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梁聊齋之:兌同扯票
都梁記憶 文
黃生,武岡南鄉(xiāng)人。年屆天命,與友合開葛根晶保健品公司,想將葛根晶做成葛奶。但生產葛奶必須要易拉罐,苦于沒有財力投資易拉罐生產線,更兼資金極端短缺,便懷“借雞生蛋”之想:赴粵地以空頭支票套回幾萬易拉罐。拉罐公司發(fā)覺上當后,迅即報案。黃生為此獲詐騙罪蹲監(jiān)五年!
“兌同扯票”是武岡一句俗話。外人初到武岡來,如果聽到“他是個兌同扯票格!”就是說“他這個人是靠詐騙謀生的?!边@個詞在現(xiàn)在四十歲以上武岡人口語中還有,究其根源在哪里?
原來:
古代有一人,在遙遠的長安做生意,血本無歸時,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窮且無奈中,心生一計:將每天量米做飯的“升子筒”拿到當鋪,吹得天花亂墜。然后,換了錢,逃回家鄉(xiāng)武岡。逃回家的這位武岡人,將這個故事炫耀給人聽,由此兌筒換錢變成“兌同(筒)扯票(銀票)”的老話,流傳至今。
其實這武岡人當?shù)舻纳油彩亲鎮(zhèn)髡娼鸬?,長安的當鋪也是按實價付了銀子,只是這武岡人生來愛吹牛的習性,才有了這“兌同扯票”的故事。后來,不知多少窘到極處的武岡人弄出真正的“兌同扯票”故事?才讓‘’兌同扯票‘’這四個字成了“詐騙”的同義詞。
那位長安歸來的武岡人除了有“長安好耍不是久住之家!”的慨嘆外,還夸張至極港“長安短褲好便宜!”當別人反問“你不曉得多買點回來?”時,他極牛B地說:
“我還賣了兩條!”
這就是武岡人做生意虧本了,常以“短褲虧卦!”作夸張語的來歷。
兌同扯票,還有另外種讀法:“頓筒扯嫖”?!邦D筒”的筒是“搖骰子”那個筒。反正不管哪四個字,都不是好事!
2018年3月23日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都梁記憶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