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味道
王立丁
故鄉(xiāng)武岡在遠(yuǎn)距長沙400公里的湘西南,是西南五縣的正中心,一個有著2300多年城市歷史的縣級市,物產(chǎn)豐富,歷史悠久。我在故鄉(xiāng)各種美食的滋養(yǎng)下長大成人。故鄉(xiāng)的味道嬌縱了我的味蕾,每到一個新地方總是感覺吃不好,舌頭受到虐待,要好一段時間才會適應(yīng)。
千年古城的清晨是在穿城河水面上的薄霧中緩緩展開的,河邊的青石板上有濕滑的青苔,小販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打破了古城的寧靜,早起的人們開始悠閑享用各種美味。水南橋是武岡著名的美食點,晨霧彌漫的橋面上常常有美味的豆腐腦,豆腐腦被武岡人叫做懶豆腐。童年的我常常手里捏著家里大人給的零錢,提著一個飯盒去橋上買懶豆腐。懶豆腐嫩嫩的,白白的,冒著熱氣,散發(fā)著誘人的豆香。買懶豆腐的人在木桶前排成長隊,常常有菜農(nóng)在旁邊賣小蔥,五分錢一份,三分錢一份,懶豆腐開湯后配上小蔥是實在的美味。
水南橋的米粉店是一家百年老店,前店后廠,米粉絕對新鮮、光亮、有彈性。正宗的武岡炒粉不是要將粉放到鍋里炒,而是指米粉臊子必須現(xiàn)炒。以最普通的肉絲粉為例,往往大師傅一次做二十碗左右,將粉絲從木桶中撈出,在大碗里碼成漂亮的形狀,像梳子梳過,米粉上點上蔥花。在大鍋里放新煎的豬油,把紅亮的辣椒醬和霉豆腐放入熱油中爆炒,加入肉絲,沖入骨頭湯。等肉湯燒得滾開,在用大勺將肉湯一一澆入粉碗中,燙過以后,再用勺子扣住碗將湯一一瀝出,如此這般,米粉由涼到熱,再由熱到?jīng)?,要燙三次,直到米粉完全吸收肉湯的鮮香,一份肉絲粉才算大功告成。端粉的師傅一聲吆喝,用案板托著一二十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米粉分發(fā)到等候已久的食客手中。做米粉如此講究、如此精致,想不好吃都難。這里還有各種誘人的臊子可供選擇,排骨、三鮮、羊肉、牛肉、鮮魚、油豆腐等等,完全可以讓最挑剔的的食客也能在美味中得到充分的滿足。你若是吃膩了米粉,四排路的大片羊肉面、三排路口的清湯餛燉、鑲龍橋邊的洗砂包子、水南橋的碗仔發(fā)糕,還有小販們挑子里的芝麻燒餅、黃豆粉粘粑、艾葉粑粑、糖油粑、碳烤糍粑都能成為你的美食記憶。
當(dāng)蟬鳴在街頭巷尾響起,小販們清脆的叫賣聲“冰棒么,綠豆鹽糖冰棒”時此起披伏,提醒人們古城的夏天到了。小販們身跨保溫的冰棒箱子,里面裝著三分錢一根的綠豆鹽糖冰棒,鹽糖就是白糖。這是武岡細(xì)伢子最鐘愛的消暑零食。時常有小販挑著涼粉或涼拌米豆腐來賣。武岡的涼粉是用一種涼粉籽在井水中揉制而成,晶瑩透亮,形如果凍,加上白糖,淋上食醋,晶晶亮,透心涼。吃一勺,一股涼爽從舌尖一路穿到肚肺之間,別提多滋潤了。涼拌米豆腐則多是酸辣口味,是上好的夏令小吃。醬園路口有一家涼巴粉點經(jīng)常食客盈門,把新鮮的米粉裝入竹制的容器,放入冰涼的井水中冷卻之后,再撈出裝入碗中,配上姜蔥蒜粒,加上現(xiàn)炒的黃豆粒,淋上食醋、麻油,一份色澤艷麗、酸辣可口涼巴粉就可以上桌了。
武岡是著名的鹵菜之鄉(xiāng),城市的空氣中似乎彌漫著各式各樣的鹵香。劉記、楊記、安記等都是鹵菜老字號,是信譽(yù)、是品牌、更是各有風(fēng)味的特色鹵味。吃鹵菜的最佳時候是晚上,在大街小巷的鹵菜攤前往往擺上幾張桌子。兒時記憶中的鹵菜攤不用電燈,而是用煤油燈照明,鹵豆腐、鹵鵝掌,鹵鵝翅、鹵牛肉、鹵豬耳等等在油燈的照耀下紅亮誘人。曾多次回想起舊時的情景:在華燈初上的穿城河邊,邀上幾位好友,切上幾碟鹵菜,抹上精致的辣油。再溫上一壺醇香的米酒,邊吃邊喝邊嬉笑怒罵,不醉不歸,好不愜意!現(xiàn)如今,武岡的鹵菜已實現(xiàn)工廠化生產(chǎn),真空包裝后進(jìn)入全國各地的市場,甚至遠(yuǎn)銷美國。但從超市買的武岡鹵菜與在當(dāng)?shù)噩F(xiàn)做現(xiàn)賣的鹵菜相比,風(fēng)味相差十萬八千里。
