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竹籠子(二)
編織好幾天,大約織了二十幾個籠子。我決定去試試去放放籠子。特意筵擇了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晴天。初夏夜晚,滿天繁星掛在瓦藍的天空。綠油青翠的田籠里。在蛙叫蟲鳴的田野的交響曲里。我哼著自編小曲,頭上戴著礦燈、肩上挑著竹籠,穿梭在田野上的各條田基上。先選擇好大致放籠子的水田。先在禾苗的空隙空用手挖一條手掌寬的坑,然后把籠子口上面,找一塊水田下比較硬一點泥巴壩在上面。固定好竹籠,用挖坑的泥墊在竹籠尾下面。使竹籠尾肚落出水面二至三厘米。這樣竹籠里面才能透空氣。以致泥鰍進去后不會悶死。(之前看了么事老師寫的《放籠子》說他姐第一天放籠就下大雨,并收獲了許多泥鰍、黃鱔,還有蛇。還賣了一百多六錢。在我看應(yīng)該編的。第一、水淹過籠子,在夏天,不管是什么,進去后全都得死。包括蛇。第二:泥鰍,黃鱔在野外是天敵。黃鱔一進、泥鰍絕不會進去。蛇—進去什么魚都沒有了。第三:漫天大水你去哪里找籠?就算起來也全部是死的。誰要?)放好籠后,再把禾苗按一按,把籠子遮一藏好。然后在田基上壩一塊泥。做上記號,以便第二天早上找籠子。大約放了一小時多點時間,籠子全部放好。回家睡覺。第二天五點,鬧鐘一響。滿懷收獲喜悅的心情,急匆匆的起籠子去。到了目的地。找到第一個籠子,只看見籠子飄飄的浮在水中,拿起一看,空籠子。第二只也一樣………二十幾只籠子,回到家只取出十幾條泥鰍。我的心涼了半截。待續(xù)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飄伶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