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問我,是空間的距離還是時間的距離更能阻隔人的視線和記憶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時間!
前不久,一位遠在異鄉(xiāng)、素未謀面的網(wǎng)友要我有空去幫他拍他以前出生時所在的老房子,那位置我有印象,是在鬧市區(qū)一條臨街的路邊:爬上一條窄窄的短短的石徑,幾座陳舊得近乎頹敗的瓦房就是他的老家了。想不到兩天后我還來不及去拍,他就在網(wǎng)上告訴我:老房子即將拆除,他即將動身回來和兄弟簽訂老房子的轉讓翻修協(xié)議,從另一個時區(qū)、另一個半球,萬里迢迢趕回來最后看一眼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面對電腦屏幕我深深感喟并理解了這種急切:老家對外人而言,只是一堆即將倒在挖掘機下的殘磚瓦礫,而對于他,卻是生命的起點,認知事物的開始,充滿了幼年童年溫馨的細節(jié),記憶中難以割舍的一部分。
現(xiàn)代社會,交通和通訊越來越發(fā)達,空間的距離越來越容易被跨越,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故鄉(xiāng)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驚呼:故鄉(xiāng)在消失?。课覀冇洃浿械墓蕡@恰如溫室效應下的古冰架,正在一點一點被所謂現(xiàn)代文明蠶食消融。
古人云:“近鄉(xiāng)情更怯。”創(chuàng)作這句詩的老祖宗絕對想不到,這種怯怯之情是古已有之,于今為烈了!在一個變化太快、太過于日新月異、煥然一新的“故鄉(xiāng)”面前,我們會心生惶惑: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這還是我的故鄉(xiāng)嗎?而另外一些仿古、復古建筑,就象一個穿著不合身的廉價戲裝而又粉脂過重的風塵女子一樣讓人感到不自然不真實。
夢里的故園,你到底在哪里?你的鄉(xiāng)間小路,你的牧歸老牛,你的繞膝歡蹦的大黃狗,你清澈見底的小河,你小河里的小魚小蝦小蟹、還有光屁股的小伙伴,你河岸樹上的紡織娘和蜻蜓,你灌木叢中的青蛙和蝗蟲,你屋檐下成群結隊嘰嘰喳喳的小麻雀,你偷偷藏在書包里的彈弓和玻璃彈子,你難以忘懷勾人魂魄漸行漸遠在老街盡頭賣發(fā)糕老人的竹梆聲,你的在家門口喊你小名聲聲喚你回家的老奶奶,你沉默寡言常常用燃燒的煙絲“巴喳巴喳”打破沉默刺破黑暗的老父親。還有那鄰家小妹,那個曾和你牽過手辮子粗又長的“小芳”,早就進了大城市嫁做他人婦;更有那慈祥的外婆,在煤油燈下一邊納鞋底一邊給我講熊霸客婆的故事;外表威嚴內心慈善的外公,常湊在你耳邊悄悄說:“我給你留了幾瓣糖姜蒜、幾個紙包糖,你等下上樓來拿”……你們怎么一個也不見了?這一切的一切,都象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所講的那樣,被時間這個大魔頭放進了他的墳墓,故鄉(xiāng)在里頭,我滿懷鄉(xiāng)愁在外頭。
故鄉(xiāng)??!你是如此磨人又如此夢牽魂繞讓人玩味!我把它拆開來,一個“故”,表示時間的上跨度,已成過去式,現(xiàn)在已不復存在;一個“鄉(xiāng)”, 表示空間上的標識,表示你的起點,現(xiàn)在你已遠遠離開了那里――原本來這“故”啊“鄉(xiāng)”啊的就不是屬于你身邊的東東,就是要越來越遠離你而去的東東,愛跟你捉迷藏的東東,它們一個愛藏身在空間后,一個愛藏身時間后,它們抱成一團藏在時空后面,我們就永遠找不到它們了。有個外國老頭講過一句令人費解的怪話:“時空是彎曲的。”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如果他講的是對的,那一定是讓我們給拉彎的,答案就在李白那首詩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我們千百年來思念和回憶的結果呀!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波心濤影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