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在线看,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1. <td id="oj6dr"><strong id="oj6dr"></strong></td>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2. <ol id="oj6dr"></ol>

  3.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4. <pre id="oj6dr"></pre>
    首頁 武岡資訊 歸鄉(xiāng)散記:修路趣聞

    歸鄉(xiāng)散記:修路趣聞

    淡淡清輝 2008-02-20 23:29 12

    回到了我的村莊,除卻冰雪災害留下的痕跡,一切似無太大變化,唯一讓人覺得欣喜的改變,是門前的那條路,終于變成了水泥路。關于這條水泥路修建的始末,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值得記錄。

    這些年來,各處都在提倡新農(nóng)村建設,硬化路面的修建便是新農(nóng)村建設的第一步。當然,在此之前,我們村的主干道,有一小段已經(jīng)建成了水泥路,這一小段由橋下始,至我家門前結(jié)束。這次修建的,便是余下的部分。

    道路的修建,由村民甲主動承包了,他家常年在河中打砂子,修路的砂子就是現(xiàn)成的,只需買水泥就是。修路的費用,由政府撥款一小部分,其余由村里各戶按人頭分擔。在款項未曾收齊的情況下,村民甲便請人動工了。

    修路的整個過程中,幾乎每日都有新鮮事兒發(fā)生,這個說自家門前的路水泥兌少了,那個說自家門前路建得不夠平。

    而最大的一次沖突,發(fā)生在水泥路修建到我家門前,即將與老的水泥路連接的時候。由于這水泥路無人設計,也未曾埋有下水道,建到我家門前時,近橋的好幾戶女主人相約出來了,不讓這路修下去,除非水不往橋頭流。事實上,這自然是不大能辦到的。女人們蠻橫起來,村民甲和村干部們也毫無辦法,只能干著急,在這進退兩難之際,我父親站了出來,說了一句話,便解了圍。我父親說:“水都往我家流吧!”女人們聽了,便偃旗息鼓,各自回去了。

    在這整條街上,我家的房子是最早修建的,地基最低,門前的水泥路,都高過于我家的地面,若是漲水,我家是最先遭殃的。

    隨后,一些村民在老的水泥路上修建了一條減速線,有人說那是為了兌現(xiàn)我父親說的那句話,名為減速線,實際上是為了將水擋住,回流到我家。當然,我是不喜以惡意揣度他人用心的,看那減速線兩端留了口子,水照樣可以流過去,或許其還真是以減速為目的,可若為減速,卻是不該建那么寬那么高的。曾有人從那里走過,一個不注意,便摔了個狗啃屎,爬起來就破口大罵。

    路建好了,雖建得馬馬虎虎,不盡人意,畢竟比之前的爛泥路要好上百倍。路是建好了,可修路的錢,卻遲遲不曾收齊。村民甲家家戶戶去討要,卻被一句又一句話給頂了出來。

    有人說,你又沒將路修到我家門前,我當然不給錢了。

    有人說,我又沒讓你修,這路你不修,我也能走的,你干嘛要修啊。

    最氣人的是,有人竟然說,錢都沒收攏來,你就把路修好了,你真是傻到家了。

    村民甲見收債不成,最終想出了一個法子,他找了一根鐵桿,在我家門前新老水泥路的交結(jié)處,將路給攔了。只許人過,不許車走。這樣一來,每天又是好戲連臺。

    已交費者說,我們都交了錢了,怎么不讓走。

    未交費者說,這路不修也能走,我們沒讓他修,他修就修了,怎么還將路給攔了。

    倒是一婦女比較有魄力,她騎了一摩托車,見路給攔了,下車罵了一陣,便跑回去,拿了扳手和螺絲刀來,三五下就將這攔路的工具給拆卸了。而后騎車揚長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觀眾們。

    攔路收債也失敗了,村民甲毫無辦法。最后村干部出面協(xié)調(diào)解決,先將錢給墊上了。然而那些錢何時能收上來,依然是未知數(shù)。

    原以為事情就這樣結(jié)束了,然而還有一臺小鬧劇,緊接著又上演了。

    村里人入城,過橋后要經(jīng)過一條大約800米長的小路,那條路并非我村的管轄區(qū)。村里的道路是建好了,然而那條路,依然是泥水路。那條路所屬的革新村的村民們著急了,他們一直指望著我村人將那條路一并修好的,且最近聽聞我村要在度假村處新建一座橋,那橋若是一建,渡頭橋無人再走,那條路就更不能指望我們修了。

    于是革新村由一人帶頭(這帶頭人恰是我們村的女婿),搬了許多大石頭來堆在橋上,不許我村人經(jīng)過了。我們村的人一見,也氣不打一處來,說,那路是屬你們的范圍,你們自己若帶了頭,還不怕我們不出錢么?那個誰,還是我們渡頭橋的女婿,怎么做出這種事情來!

