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楚老師印象記
周宜地 近距離接觸王耀楚老師,是1965年下學期的事。當時,我在武岡二中讀高三。易多英老師當班主任,王耀楚老師教語文。 我是一個出了名的“問題學生”,對老師特挑剔。記得高二年級時,教我們語文的,是一位被認為是“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 老師。這位老師高度近視,講課從不與學生交流,不太受學生歡迎。教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課,講解“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時,老師說:“風怒號”三字用得好,起勢迅猛,猶如秋風咆哮。早就不想聽他講課的我,故意找茬,舉手發(fā)言說,秋天哪會有這么大的風,在課堂上與他理論起來,鬧得一堂課上不下去。 聽耀楚老師講課,我卻十分的老實,因為他講課很中聽,他是武岡二中給我留下印象很深的語文老師之一。耀楚老師講課,有一種親和力,一開講就能將學生抓住,思緒不跟著他的講課走都不行。講課簡潔、準確、易懂。最重要的是,他總是用眼神與聽課的學生進行交流,給人一種與你在進行交談的感覺,讓你的思緒跟著他對課文的講解走。這一個學年,是我語文學習比較扎實的一個學年。由于我的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更加扎實與鞏固,讓我對即將參加的高考增強了信心。當時,聽說北京師大學是為大學培養(yǎng)老師的。我曾經有這么一個夢想:第一志愿報考北師大,將來當大學老師!可惜的是,畢業(yè)考試結束后,正在進行分課復習,準備大學考試時文化革命令開始了,修了千百年道路被一棍子打死,沒機會考大學,夢想想沒了。但是,當時有種想法,是與耀楚老師的傳道解惑,幫助我增長知識分不開的。 其實,耀楚老師對于學生的愛護、關心、引導,何止只是知識的傳授?他對學生的呵護,有許許多多感謝人的事跡。好多遇上困難的學生得到過他的關心、幫助與照顧,甚或接到家里住,從學習到生活都細心料理。1983年,一位學生因對高考能否取勝沒有信心,感覺前途無望,一時產生輕生的念頭。耀楚老師得知后,將她接到自己家中,與愛人一道對她細心調理。教育她正確面對人生,戰(zhàn)勝困難,自我減壓。后來,她不僅考上了大學,而且還成為了一名教師,辛勤耕耘在一所大學的講臺上。正因如此,耀楚老師多次立功得獎,是湖南省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 最讓人感動的,不是他僅僅對于某幾個學生的關照,而是他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成立洞庭獎學基金會,以期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好好學習,成為棟梁之材。 1987年,當時我在武岡縣文化局工作。有一天,耀楚老師找到我,說他想成立洞庭獎學基金會,要我起草一份《關于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的聯絡信》,向遍布各地的武岡二中畢業(yè)的同學發(fā)出倡議。讓我想不到的,他找我寫倡議信時,已經聯系到了好多洞庭中學、武岡二中的熱心人做為發(fā)起人。有北京大學教授唐作藩、北京工學院教授丁漢章、化工部化工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許英、湖南師大副校長、教授劉筠、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龍世輝,還有邵陽市及武岡縣的一些領導。耀楚老師做這樣的好事、善事,讓我十分感動,當即草擬了一份初稿。后經耀楚老師修改,于1987年9月10日形成了《關于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的聯絡信》和《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章程》。聯絡信深情而又達理地向從武岡二中走出去的同學們呼吁:“款不在多少,情難量深淺。聚少成多,積流成河,獎學基金存入銀行,每年取其利息獎掖成績突出者,激勵、扶植學生奮發(fā)學習,忘我勞動,為中華民族崛起造就人才。” 為此事,耀楚老師付出甚多。他在1987年5月25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上午去縣里了解洞庭中學和二中畢業(yè)生的通訊地址,為成立二中獎學基金會作準備。