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網戀女友竟是父親哥兒們假冒?男子分飾兩角上演詐騙戲碼
網戀是一場充滿刺激的冒險。
行走在網戀的路上,
你不僅有可能濕鞋,
還有可能直接掉進“愛情”陷阱。

最近,
常某就嘗到了網戀的苦頭,
他在微信聊天很久的“女友”
竟是自己父親的哥兒們!
近日,
武岡市人民法院審理了
這起“女友變叔叔”詐騙案。
基本案情
年近五旬的白某與常某父親是多年好友,關系十分親近。因兒子常某未婚,常某父親多次與好友白某傾訴心中苦悶。
2022年3月,白某以介紹女友為名,用自己微信小號“杜美麗”添加常某好友。在白某熱情的攻勢下,兩人很快確定了戀愛關系。期間,白某以家中裝修、給父母買禮物、給親戚發(fā)紅包等理由先后從常某處“借走”六萬余元。同年9月-10月,常某催促白某還錢,白某以多種理由推拒,后將常某拉黑。意識到不對的常某,立即前往公安機關報案。
法院判決
武岡市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白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被告人白某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輕處理。綜上,法院判處白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對被害人常某的財物損失,責令被告人白某予以退賠。
法官說法
近年來,隨著網絡社交工具的不斷發(fā)展,以網絡婚戀交友為名詐騙犯罪層出不窮。
本案中,白某主要利用“熟人”介紹對象有保障、受害人及其家屬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致使受害人放松警惕,沒有仔細甄別,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
法官在此提醒,網戀有風險,戀愛需謹慎。在婚戀交友中,一定要核實對方真實身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屏幕對面的是“何方神圣”。同時,在深入了解對方身份背景前,不要和對方有經濟往來,更要特別留心防范犯罪分子編織的“甜蜜陷阱”。當遇到詐騙時,受害人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jù),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武岡法院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