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番禺蓮花山
叫蓮花山的旅游勝地全國不下二十處,光廣東就有深圳蓮花山、海豐蓮花山、長安蓮花山、番禺蓮花山。據(jù)傳釋迦牟尼和觀士音菩薩頗愛蓮花,用蓮花為座,叫蓮花山的可能與菩薩有關(guān),必然有寺廟或?qū)毸?。佛塔即是佛的變體,佛塔本身即是佛,幾乎每一個塔在基座上都設(shè)計一個蓮座.
此次我們要欣賞的是嶺南一秀—番禺蓮花山。
我們從中山出發(fā),走京珠高速,穿過大學(xué)城,來到石樓鎮(zhèn),停下車觀看到亞運新村,亞運村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shè)之中,只可看看外表,于是前往珠江口獅子洋畔,從西門到蓮花山去。
西門外的公路兩旁,有大大小小的香燭店十幾家,生意還挺興隆。我們也不妨買了點香紙,聽說那觀音菩薩蠻靈的,也求她保佑保佑。
進西門往東走約200米處,有一天然巨石橫跨大道,上書剛骨遒勁四字“南天門”, 據(jù)說,南海有一條孽龍,在珠江口興風作浪,作常淹沒田地,顛覆舟船,沿岸居民飽受其害。適逢南海觀音云游此地,眼見孽龍為禍,生靈涂炭,便大發(fā)慈悲,于是將其乘坐的蓮花擲向水中,鎮(zhèn)住孽龍。這朵蓮花則化為巨石,永鎮(zhèn)山中,成了今日蓮花山南天門邊的蓮花石。蓮花山由此得名。
過了南天門蓮花石,我們遠遠望見蓮花塔,據(jù)說是萬歷四十年(1612年)建造的,蓮花塔外9層,內(nèi)11層,外呈八角形,磚木結(jié)構(gòu),設(shè)有螺旋樓梯,可直達塔頂。在塔的各層有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門洞。塔高50米,是蓮花山上的最高點。自古以來,從伶汀洋進珠江的船只,均以蓮花塔為進入廣州的航標,故有“省會華表”美譽。
塔旁有一座城堡,叫 “蓮花城”。城堡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面積達萬余平方米,城作不規(guī)則橢圓形,我們走在城墻上,這是用用石塊和磚塊砌成,有10多米高,居高臨下,遠望虎門,近觀獅子洋,感嘆每一個跺口積淀著非常深厚歷史文化。
從蓮花城下來,步入觀音圣境,那慈顏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觀音”就在眼前。淅淅瀝瀝的雨不停的下著,雨中望觀音菩薩,觀音好像騰云駕霧,飄渺若離。觀音像旁邊的觀音閣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今天是游人避雨的好地方。
到蓮花山不看千姿百態(tài)的蓮花山石景,簡直是一生的遺憾,為了不留遺憾,雖然是下午五點鐘了,我們還是繞過正在修建中的、為亞運服務(wù)的幾座大型建筑,來到了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采石場遺址,此時,云開霧散,雨也停了,心情更開闊了。
古采石場有無數(shù)雄偉壯觀的紅色砂巖懸崖、險峰和石柱,這里石壁陡峭,如斧砍刀削,石壁上釬痕累累,鑿跡斑斑在目。置身于古石場里,猶如走進了歷史,耳畔不時仿佛響起鑿石的叮當聲,先民們艱辛而冒險的懸空作業(yè)的景象又浮現(xiàn)在眼前。燕子巖、飛鷹崖、觀音巖、獅子石等古采石場,或峭壁嵯峨,或巨石橫空,或形成一線鳥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偉壯觀,氣勢巍然,令人驚心動魂。
值得提及的是,蓮花山凡有水的地方,都種有睡蓮,把整個觀音圣境裝點得更加華美、超凡、圣潔。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卓然自立,是佛教的圣花。種植在這里,與蓮花山的氛圍相得益彰。
蓮花山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風景獨特,到嶺南來旅游,千萬不要錯過到蓮花山觀光的機會。
![]()
蓮花塔
鎮(zhèn)海觀音
蓮花城
燕子巖
古采石場
睡蓮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尹聰昧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