回校時大雨淋濕了全身,但我的心中卻滾動著火一樣的熱情。因為終身之計,在于育人。”拳拳之心,可見日月。洞庭獎學基金會成立后,現在美國某大學任教的林明朝同學,成為第一個獲得獎學的同學。當時,林明朝同學奧林匹克化學比賽獲全省第一名。 耀楚老師1964年從湖南師范學畢業(yè)后,從教數十年,桃李滿天下,每一個學生大概都會有與我一樣的感受。得益于耀楚老師傳授知識與求學幫助的學生,實在太多了。 耀楚老師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還有他對家的眷愛,對家人的呵護與關切。“眷然有歸與之情”,對家對家人的眷愛,人之常情。耀楚老師之于家之于妻兒,情之所及,見于細微處,在我的記憶里留下深深地印記。 那時,耀楚老師住在二中初中部應欽樓上的一間簡陋的木房子里。去老師家玩,是很平常的事,每次去都會感受到老師與師母張文秀老師的熱情。那一次,無意中問及小師妹的名字。老師說,叫禾乃。叫禾乃?我有點不解。老師說,她母親叫張文秀,禾乃者,秀也。老師的解釋,讓我恍然大悟。這名字取得太好了。既獨特,又新穎,不落俗套。中國人的名字,太多重復,俗之又俗者何其多也。取名之脫俗,獨具一格,實是難得。其實,老師給女兒取這么一個名字,讓人想象的遠不止這個名字字面上的東西。老師將妻子名字中的一個“秀”字拆開為“禾乃”,其意義更深。老師對家、對妻兒之眷愛與呵護之情,不也濃縮于女兒這個名字之中了嗎? 是的,一件小事,顯示出的是老師“眷然有歸與之情”自然本色。 在我的印象中,老師不僅僅是一個愛工作愛家庭的人,也是一個好山樂水,在自然風光中“尋花問柳”追求美的人。 老師工作的地方——武岡二中,地處法相巖畔。法相巖是千年古城——武岡風景如畫之地。有空之時,看法巖的風景,觀法相巖的石刻,自然是老師的愛好。記得有一次,我與老師一道觀賞法相巖芙蓉洞巖壁上的四十字偈語《金剛經》,老師說起偈語之藝術特色、深遠意蘊,表現出一種由衷之喜愛。此時的老師,只有對藝術的一往情深,早已沒有了老師之師道尊嚴、父親之眷愛呵護。正是這種對自然、對藝術、對人文的一往情深,老師在有閑之時,也鐘于寫作,發(fā)表了不少作品。其中寫于1979年的散文《法相巖》,當年就發(fā)表在湖南省《湘江文藝》,之后又收錄于《都梁文鈔新編》。因為對法相巖的熟悉與鐘愛,《法相巖》篇寫來得心應手,十分精彩。其中寫花乳洞的“飛瀑流泉”,更是神韻獨到:“一塊巨大的巖石呈乳白色,如素練懸空,似瀑布掛川。下面是一個不太深的水坑,恰是瀑布沖涮而成,難怪被古人取名為‘飛瀑流泉’。”讓人讀來如臨其境,感受到花乳洞之情之景。 為師有才有心,為父有情有意,為文有愛有好,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王耀楚老師。 附:關于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的聯絡信 ——校友: 也許你已功成名就,鶴鳴九皋;也許你正在長足登攀,志在折桂。親愛的校友,法相巖畔那一段迷人的生活,難道不是你力量的源泉? “大哉洞庭,我們的洞庭”,包含廣大,吐納四方。從草創(chuàng)洞庭中學之初,至更名武岡二中之今,48年來為中華民族輸送了多少棟梁之材。僅1977年恢復高考至1987年,從法相巖畔走向高一級學校的新生就達1589名。1986年應屆畢業(yè)生張先杰,榮獲全省理科狀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法相巖畔,武岡二中,怎不令人魂一夕而九逝! 為母校興旺發(fā)達,人才輩出,我們——洞庭中學、武岡二中的校友以及熱心教育的同志發(fā)起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愿得到你的響應,為獎學基金會捐款??畈辉诙嗌?,情難量深淺。聚少成多,積流成河,獎學基金存入銀行,每年取其利息獎掖成績突出者,激勵、扶植學生奮發(fā)學習,忘我勞動,為中華民族崛起造就人才。 如果你愿意成就這件天長地久、功德無量的好事,為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捐款,請匯款至湖南省武岡二中江曉云同志處。 致以 校友的問候! 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發(fā)起人: 唐作藩 北京大學教授 丁漢章 北京工學院教授 許 英 化工部化工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 熊執(zhí)中 化工部高級工程師 劉 筠 湖南師大副校長、教授 龍世輝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 覃松桂 邵陽市教委主任 銀醇祥 武岡縣縣長、縣委副書記 劉道勇 武岡縣政協(xié)主席、縣委副書記 柳思遠 武岡縣政協(xié)副主席 丁 光 原武岡二中副校長 楊 鉞 原武岡二中副校長 匡前蔚 退休名老教師 鄧小龍 武岡縣文化局協(xié)理員 曾憲光 武岡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曾憲佐 武岡縣委常委、縣政法委員會書記 周宜地 武岡縣文化局副局長 鐘 鑫 武岡縣經濟技術協(xié)作辦主任 王耀楚 武岡二中校長 1987年9月10日
