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山寨淪為“山寨貨天堂”《邵陽日報》
林日新
據媒體報道,江西省市場監(jiān)管局18日發(fā)布消息稱,該省將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生產經營專項整治行動,嚴查嚴管、嚴防嚴控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曾記否?去年,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在對一些農村小超市、小賣部、集市等進行走訪時發(fā)現,“山寨貨”到處橫行,“六個純核桃”““粵力粵”等仿冒“六個核桃”“奧利奧”品牌的“山寨貨”,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這些“山寨貨”不僅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還會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隱患,更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一個“阻力點”。
近年來,由于政府的打假力度不斷增大,過期食品、假冒偽劣食品等在城市里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不良商人便把眼光轉向偏僻的農村,特別是偏遠的山寨。那里食品安全監(jiān)管相對薄弱,且知法、懂法的年輕人大多進城務工,留下的大多是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相對淡薄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梳理一下近幾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不難發(fā)現,藏身于農村的“黑工廠”“黑作坊”以及流通于農村市場的“山寨”食品已成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一大頑疾。
如何才能不讓偏遠山寨成為“山寨貨天堂”呢?
首先,要深入農村加強法律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以加強農民的食品安全意識,提高防范和抵制“山寨貨”的能力。同時,監(jiān)管部門要對鄉(xiāng)鎮(zhèn)集市和農村商店加強監(jiān)管,嚴防不合格食品進入市場;要增加鄉(xiāng)鎮(zhèn)一級監(jiān)管部門的經費、人員、硬件等配置,對農村小作坊嚴格實施準入制度,從源頭防止“黑作坊”出現。此外,要加快“電商下鄉(xiāng)”的速度,早日讓“正品下鄉(xiāng)”惠及偏遠山寨,那么,“山寨貨”就難以在山寨找到市場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