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友人悼亡詩評點【1】
友人親人相繼病亡,不勝悲哀。含淚作詩,一月之中,計有八首。哲人云: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誠哉斯言!
此一月至半年,當是以淚洗面、沉浸于悲海哀河中的日子,淚起淚落,都有一個消減的周期。歡樂,當屬“公有財產”,可以共享;悲哀,當屬“私有財產”,斷難分擔。勸慰,更是情感上的雪上加霜。
豈不聞 ,夫妻夫妻,去一則凄。流水夕陽千古恨,凄風苦雨百年愁,此之謂也!寫詩悼亡,本身就是一種宣泄,制哀治悲的良藥。給自己帶來一點寬慰,此乃生者堅忍前行之責也。
律詩:懷念親人
天教鴛盟半路空,靈堂淚透奠花叢。
電爐可信催來世? 欲覓形容碎眼中!
一壘骨灰驚舊夢,卅年緣盡泣飛鴻。
望鄉(xiāng)忘川輪回去,素月迎卿喚曉風。
【評析】首聯起筆入題,“鴛盟”,夫妻的山盟海詞,“空”,妻去也,一切空空如也,無盡感傷,撲面而來; “奠花叢”,即奠字花圈眾多,“靈堂淚透奠花叢”,創(chuàng)巨痛深,深言其悲。
頷聯見出凝聚力,“催、碎”二字,哀人心弦。電爐可信催來世?——焚化遺體的電爐,吱吱作響,它是否相信這是在催促亡人去做來世的投胎人?一個問號,引人疑問。 欲覓形容碎眼中!——等候領取骨灰的過程,實在令人痛不欲生,想要尋覓亡人的音容笑貌,因為傷心過度,已經寸心碎、肝腸斷,淚眼婆娑中,已然不復完整。一個驚嘆號,加深肯定語氣。此聯對仗工穩(wěn),措辭非常得體!
頸聯不乏感染力,三十余年的人間姻緣,化作眼前的骨灰,換作眼前的凄清,此時的未亡人,情何以堪!所以說“泣飛鴻”,以此意象澆心中深悲巨哀之塊壘也!
尾聯前句用典:相傳人死踏上黃泉路,途經忘川河,走過奈何橋,下得橋來,見到望鄉(xiāng)臺,喝罷臺邊老婦人賣的孟婆湯,即刻讓你忘懷一切,匆匆看罷河邊記著你前世今生的三生石,再看最后一眼人間,去了,再投胎輪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與世長辭,與世同在,陰陽兩隔,陰陽一理。人啊人,將生死設計得何其風流,何其浪漫,何其有情!
此聯對仗依然穩(wěn)妥,再三品之,便有陸游“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影子在。這就是讀詩之后給予寫詩潛移默化的影響。讀詩猶如“臨帖”,“臨帖”多了,胸中的靈犀一點就通,筆下的機巧一招即至,紙上的文字一揮而就!
后句托出一個特寫鏡頭:設想夜間皓月高懸,月華如水,照耀墳地,照耀亡人;夜月也在呼喚曉風,呼喚亡人。夜冷忽成蝴蝶夢,月明惟聽子規(guī)啼。言外之意即是,讓亡人快快輪回去吧!此為亙古以來,世間人們的深切期待:將死的悲哀現實,化作生的喜悅期待……此句看似平常,稍一沉吟,便覺作者用心之良苦也!“素月迎卿”的摹寫,增加了形象的動感與立體感。
現代人寫的悼亡詩,自當有現代人悼亡的氣息!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都梁月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