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魯老先生仙逝的消息,我竟兩耳一驚,昨日三更還沒有安睡。特別是讀了舟子《哭魯老》一文之后 ,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浸濕了整個枕頭。
長這么大,對于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居然有如此大的反應,我還是頭一回。我猜想這大概是因為文字的緣故吧。
我喜愛文字,經(jīng)歷十年,雖一無收獲但一如既往堅持!在武岡人網(wǎng)這樣一個文學平臺上,作為小輩的我就像那些戲臺下喜歡明星的粉絲,那些飯桌上挑選美味的食客,去默默關注自己崇敬的作家。
這個時候,用文字來拉近我跟魯老先生之間的距離,也許有些牽強。但這正是我悲痛的理由,也是我唯一的一個理由。也因為,用文字來悲痛一個人是有例可尋的。
最先知魯之洛作家,是在武岡新華書店。那是幾年前的事了。當時我?guī)е砻脦讉€人去武岡新華書店,找有關近代文人的散文集。而書店的一個角落里,鄉(xiāng)土作家?guī)讉€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都沒想就走了過去。拿起一本鄉(xiāng)土作家的書隨意翻閱,正巧是魯老的書。當時,那新華書店的管理員也許覺得我不同于普通買書者,走過來說:“家鄉(xiāng)作家魯之洛的散文不錯哦?!敝豢上?,因我小表弟的不耐煩,只能匆匆望了一眼。連書名都沒有記住,內容更談不上說了。
現(xiàn)在想想,不免有點遺憾。原因如下:我讀書,養(yǎng)成了一個寫讀后感的習慣。倘若當時我仔細閱讀魯老的書,被書中內容產(chǎn)生共鳴時,肯定會寫下千字以上的讀后感發(fā)到人網(wǎng),也許會認識著名作家魯老呢?也許認識魯老后,他來個對癥下藥就讓我在文學路上“柳暗花明“呢?
當然,這只是我的片面猜想。不過,如果那時讀了魯老的書籍,寫下些稚嫩的讀后感。至少今天,我不會搜腸刮肚來找些千絲萬縷的理由來悲痛魯老先生?,F(xiàn)在魯老仙逝,才去讀他的書籍,了解他心中構建的那一個文學世界,倒覺得自己有點惺惺作態(tài),無地自容。這也說明我還沒能真正意義上喜歡上了文字。對文字的領悟性,還任重道遠。
本想昨日跟老陳說這事的,但我還是沒有說出口,怕說著說著大家心里都難過。作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特別是跟魯老并無交集的后生,還是鼓起勇氣寫下寥寥數(shù)語來悲痛魯老先生。這只是一個九零后文學愛好者對家鄉(xiāng)作家的崇敬之情,并無其他緣由。
也許我成不了好的寫手,但對于家鄉(xiāng)的大事一直默默關注著,特別是家鄉(xiāng)文壇上作家們的事兒。因為一個地方,應該有屬于他自己獨特的文化,還應該有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宣傳人。
魯老,安心的去吧。你我雖不相識,但我相信:我們后輩,特別是喜歡文字的九零后,對于你的離去,他們會像我一樣悲痛!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墨客魂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