周宜地
近距離接觸王耀楚老師,是1965年下學期的事。當時,我在武岡二中讀高三。易多英老師當班主任,王耀楚老師教語文。 我是一個出了名的“問題學生”,對老師特挑剔。記得高二年級時,教我們語文的,是一位被認為是“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 老師。這位老師高度近視,講課從不與學生交流,不太受學生歡迎。教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課,講解“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時,老師說:“風怒號”三字用得好,起勢迅猛,猶如秋風咆哮。早就不想聽他講課的我,故意找茬,舉手發(fā)言說,秋天哪會有這么大的風,在課堂上與他理論起來,鬧得一堂課上不下去。 聽耀楚老師講課,我卻十分的老實,因為他講課很中聽,他是武岡二中給我留下印象很深的語文老師之一。耀楚老師講課,有一種親和力,一開講就能將學生抓住,思緒不跟著他的講課走都不行。講課簡潔、準確、易懂。最重要的是,他總是用眼神與聽課的學生進行交流,給人一種與你在進行交談的感覺,讓你的思緒跟著他對課文的講解走。這一個學年,是我語文學習比較扎實的一個學年。由于我的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更加扎實與鞏固,讓我對即將參加的高考增強了信心。當時,聽說北京師大學是為大學培養(yǎng)老師的。我曾經有這么一個夢想:第一志愿報考北師大,將來當大學老師!可惜的是,畢業(yè)考試結束后,正在進行分課復習,準備大學考試時文化革命令開始了,修了千百年道路被一棍子打死,沒機會考大學,夢想想沒了。但是,當時有種想法,是與耀楚老師的傳道解惑,幫助我增長知識分不開的。 其實,耀楚老師對于學生的愛護、關心、引導,何止只是知識的傳授?他對學生的呵護,有許許多多感謝人的事跡。好多遇上困難的學生得到過他的關心、幫助與照顧,甚或接到家里住,從學習到生活都細心料理。1983年,一位學生因對高考能否取勝沒有信心,感覺前途無望,一時產生輕生的念頭。耀楚老師得知后,將她接到自己家中,與愛人一道對她細心調理。教育她正確面對人生,戰(zhàn)勝困難,自我減壓。后來,她不僅考上了大學,而且還成為了一名教師,辛勤耕耘在一所大學的講臺上。正因如此,耀楚老師多次立功得獎,是湖南省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 最讓人感動的,不是他僅僅對于某幾個學生的關照,而是他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成立洞庭獎學基金會,以期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好好學習,成為棟梁之材。 1987年,當時我在武岡縣文化局工作。有一天,耀楚老師找到我,說他想成立洞庭獎學基金會,要我起草一份《關于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的聯絡信》,向遍布各地的武岡二中畢業(yè)的同學發(fā)出倡議。讓我想不到的,他找我寫倡議信時,已經聯系到了好多洞庭中學、武岡二中的熱心人做為發(fā)起人。有北京大學教授唐作藩、北京工學院教授丁漢章、化工部化工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許英、湖南師大副校長、教授劉筠、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龍世輝,還有邵陽市及武岡縣的一些領導。耀楚老師做這樣的好事、善事,讓我十分感動,當即草擬了一份初稿。后經耀楚老師修改,于1987年9月10日形成了《關于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的聯絡信》和《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章程》。