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在线看,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1. <td id="oj6dr"><strong id="oj6dr"></strong></td>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2. <ol id="oj6dr"></ol>

  3.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4. <pre id="oj6dr"></pre>

    榨油

    黃三叢 2016-03-23 09:54 17
    言宋點評:傳統(tǒng)的榨油手工藝原來是這樣的。黃老師的文章,勾起了幾多過往的回憶!
     
       上世紀60年代,我讀初中時的一年暑假,隊長隊派我和幾個大人為生產(chǎn)隊榨油。這可是美差,榨油的活兒不僅新奇、好玩,據(jù)說還有口福,用油煮飯或炸面粉粑粑,都是饑荒年代上佳的美食。

    榨油坊在隔壁大隊一個靠山臨溪的地方,一座四排三間的木架子屋,四面圍墻,南面山頭還伴著牛欄偏廂,室內(nèi)設(shè)有鍋灶、礱子、碾子和油榨,因為長年累月油氣熏染,到處顯得一塵不染,油漉漉、潤乎乎的,屋子里充滿油香,吸吸鼻子,沁潤著肺葉。這里的師傅技術(shù)過硬,榨的油成色好,菜籽的出油率高達35%以上,三百來斤一榨,可榨百把斤菜油。

    榨油要經(jīng)過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講究。

    首先是炒料,就是把菜籽等油料倒進荷葉鍋里翻炒。炒料的灶打得挺別致,灶門面三尺來高,形成一堵墻,遮擋火星或草屑。炒鍋依著墻背面傾斜安放,左右也用磚圍住,正面留個缺口,便于翻炒和出料。炒勺是個一尺多寬的半月形木鏟,上弦裝著短柄與把手,翻炒起來得心應手。炒料十分關(guān)鍵,得步準火候,炒得太嫩榨出的油水分太高不耐收藏,炒得過老影響出油率,只有恰到好處,油品才純正。這道工序由師傅親自掌控。

    炒好的料冷卻后就要過礱子碾磨。碾油料的礱子跟碾米的礱子相似,把料倒進荷槽,用車把手套進荷槽橫擔木一端的圓孔,就輕快自如地碾磨起來。旋轉(zhuǎn)中,破碎的油料紛紛落在圓槽里。用礱子碾還只是初加工,要想把油料碾成粉末,還要過一遍碾子。

    碾子是一個半徑四五尺的大圓盤,圓周上安裝著鑌鐵碾槽,八寸深,五寸寬,碾磨得油光潤滑;圓心處裝一個軸心,軸心上像鐘表的分針、時針一樣,套兩個碾盤支架橫木枋,木枋末段吊兩個垂直的撐桿,相距兩尺左右;撐桿各裝一個鐵輪,安放在碾槽中。碾盤是要靠牛拉動的。在支架桿上套上犁轅刀,像犁田一樣給牛套上牛軛,由人趕著牛繞著碾盤轉(zhuǎn),轉(zhuǎn)動中,“分針”“時針”下的兩個碾輪一外一內(nèi)碾壓著碾槽中的油料。隊長派我就是為趕牛來的。我坐在軸心處的支架上,拿一支苗竹梢,要是牛不肯動了,就揚起梢子吆喝一聲,牛就背著碾輪“吱吱嘎嘎”勻速繞圈。我這叫做坐碾子,并不是偷懶,而是為了增加碾盤的壓力,加快油料的粉碎進度。坐碾子的還要不時走到碾槽邊,跟在牛后面,用掃把將輪子帶出來的油料掃進碾盤。要是不坐碾子了,就去放?;騽x草。

    油料輾成粉末以后,還要隔水蒸一遍。將料倒進圓甑子里,燒起大火,待油料熟透、綿軟以后,就可以倒出來包油餅了。

    包油餅是一項細致功夫。事先要把收藏得金黃的稻草梳捋掉葉片、雜質(zhì),根根光潔,一把一把扎好,放進開水鍋里淖一遍,綿軟而有韌性,曬干備用。包油餅時,在地上一字兒排開幾個拇指粗細、半徑尺把的鐵箍,再將稻草均勻地鋪在鐵箍里,不致漏出油料。然后將油料裝進去,夯實,用鐵箍里的稻草嚴密地包好,每一榨油可包成十來個油餅,包好后放進榨槽里。

    油榨是件龐然大物,由椆木、栗樹等質(zhì)地堅硬的雜木開鑿而成,劈砍成矩形柁子,一丈多長,四尺來高,兩端用木頭墊著高出地面尺余,各用四個木樁捆綁、固定住,橫亙在靠后墻的一側(cè)。榨的中間部位鑿通一個長方形洞口,用來安放油餅和楔子。洞口的底部鑿成半圓槽,便于裝油餅;槽底放油餅的部分,又鑿通一條縫隙,用來泄油。楔子有兩種,一種長條形,周周正正;一種棱錐形,頭部削圓嵌入鐵箍,都俗稱榨尖。榨油時先把幾塊條形尖分兩層挨油餅碼好,再將棱錐尖契進去,通過重力作用形成物理壓榨效應。

