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水江畔駐英魂
作者:劉奇葉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資水兩岸,花綻綠披。這里是秀美溫柔的資水流經(jīng)的九塘村,傳說是楚國三閭大夫屈原駐足棲息過的地方,當?shù)厝藶榱思o念先生,將先生釣魚坐過形如烏龜?shù)膸r石,稱作“屈原石”,將先生放置過魚的形如洗漱盆的漩渦石,稱為“屈原盆”。我們佇立河畔,憑吊先生浩然長存的英魂,遠隔時空感受先生閃爍生輝的人格,在骨子里感觸離騷的光芒。想象先生當年身臨資水流經(jīng)地九塘村之際,又怎不孕浩然之情懷?
在我們的記憶里,先生是在楚頃襄王時因無畏力諫而遭陷害,被放逐江南之野。從此這位憂國憂民的忠良,終日游于江澤,行吟澤畔?!渡娼防镌浡粤讼壬榧敖系淖阚E:“始于鄂渚,下江湘,過辰陽,入溆浦,臨資水達武岡••••••”當先生從武岡沿江而下,駐足漁父亭,流連九塘?xí)r,看見這里江水清麗,山戀俊秀,欣然垂釣于烏龜石之畔,又蓄魚于漩渦石之內(nèi),沉悟靈思,待耽時日。后陡然而返,直折回武岡,不久行至汨羅江畔,仰天長吟“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詩句后,憤而投下滾滾江水??蓢@一代忠賢圣人,妄想政治清明,國富民安,卻大志未酬含悲離去。消息傳至九塘,兩岸村民齊聚資水江畔,紛紛投擲粽子、掛艾插蒲、競劃龍船激勵后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紀念先生習(xí)俗也一直沿襲至今。
在謁訪屈原廟遺跡中,我們有幸在稱作二拱橋的下邊驚喜覓得清代殘碑小半塊,碑文雖斷續(xù)不堪,字句寥寥,確是彌足珍貴,現(xiàn)摘抄片許如下:“古志所垂,曲里廟者,西楚大夫。灣環(huán)以名之,是廟后,耽峻嶺前之信善長者,乘以修整故至今。圣相皆備也,未幾,于乾隆二年••••••助慷慨捐金,復(fù)修前殿,刊相裝金以流長,豈非一境至巨觀也哉••••••”文字已作明載,乾隆年間,九塘人為復(fù)修久經(jīng)歲月剝蝕而殘破的留傳世代的屈原廟,紀念先生,祭祀英魂,乃當?shù)匾患⑹?。由此料知,先生當年足跡抵達武岡所傳拜漁夫為“漁父”、坐釣于九塘之說法,無假也。漁父亭,屈原廟,九塘龍船,尚可佐證。
“金相玉質(zhì),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漢代•王逸《楚辭章句》)”古詩也正道出了九塘人民對屈原先生的敬仰和愛戴。“國之身隕今何有?只備離騷在世間?。ㄋ?bull;張耒《吊屈原》)”先生臨去一嘆,雖是壯士暮年般凄涼悲切,卻留離騷光芒永駐人間。我喜古詩辭賦已久,離騷尤甚,每當捧讀,生輝辭賦,仿若流淌心窩,令人情思馥郁,分明感受到了先生的風(fēng)骨,先生的氣節(jié)。有念于此,不禁嘆及時世,人心不古,世風(fēng)日下,堪憂當今蝿營狗茍惡徒當?shù)溃莺t良。奈何千里良駒,受辱于權(quán)勢讒佞陰術(shù)之中,此等嫉賢妒能、排擠欺壓異己之事物,又與先生之所情所景相距幾何?
“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唐•杜牧《漁父祠》)” “大節(jié)仰忠貞,氣吐霓虹,天問九章歌浩蕩;修能明之治亂,志存社稷,澤遺萬世頌離騷。(趙樸初作)”紀念屈原,歌詠離騷,吊祭英魂,當惠及、福及千秋萬代。楚人如此,武岡人如此,九塘人也如此,全國人民同樣如此!
“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佇立江邊,穿過長長的時空隧道,也就是在2300多年前,我們分明看到,一個身材清瘦但氣宇軒昂的獨醒人在江邊仰天長嘆!憤世悲切的先生,獨醒尚笑的先生,你的錚錚鐵骨,你的浩然正氣,你的生輝辭賦,你的愛國情懷,將會永垂萬古!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劉奇葉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