聯絡信深情而又達理地向從武岡二中走出去的同學們呼吁:“款不在多少,情難量深淺。聚少成多,積流成河,獎學基金存入銀行,每年取其利息獎掖成績突出者,激勵、扶植學生奮發(fā)學習,忘我勞動,為中華民族崛起造就人才。” 為此事,耀楚老師付出甚多。他在1987年5月25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上午去縣里了解洞庭中學和二中畢業(yè)生的通訊地址,為成立二中獎學基金會作準備。回校時大雨淋濕了全身,但我的心中卻滾動著火一樣的熱情。因為終身之計,在于育人。”拳拳之心,可見日月。洞庭獎學基金會成立后,現在美國某大學任教的林明朝同學,成為第一個獲得獎學的同學。當時,林明朝同學奧林匹克化學比賽獲全省第一名。 耀楚老師1964年從湖南師范學畢業(yè)后,從教數十年,桃李滿天下,每一個學生大概都會有與我一樣的感受。得益于耀楚老師傳授知識與求學幫助的學生,實在太多了。 耀楚老師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還有他對家的眷愛,對家人的呵護與關切。“眷然有歸與之情”,對家對家人的眷愛,人之常情。耀楚老師之于家之于妻兒,情之所及,見于細微處,在我的記憶里留下深深地印記。 那時,耀楚老師住在二中初中部應欽樓上的一間簡陋的木房子里。去老師家玩,是很平常的事,每次去都會感受到老師與師母張文秀老師的熱情。那一次,無意中問及小師妹的名字。老師說,叫禾乃。叫禾乃?我有點不解。老師說,她母親叫張文秀,禾乃者,秀也。老師的解釋,讓我恍然大悟。這名字取得太好了。既獨特,又新穎,不落俗套。中國人的名字,太多重復,俗之又俗者何其多也。取名之脫俗,獨具一格,實是難得。其實,老師給女兒取這么一個名字,讓人想象的遠不止這個名字字面上的東西。老師將妻子名字中的一個“秀”字拆開為“禾乃”,其意義更深。老師對家、對妻兒之眷愛與呵護之情,不也濃縮于女兒這個名字之中了嗎? 是的,一件小事,顯示出的是老師“眷然有歸與之情”自然本色。 在我的印象中,老師不僅僅是一個愛工作愛家庭的人,也是一個好山樂水,在自然風光中“尋花問柳”追求美的人。 老師工作的地方——武岡二中,地處法相巖畔。法相巖是千年古城——武岡風景如畫之地。有空之時,看法巖的風景,觀法相巖的石刻,自然是老師的愛好。記得有一次,我與老師一道觀賞法相巖芙蓉洞巖壁上的四十字偈語《金剛經》,老師說起偈語之藝術特色、深遠意蘊,表現出一種由衷之喜愛。此時的老師,只有對藝術的一往情深,早已沒有了老師之師道尊嚴、父親之眷愛呵護。正是這種對自然、對藝術、對人文的一往情深,老師在有閑之時,也鐘于寫作,發(fā)表了不少作品。其中寫于1979年的散文《法相巖》,當年就發(fā)表在湖南省《湘江文藝》,之后又收錄于《都梁文鈔新編》。因為對法相巖的熟悉與鐘愛,《法相巖》篇寫來得心應手,十分精彩。其中寫花乳洞的“飛瀑流泉”,更是神韻獨到:“一塊巨大的巖石呈乳白色,如素練懸空,似瀑布掛川。下面是一個不太深的水坑,恰是瀑布沖涮而成,難怪被古人取名為‘飛瀑流泉’。”讓人讀來如臨其境,感受到花乳洞之情之景。 為師有才有心,為父有情有意,為文有愛有好,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王耀楚老師。 附:關于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的聯絡信 ——校友: 也許你已功成名就,鶴鳴九皋;也許你正在長足登攀,志在折桂。親愛的校友,法相巖畔那一段迷人的生活,難道不是你力量的源泉? “大哉洞庭,我們的洞庭”,包含廣大,吐納四方。從草創(chuàng)洞庭中學之初,至更名武岡二中之今,48年來為中華民族輸送了多少棟梁之材。僅1977年恢復高考至1987年,從法相巖畔走向高一級學校的新生就達1589名。1986年應屆畢業(yè)生張先杰,榮獲全省理科狀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法相巖畔,武岡二中,怎不令人魂一夕而九逝! 為母校興旺發(fā)達,人才輩出,我們——洞庭中學、武岡二中的校友以及熱心教育的同志發(fā)起成立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愿得到你的響應,為獎學基金會捐款??畈辉诙嗌?,情難量深淺。聚少成多,積流成河,獎學基金存入銀行,每年取其利息獎掖成績突出者,激勵、扶植學生奮發(fā)學習,忘我勞動,為中華民族崛起造就人才。 如果你愿意成就這件天長地久、功德無量的好事,為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捐款,請匯款至湖南省武岡二中江曉云同志處。 致以 校友的問候!
