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人網(wǎng)有多少朋友看過央視的《贏在中國》,關住過《贏在中國》。
08年,我更多地關住《贏在中國》,更多的喜歡看央視的《贏在中國》,喜歡主持人王利芬提問的深度,喜歡有點丑陋的馬云經(jīng)典點評、與觀眾的誠實溝通、以及善辯、智慧,也喜歡史玉柱的憨厚。喜歡《贏在中國》的原因不是要學著做個企業(yè)家,而是感受高度——做企業(yè)的思想高度,體會評委們點評的思想——沉舟側畔千帆過后,成功者,也包括史玉柱失敗后對做企業(yè),甚至包括做人的觀點。
不怕你笑話,那會兒我對這一欄目的喜歡都有點魔怔了,比看世界杯魔怔的厲害。準點,等候,著急……也因此記著了一則廣告語: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
初聽這句話不自覺的在內(nèi)心里表揚了央視節(jié)目制作的大氣,選擇人才的精準,傳導信息的高視覺。
哈哈!我不自覺的表揚了央視。央視常常自認為觀點有高度。
“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隨后我把它記錄到筆記本上,然后專門在筆記本電腦上制作成藝術字,把它設為桌面背景。其實,做這些僅僅是憑一時的認識、一時的觀念認同,也仿佛一時醍醐灌頂后的沖動,并沒有什么太深的理解。
它是否真正精辟,我不得而知!
關于這句話的闡釋我在詞典上沒有查到。網(wǎng)上有說,所謂角度改變觀念,也就是要從多個角度全面的考慮問題,從而改變片面、單一的思維,進而改變?nèi)松^念。智者見智,我不置可否。
低調,是我做人的一項準則,不是說做人要厚道嗎!我承認在高度、角度、尺度三度之下很難對高度、尺度作較好的理解、分析和把握。因為思想、眼界、游歷等等的不足,自己很難有資格去作評論。
對于角度我有話語權,我的地盤我做主嘛。
2010年春節(jié),三歲的兒子第一次在東莞過年。我們高興地從公司借來高清數(shù)碼相機,然后專門帶小家伙去華南Mall 和可園去玩。對于兒童游樂園---華南摩,我只是隨意拍了幾張。但是到了可園,這照片就難取舍了。我不懂攝影,面對可園的園林建筑,房屋飛檐,小路通幽,池水潺潺,水草蔥蘢,不知怎樣取舍。為體現(xiàn)可園特點,不得不對眼睛里的景物在取景框里做取舍,因此有了角度選擇,有了存在的拋舍,有了局部。取古色古香的廊柱,舍方格累累的現(xiàn)代建筑;取鮮嫩水草,舍污水雜石。影象是,精美的,其美麗是在取舍之后獲得的,回頭再比照可園的全貌,照片已經(jīng)失掉了真實。
都是因為角度、取舍、選擇。
角度、取舍、選擇!我錯了嗎?我需要改變?yōu)槭裁礃拥挠^念?
既然我們有權利取舍、選擇角度,確立觀念,為什么非要從多個角度全面的考慮問題,改變?nèi)松^念?我們原本的觀念就一定是錯的嗎?我們不是君臨天下的神仙,不可能全角度觀察,為何不依照原本自然的角度作選擇?難道我們非得擰巴著活,象小偷一樣逡巡不停?通過我們自己的眼,原本自然的心態(tài)看到繽紛、美麗,角度片面、單一又有什么錯?
毋庸置疑,要求涉及社會進程、利益的決策者在決策時需要從多個角度全面的考慮問題的;老百姓決策的事項以柴米油鹽為主,算得上問題也是小問題。要求作為生命的個體多角度全方位看問題是浪費精力。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觀念?社會人存在層次是現(xiàn)實,我們老百姓選擇的、需要的不就是生活安定,心靈富足,觀瞻舒服、美麗嗎?對95%的百姓來說我們不需要觀念,我們需要溶入大自然,依大自然生存。無須全民都做政治家,我們老百姓不要太看得起自己。
網(wǎng)文又說:“角度改變觀念”要求我們勇于打破思維定勢。觀念是什么?就是對事對人對世界對社會的看法。怎樣改變觀念?就是轉換角度去看問題,不從一個角度去看。這也就是蘇東坡眼中的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智者見智,我依然不置可否。
“角度改變觀念”要求我們勇于打破思維定勢。要求!憑什么?我們老百姓活著的意義是活著,難道非要我們每一個人都當總統(tǒng)不成?即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當了總統(tǒng),總統(tǒng)還不成了百姓!
勇于打破思維定勢!憑什么?我們小老百姓的思維定勢就是小老百姓,憑什么需要打破?沒有了小老百姓還需要上層建筑干什么?
說,觀念是什么?就是對事對人對世界對社會的看法。怎樣改變觀念?就是轉換角度去看問題,不從一個角度去看。和蘇東坡看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樣。
看風景可以多角度,但觀念未必需要改變。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必要理清事物的本質,沒有必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理解。丑陋的污穢的讓我們放棄有什么不妥?
自問,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以眼睛為框觀察到的有哪一個事件、事物反映的是本來、是全貌呢?答案是沒有,也不需要。
有一則禪語,關于輸與贏的故事:
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于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松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總結說,武士勝了智慧超群的一休禪師只是一種表象;禪師以其智慧取得救魚的勝利才是事實。武士贏了,卻輸了;禪師輸了,卻實實在在地贏了!
觀念有反正,認識有辨證。
說,屁股決定腦袋,又說腦袋決定屁股,異曲同工。
世界是廣闊的又是多彩的。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生命,那么慷慨把一個繽紛的世界都給了我們,本義就是造福我們,讓我們有所舍取的。
為我們的生命,為一飽眼福,體驗生命的精彩,多角度看看,然后任由視野和眼界圈定的觀點作取舍沒有錯誤,個別時候欺騙一下自己,無俚頭的拿一葉蓋一下我們的眼睛,能夠獲得心靈的快慰,也是生命的幸事。
哈哈,世界大同了,各取所需了,按自己所需選取吧,別自己難為自己。大自然那么無私,我們再謙虛就迂腐、過份了。
但,做人要厚道,須知輸也要象一休禪師一樣輸?shù)闹腔邸?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云淡天高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