    榨油是所有工序的高潮部分。當一切準備停當,就由五個大氣飽力的男子漢掌錘。油錘有雜木的也有石頭的,兩尺見方,百十斤重,用棕繩吊在四腳支架的橫梁上。開錘時,四人相向站立,各握住一根油錘枝攀,一人牽著尾部的拉繩。首先,擺動油錘將棱錐尖契進去。然后以二加一的模式發(fā)力加壓,先發(fā)小力撂動油錘,兩聲“砰”響過后,大家“嗨”的一聲,跨開弓箭步,一齊用力將油錘往后托起,旋即在“鐘擺”回落形成慣性力的同時,前四個人順勢回力,牽尾巴的松開繩子抵住錘子也向前一推,“哐啷!”一聲巨響,重重撞在錐形尖的頂端,震得油榨晃動,地皮發(fā)顫,槽子中的油餅被擠壓得“索索”叫喚。一時間,“砰”然擊節(jié),“嗨”聲陣陣,油錘飄飛,“哐啷”聲一浪高過一浪,榨槽底部的縫隙里開始漏下油來,從淅淅瀝瀝到潺潺不斷,每一重錘過后,流速加快,“嘩啦”歡歌,漏槽下圓盆里的油不斷往上漫,金絲黃亮,煞是喜人。這是力的協(xié)奏曲,這是力的舞蹈,雄渾粗狂,震撼心靈,原始古樸,韻味裊娜。這壯觀的場景,至今定格在我記憶的屏幕上。

    當掄錘的人們熱汗淋漓,油的流速減弱時,師傅招呼大家歇息,他就從榨后面把第一個錐形尖退出來,換上另一個型號大一點的,接著大家又開始新一輪的協(xié)作。為了提高出油率,還要復榨,把油餅取出來砸碎,重復一遍工序,直到把油餅榨成枯餅為止。

    這樣榨出的油才是真正的原生態(tài),香氣清純,味道醇正,沁心潤肺,炒菜調(diào)味,格外鮮美!歲月之河已流過半個多世紀,那油香猶然和裊裊的炊煙一同飄蕩、彌漫在故鄉(xiāng)的上空……

    閱讀 2.1萬
    分享到:
    評論列表

    林日新

    好懷念那油榨房的歲月喲……

    308年前

    掉線了

    這回憶,如同親臨,香氣撲鼻!

    529年前

    Break away

    記得榨油,記得吃大鍋紅薯.美味!

    709年前

    上善家電維

    榨油坊十里香

    549年前

    壓梨三大

    真是從來沒見過,估計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機會再見到了!

    539年前

    椅嶺散人

    黃老師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年代,讓我們體驗一下。

    549年前

    白云浪子

    現(xiàn)在這種石頭和原木做的工具已經(jīng)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479年前

    蛤蟆

    每個字都帶著濃郁的香味。

    1109年前

    蘇醒/都梁

    榨油的活兒不僅新奇、好玩,據(jù)說還有口福,用油煮飯或炸面粉粑粑,其實也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年代很不錯的美食。

    1149年前

    陶侃居士

    手工榨的油靠譜些,吃著放心。

    869年前

    馬莊

    真香!油餅似乎比香油更香!

    1079年前

    言宋

    現(xiàn)在用機器榨油了,感覺很簡單。我因為種地,去買過油枯,見過那東東。油枯肥效,明清時期已被人們認識到,并廣泛使用。

    519年前

    劉曉曉

    那時為生產(chǎn)隊去打油的人,都要煮油飯吃,我們生產(chǎn)隊有一次打油時其中一個人因有事沒有吃到油飯,他說沒有吃油飯,就要喝香油,他一口氣喝了二斤左右的香油。

    599年前

    劉曉曉

    回憶往,好像昨天發(fā)生的一樣

    689年前

    劉曉曉

    我們村的油榨不是公家的,是私人的,是我舅爺爺家里的,七十年代中期,我還未上學,每到榨油的季節(jié),我天天呆在油榨房玩,到了吃飯的時間,舅爺爺會給我油飯吃

    599年前

    劉曉曉

    七十年代,我們村的油榨是用牛拖碾子,把油菜籽碾碎

    689年前

    黃三叢

    一年一度,油菜又黃熟了。昔日榨油的場景你見識過嗎?黃老師帶大家穿越到半個世紀前,領(lǐng)略一番榨油的風韻吧。

    589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guān)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