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發(fā)起人:
唐作藩 北京大學教授 丁漢章 北京工學院教授 許 英 化工部化工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 熊執(zhí)中 化工部高級工程師 劉 筠 湖南師大副校長、教授 龍世輝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 覃松桂 邵陽市教委主任 銀醇祥 武岡縣縣長、縣委副書記 劉道勇 武岡縣政協(xié)主席、縣委副書記 柳思遠 武岡縣政協(xié)副主席 丁 光 原武岡二中副校長 楊 鉞 原武岡二中副校長 匡前蔚 退休名老教師 鄧小龍 武岡縣文化局協(xié)理員 曾憲光 武岡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曾憲佐 武岡縣委常委、縣政法委員會書記 周宜地 武岡縣文化局副局長 鐘 鑫 武岡縣經濟技術協(xié)作辦主任 王耀楚 武岡二中校長 1987年9月10日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磨石
同村人,名字很熟悉,很遺憾沒見過面,好老師,好校長,頂了
2414年前
鐘文暉
呵呵,看來什么不學會沒關系,但一定要學會i“擦鞋”。什么都不對沒關系,但一定要跟對人的屁股!
2114年前
青松
痛恨現在,官也好,師也好,同情疼愛老百姓的人,都是被冷遇的。同情關愛一萬個老百姓,當不得去捧一個上級。所以,現在同情疼愛老百姓的人,少了?。?/p>
2514年前
從那以后,作為教師的我,一有家長來到我家,我總是會盡量地給家長倒上一杯茶。可惜現在,我給別人倒茶時,大多數人不肯要了,他自己有礦泉水。
2214年前
我家小弟于1984年,在王老師班上讀書。一次,我去給小弟送米,順便拜訪了王老師。當時,王老師住在二中左邊的山坡上的一幢平房里。時值熱天。王老師親手倒上一杯涼茶,親手塞到我手中。我感動得流淚了!
1914年前
姜遠林
好老師,老師好 !
長發(fā)飄飄
名師出高徒!難怪周老師這么優(yōu)秀
老特務
天地國親師,老師的地位還是有點份量的,要不怎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在讀書階段我雖然是問題學生,但是還遇到幾位好老師的。在人網有幸遇到諸位老師,于我個人而言,真的是受益匪淺。
2714年前
言宋
好事。這基金會搞成功了么?
黃三叢
王耀楚老師“全國特級教師”“全國模范班主任”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黃牯
特意登陸,專程頂貼名師高徒啊為師有才有心,為父有情有意,為文有愛有好宜地老師亦如是
814年前
早稻田
看到老師們這樣的學習勁頭,想起我讀書學習 好后悔呢!
614年前
25樓評論時間:2011/6/16 18:32:41雙牌_有感而發(fā):大哉洞庭,八百里洞庭,洞庭波兮木葉下,湖光渾太清.........................難忘二中歲月,難忘我的那些老師與同學。--------------------------------------------哈哈,你也是出自“黃埔”的?
1214年前
有感而發(fā)
大哉洞庭,八百里洞庭,洞庭波兮木葉下,湖光渾太清.........................難忘二中歲月,難忘我的那些老師與同學。
1314年前
呵呵,老同學,對不起,未經允許,我擅自將你所題條幅發(fā)上來了,這不,大家分享一下嘛!