    于是,我們村的人們便也跑上橋去,將那些大石頭,一個個撲通扔到河里去了。革新村的人們,也只能干瞪眼。

    事已至此,終算告一段落。笑過吵過鬧過,才發(fā)現(xiàn),一條道路的建成,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閱讀 7915
    分享到:
    為您推薦
    評論列表

    可風

    世俗的世界,要說復雜,可以說錯綜復雜,難解難分。要說簡單,也可以說非常簡單,一言以蔽之,就是“利益”,一切的人與人之間就是圍繞著它轉(zhuǎn),古人說的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道德規(guī)范與行為準則就是它的遮羞布、潤滑劑。這里沒有崇高,沒有高尚,只有生活,金錢勝過道德,所謂“笑貧不笑娼”是也!
    這里沒有所謂的國家,民族,意識形態(tài),一切的宏觀話語在這里毫無影響,一切的話語就是圍繞著如何如何生活。這是那么的世俗與勢利,但沉浸其中,又是覺得那么的自然。也許崇高離一般的百姓太遠了,生活的更好

    1717年前

    周宜地

    村民種種“小氣”雖不可取,清輝的文章卻難得,一篇短文寫來,活靈活現(xiàn)。

    1917年前

    癡迷者

    其實全中國的老百姓多半就是這個性,看見芝麻,丟了西瓜,不過還是有生活樂趣的!小便宜誰也要占的,呵呵

    2617年前

    言宋

    從縣城往西直至城步的花橋,是一片大的田壟,自然條件是不錯的,但經(jīng)濟狀況卻不樂觀。我回家時,有友朋戲稱,武岡的經(jīng)濟除了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外,就是打工經(jīng)濟了。在外務工的鄉(xiāng)人,為武岡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jù)說,縣城修的不少房子就是勞務輸出者購置的。

    3017年前

    舟子

    渡頭橋那一片,上次去天心橋時順便看了一下,農(nóng)村的條件還是比較好的,在武岡有那個樣子
    算很不錯了。

    2517年前

    淡淡清輝

    謝謝各位評論。
    看來胡兄對渡頭革新村人的個性很是了解,我自小就對村民們是又愛又恨。這樣一條道路的修建,各人自私和狹隘的心態(tài)都表露出來了,讓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也不知何時,村民們的素質(zhì)能上一個臺階。
    也謝謝唐言宋兄的鼓勵和批評,“陶醉在自己‘小資’的生活圈子”——我是認同的。我也是想多寫此類文章,只可惜見識太少了。以后當多多觀察生活。

    3617年前

    言宋

      我們村修路也很有趣。只有少部分村民愿意掏錢,無奈,任村長的我的同學只好將大隊部賣了,弄了二十幾萬元錢,總算不要村民出錢,把路修好了。國土部門說這種行為違法,要懲辦,但念及是為村民辦好事,也就不了了之。要不是我的同學有魄力,這路也是修不好的。村民們時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相罵吵架,要不人們怎么會說他們是“小農(nóng)意識”呢!看來,新農(nóng)村的建設任重道遠,遠非一條路所能解決問題的,關健在治愚!
      清輝當多寫寫此類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實的文章。我個人賀其文風有了新變化,不再全是陶醉在自己“小資”的生活圈子(話

    2717年前

    都梁月

    你的父親令人敬佩,能舍小家顧全大家,若都是像令尊大人一樣,或許難能有你筆下的如許風波!托黨中央的福,新農(nóng)村建設建成新水泥路,村民的精神風貌卻還嫌美中不足,好像還在原地踏步!革新村人我比較熟悉,那里有我的許多親朋戚友,相互之間動刀子常常你死我活;你們村的人有好些我也比較熟悉,修三線鐵路時朝夕相處過,那種刁鉆耍蠻的德性一言難盡,即柏楊說的中國人的丑陋,我曾經(jīng)較早的領教過。革新村人“搬了許多大石頭來堆在橋上,不許我村人經(jīng)過了”——“帶頭人恰是我們村的女婿”:這就是革新村人血染的風采!

    2417年前

    鄧勇軍

    真是不易啊

    2817年前

    枯木龍呤

    老爸不錯!會退一步海闊天空!

    3917年前

    闖飄

    心有多寬,路有多寬!
    可憐迂腐的鄉(xiāng)親們!

    2217年前

    兵子駝

    是啊,新農(nóng)村的建設,還是有很多的矛盾的,不過,想想還是比20年前好多了,從種種現(xiàn)象來看,社會是有點在進步,我們村子也正在修水泥路,也遇到了這樣子的事情,矛盾是有,不過問題還是不大,沒有鬧出傷人的事件,就讓我們這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多出點錢修路也是應該的,大家都有加油吧,多多支援家鄉(xiāng)的建設,?。?!

    2017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