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通這條路,杜所長還有一個想法
文/顏復葉
5月23日,朋友邀我去管家黃茅血醬鴨農莊吃飯。我上了朋友的車后,朋友將車開往村部這個方向,我以為朋友去村部有點事,沒作聲,不料朋友將車一直往下開,超過了村部。我便不解地問朋友,“車這樣不是開到鄭家院落了嗎?”朋友見我一臉的不解,他接過話頭回復著我說:“這就多謝杜所長帶領村干部把路修通往管家院落?!?/p>
杜所長是鄧元泰鎮(zhèn)財政所長,名叫杜章銀,他來到馬梓村駐村后便一心撲在工作上,想著怎樣改變馬梓村的村容村貌。去年村上有好幾個地方在他的策劃與帶領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杜所長一直在思考著個問題,怎樣打造馬梓村,使它成為一個旅游點,旅游村。杜所長在馬梓村駐村時,沒事時他喜歡在村部外東轉轉、西看看。杜所長心中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看到馬梓村中心有條小溪往下流,溪水兩旁有許許多多棵大柳樹,杜所長想在這里做文章。
杜所長將自己的想法與村干部說了,也討論了,最后大家意見達成一致。決定在馬梓村鄭家2組院落至管家14組院落2公里長的地方暫時修上條小石子車路,再爭取得到市里分路段分批次將此路硬化,形成沿小溪直下的是一整條硬化路。
鄭家2組院落與管家14組院落都是緊鄰溪流的院落,而溪邊都是一些水桶般大的柳樹,有的更大。在這里原來一直沒有路,只是些高矮不一的石堆,且石堆上長滿刺藤。
4月15日,一臺挖機在這里作業(yè)修路了,杜所長在一旁指揮著,開工第一天,有村民買鞭炮點燃著。杜所長高興地說:“今天開工大吉。”雖然是挖機在作業(yè),但速度也是很慢。畢竟凹下去的地方多,挖機就得從凸的地方送些石子來填平,如石子不夠,挖機就去小溪里抓些。

最麻煩的是在裝下水管的水泥大涵洞時,要根椐路的橫截面一般得裝四個涵洞,在裝時必須得有3個人跟著挖機配合干。當然啦,這事可去喊村民來做,但前提是喊村民得數(shù)錢,甚少200元錢一天。杜所長看到有幾處得裝涵洞,他心想,如所有地方喊人的話就得花2000多元,于是他就說:“這里不必喊人做事了,由村干部動手,我也一起干,不就省了2000多元錢嗎?”
大家在各做各的事,村部也就無人顧及炒菜,為了趕時間,杜所長說:“買點花生米當菜就得了。”村干部龔華容看到一碗花生米幾個人吃實在太小了,于是他騎個摩托車到不遠的黃茅街上買了些鹵菜。

當然,修路也會有牽扯的地方,村民們見駐村干部杜所長也一直在修著路,誰也沒有好意思跳出來找什么茬。
大概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從鄭家院落2組到管家院落14組的小石子車路修好了,車路有原有擴寬的硬化路那么寬,挖機在路面上碾來碾去的,所以車路也算平坦,車子也好開著過。
這條車路的連通,成了10來個組的橋梁通道,彼此通往比原來縮短了一半多的距離。

在管家黃茅血醬鴨農莊吃飯后回家的路上,朋友雖在開著車,但他一直在說著話,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朋友說,前幾天他在這條路上遇到步行著的杜所長,朋友便前去與杜所長搭訕著。朋友說杜所長是個很和善的人,便跟他說了一陣子的話。朋友說,杜所長談到,把這鄭家院落與管家院落的路修好后,再在路兩旁多栽些可觀賞的花花草草或樹木。杜所長最后又補充了下,最好是栽些觀賞桃,再刻意打造點什么,加上這古老的柳樹及清澈見底的溪水,就形成一道風景線,一幅五彩的畫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蔽覀兎路鹂吹今R梓村在杜所長的帶領下,走向輝煌、美好的明天。
作者:顏復葉
地址:武岡市鄧元泰鎮(zhèn)馬梓村19組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顏復葉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