2614年前
云山雪情
老師們好!王校長最近回二中來啦!身體很好!每年高考總要回來住一陣子。
1614年前
19樓評論時間:2011/6/16 17:47:44轅門口_鐘文暉:耀楚老師1964年從湖南師范學畢業(yè)后,---------------------------------------王耀楚老師是1960年湖南師院畢業(yè)的。樓主于 2011/6/16 17:56:49 寫的回復喝酒的,這個你就糾偏了,他60年武岡師范畢業(yè)后進了湖師。---------------------------------------------------------呵呵,你再好好記一記:他比張鴻孝老師早畢業(yè),張鴻孝、鐘介澍、曾昭偉三老師是1963年畢業(yè)的,。
714年前
作者回復:
嗯 ,看來你還沒喝醉。
2011/6/16 18:07:09
為王耀楚老師題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葉,我有幸成為王耀楚老師之門生。數月之前,友人囑我為王耀楚老師題聯。本人自知才學疏淺,為教壇大師題聯,實不敢輕舉妄為。然大師昔日有恩與我,故不可不為。無奈之下,唯棄韻律平仄而不顧,亦冒昧為之而見笑于大方之家,權當交差耳! 榮耀于世全憑才高學富 湘楚之人盛贊教壇大師 不才 鐘文暉 辛卯巳月于東莞市 (2011年農歷四月)
1014年前
現在美國某大學任教的林明朝同學,成為第一個獲得獎學的同學。當時,林明朝同學奧林匹克化學比賽獲全省第一名。 --------------------------------------------------是林朝陽同學。
謝謝喝酒的糾正。
2011/6/16 17:57:26
耀楚老師1964年從湖南師范學畢業(yè)后,---------------------------------------王耀楚老師是1960年湖南師院畢業(yè)的。
1714年前
喝酒的,這個你就糾偏了,他60年武岡師范畢業(yè)后進了湖師。
2011/6/16 17:56:49
教我們語文的,是一位被認為是“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 老師。這位老師高度近視,講課從不與學生交流,不太受學生歡迎。-------------------------------------------其實,這老師也是不錯的,肚里有料,極為孤傲的性格嚴重影響了他的教學效果。乒乓球打得不錯。后調回洞口,也成了名老教師。
2014年前
反正我不喜歡,三天說不出一句話,聽課讓人焦急。
2011/6/16 17:54:47
闖飄
我岳父的校友,好老師,頂!
雄陀刀具
歡迎周老師歸來。。。
1414年前
山底人家_24856
王校長是我心中最好的二中校長,在他老人家之后再也不可能有這么好的一心為發(fā)展武岡教育事業(yè)的好領導了??上г谖?7年剛進二中不久時他就因和當時的書記內斗而離開了校長的位置(我們認為當時的書記純粹是一個玩弄權勢的小人)。現在的武岡教育每況愈下跟現在的領導一個個滿身銅臭息息相關。王校長,作為一個曾經的二中學子,我們永遠懷念您!
言歡
怎么跟貼的文字成這樣了呢?
好老師,好學生! 名師高徒! 現在這樣的老師難找!!
黃泥坵
一臉和諧相,一副正義身影,對每一位武岡二中的校長都懷敬意,在我的心中, 武岡二中是武岡最好的中學,就因為有這樣的老師和校長.
老艷
原來洞庭中學這么長的故事,長見識了。
3914年前
兵子駝
武岡二中洞庭獎學基金會發(fā)起人:>>這些基金有發(fā)揮它們的作用了嗎.?
老師來了,老師的原創(chuàng),一定要頂的...........
2314年前
頂啊.周老師終于來了,等了好久了啊.
一生能碰到這樣的好老師足已,好老師定有好人品,好人品的人注定是好老師
悟空
很久沒看到周老師文章了,專程圍觀一下。從文章可以看出,這王老師是個好老師!不知這王老師現在可好否?
傲雪寒梅
呵呵,好老師才能教出好學生呀。
3014年前
夕顏
這老師看上去很開朗樂觀,但為什么感覺那么滄桑呢?
3314年前
老爺子說是好老師,那自然就是好老師了。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有這樣的老師,學生鐵定差不到哪里去。。。。。。
3514年前
已輸入0/200 個字!
劉道家訓
醇香人家《湖南日報》
愛,臭味與男孩們
武岡慶成門之夜
書包(微小說)
武岡米花里的年味武岡視頻
武岡農村婚禮習俗紀實武岡視頻
武岡歷史沿革武岡概況
武岡一中航拍記錄片武岡視頻
關于武岡市武岡概況
濱海真空:干式螺桿真空泵濱海真空
墻面翻新房修修
重負荷車輛齒輪油宏源石油
免責聲明:本站資料除作者特別聲明原創(chuàng)之外,其他均來自網上,若侵犯你的權益請告知,本站獲通知后將立即刪除!聯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岡人網 ICP證:粵ICP備2023087779號 粵公網安備441900020078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