或者晾干,見的多的是那種長方形的。)
NO32. 豆腐渣。(打豆腐剩下的主料制作而成,很松,一塊一塊,街上賣的那種最正宗了,上面發(fā)了一層青色的霉)
NO33. 白糖。(不是散裝的那種顆粒狀的,是賣貨的拿著那種錘子邊敲邊喊,要白糖咯。一整塊一整塊的。吃在嘴里,含很久才化,甜,小時候愛吃。)
NO34. 發(fā)糕。(這個就不多解釋了,呵呵,拿著米偷著兌幾個吃, )
免責(zé)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夜星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dān)相應(yīng)法律責(zé)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