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AA制”冷了感情壞了氣氛[荊門日報]2016\1\27
團年飯是家人過年團聚的重要飯局,“輪流坐莊”也成為中國人請吃年飯的傳統(tǒng)方式。昨天,李女士20多口大家族在餐館吃完團年飯,每人從口袋里掏出100元支付各自的飯錢。結(jié)完賬,一家人心情郁悶地走出餐館。(1月24日《武漢晚報》)
對于有20多人的大家族,能夠堅持年年在一起吃團年飯,確實是一件令人艷羨的事。平時,為了養(yǎng)家糊口,兄弟們東奔西跑忙碌著,沒有機會團聚,在過年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大家和和美美、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吃餐團年飯,可以為全家人提供了一個交集的平臺,有助于加深家人之間的感情,有助于良好家風(fēng)的形成。而且,家長的和睦相處更是為孩子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讓他們在快樂中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
當(dāng)然,吃團年飯需要花費經(jīng)費,而經(jīng)費往往會成為這個家庭集會最大阻礙,不過“輪流坐莊”則是可以化解這個阻礙的最好辦法。因為“輪流坐莊”其實就是一種古老的“AA制”,雖然它與現(xiàn)在流行的“AA制”有所區(qū)別,但至少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唯一的區(qū)別是可能兄弟幾個的小家庭里的人數(shù)不太一樣,若是嚴(yán)格按“AA制”來個“親兄弟明算賬”,確實讓個別家庭有點“吃虧了”,所以就有兄弟會斤斤計較地按人頭數(shù)交餐費。當(dāng)然如果這交“人頭費”發(fā)生在家里,那還好說,偏偏這事竟發(fā)生在年年聚會的餐館的客廳里,這就犯了“家丑不可外揚”的大忌了——這也許成為壓垮今年這餐團年飯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其實,作為一個大家庭,最需要是和氣——“家和萬事興”,相互幫襯,相互體貼,相互寬容。為了一場和美的家庭集會,完全可以在家里商量好,或者訂一個家規(guī),建立一個家庭共用基金,憑自己的小家庭的經(jīng)濟實力,采取自愿捐助的方式,準(zhǔn)備這一年一度的團年飯,不是可以完好地解決費用了么,哪還用在餐館這個公開場所臨時湊分子來共同埋單,令全家人尷尬呢?筆者身處農(nóng)村,本家大族有吃“清明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筆者這個大家庭的家規(guī)是:誰家娶了媳婦,誰家喜添丁了,誰家的兒女考上大學(xué),誰的孩子找到了理想工作,誰家掙了大錢……那么就出資舉辦第二年的“清明會”。這種方法讓筆者這個大家連續(xù)舉辦三十年“清明會”,成為當(dāng)?shù)厝巳朔Q羨的家庭集會。
總之,“家和萬事興”,舉行個家庭集會不容易,能堅持舉行家庭集會更屬不易,切莫被自私自利冷漠了感情,也別讓斤斤計較的“AA制”破壞了團年飯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