武岡被譽(yù)為銅鵝之鄉(xiāng),武岡銅鵝是明清兩朝進(jìn)貢皇帝的貢品,分青、黃兩種。青銅鵝羽毛全白,嘴、趾、蹼及皮膚均為黃色。武岡銅鵝肉質(zhì)鮮美、細(xì)膩,深受國內(nèi)外消費(fèi)者的歡迎。曾在武岡吃過全鵝席,烤鵝、鹵鵝、板鵝、紅燒鵝、清燉鵝、米粉鵝,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來到武岡的游客有機(jī)會品嘗到遠(yuǎn)近聞名的法新豆腐,是以本地新鮮飽滿的黃豆為原料,加之楊柳法新甘甜的泉水,用石磨磨成豆?jié){,加上石膏點化,再壓制成型,法新豆腐細(xì)嫩光潔,富有彈性,配上鮮肉、青椒炒制,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在武岡,有很多菜肴是飯店復(fù)制不了的美味。比如血漿鴨,各家有各自的味道。取新鮮仔鴨宰殺后弄干凈,砍成小塊。宰鴨時接的鴨血要兌入食醋以防凝固。用豬肉肥膘煎油,加入鴨塊用油爆香,在加入大紅辣椒和大片仔姜翻炒,待出鍋前待加入鴨血醬燒。血漿鴨色如紫玉,鮮辣咸香。一份血漿鴨往往可分三餐享用,第一餐吃肉,第二餐可吃辣子生姜,第三餐將余下的油湯加上茄子燒熟,又是一道好菜。這種尋常人家的菜肴曾經(jīng)溫暖過無數(shù)武岡游子的夢鄉(xiāng)。
武岡地處遙遠(yuǎn)的湘西南,相對貧窮,城市建設(shè)泛善可陳,甚至還有些破舊。但武岡人對于吃是十分講究的。比如在街上賣菜的菜農(nóng)就很講究菜的品相,洗得干干凈凈,碼得整整齊齊,看相不好的菜是無人問津的,往往還會被同行笑話。武岡人辦大事請客也很講究,客人往往要三請四催才會到場。坐席嚴(yán)格分尊卑主次,菜式程序有很多規(guī)定套路,是亂不得的。主人迎客送客、敬酒致禮必須精心周到,少了禮數(shù)可能會得罪客人的。
年關(guān)臨近是武岡人最忙碌的時候,家家戶戶熏臘菜、烤甜酒、做豬血粑、炸米花、忙得不亦樂乎。豬血粑氣味芳香,油而不膩,韌性很好,口感極佳。豬血粑的主料是新鮮的豆腐和豬血,加上肥膘、姜未、柑橘皮等其他香料、捏碎、攪拌,再手工制作成大丸子,放在燒柴火的灶上面慢慢薰干,香氣撲鼻的豬血粑便大功告成。
都說米花是武岡人的“年畫”,米花是一種以香糯為材料的食品,因名字諧音“發(fā)”,被武岡人稱為發(fā)物,取吉祥宏發(fā)的好彩頭。過年過節(jié),娶妻生子,新屋上梁的好時節(jié),家家戶戶都做米花以搏彩頭。米花制作時節(jié),用新鮮的糯米蒸熟,攤開,做成圓餅狀,正面用米花紅染成紅色,背面是雪白的原色,做好后用團(tuán)篩盛好放在院落里晾曬,一個個院落像是春天里的牡丹園,紅艷艷的,煞是好看。食用前把菜油燒熱,再放入米花炸制,出鍋的米花體積大了一倍,仍然保持花一樣的原型,香酥可口、落口消融。記憶里的武岡米花養(yǎng)眼解饞,有米花吃就是有喜事,武岡米花伴著喜氣,伴著歡樂,也永遠(yuǎn)伴著希望。
========================================
編輯附:本文已錄入“美文共欣賞,好帖求圍觀”8月27日重點內(nèi)容推薦:
武岡人網(wǎng)官方QQ空間推薦:http://user.qzone.qq.com/100774305/mood/a1b101066e26fd5311890b00.1
武岡人網(wǎng)官方新浪微博推薦:http://weibo.com/2594919634/Bkbhrybav?mod=weibotime
武岡人網(wǎng)官方騰訊微博推薦:http://t.qq.com/p/t/447209102197246
========================================
免責(zé)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化龍橋邊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dān)相應(yīng)法律責(zé)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jìn)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