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造”和“中國創(chuàng)”的區(qū)別與格律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陰)
前日品讀老蟲兄的《七律.詠草芥》在評論中發(fā)表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得到了老蟲兄及時的回復,甚感欣慰。在人網(wǎng),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默默無聞的小輩;他卻是一個老成持重,赫赫有名的人物。從他回復的兩條信息可以看出,他是個虛懷若谷,豁達大度的人。
對于他的回復,本無可議。不過第二條回復中的“中國造”和“中國創(chuàng)”讓我迷惑不解,特地上網(wǎng)查閱了一下資料,終于弄明白了“中國造”和“中國創(chuàng)”的區(qū)別。于是我更納悶了,老蟲兄怎么把格律與“中國造”和“中國創(chuàng)”扯到一起呢?這原本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碼事呀!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詞不同的含義:中國造——指中國制造出來的商品,(技術可能是引進的),也就是不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的。中國創(chuàng)——指技術是中國的,也就是中國研發(fā)的。(百度里復制下來的解釋)弄清了這兩個詞的區(qū)別,細細一琢磨,覺得老蟲兄這個比方打得蠻有意思。
既然老蟲兄認為遵守格律,采用古人的技術是“中國造”;不論格律,講究“意不為形所傷”的新古詩風為“中國創(chuàng)”,那么就這個問題,我想好好談一談我個人的看法。我純粹是就詩論詩,不是針對老蟲兄,還望老蟲兄及老蟲兄的弟子們、粉絲們見諒!
對于格律詩是否該講究格律,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一直以來爭論不休。一方認為格律詩是文學中的瑰寶,它底蘊深厚,寓意無窮,風格該傳承下去;一方認為不該講究格律,要讓它通俗易懂,形成一種重意不重形的新風格。什么叫格律詩呢?既然稱之為格律詩,那就有區(qū)別與其它文學體裁和表現(xiàn)方式的特點,它的特點就是講究格式和聲律(平仄對仗)。格律詩自唐起歷經(jīng)宋、元、明、清備受文人騷客的追捧,至今傳承不衰,因為它的句式整齊,平仄交錯,音律和諧,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
七律又是格律詩里比較難把握的一種。如果寫七律既不按照平仄韻律的要求,也不講首、頜、頸、尾四者關系的粘連,更不論起、承、轉(zhuǎn)、合的規(guī)律,那么寫出來的東西還能叫七律嗎?這就好比踢足球,你不講規(guī)矩上了場就橫沖直撞亂踢一通,裁判能姑息你嗎?不是罰你黃牌就是取消你的比賽資格!有人說格律是一個框框,禁錮了詩人的思想,其實格律就是格律詩的骨架,沒有了骨架寫出來的詩就像一個沒有支持力量的腦癱患者。在我看來格律既是格律詩的骨架也是格律詩包裹身體的外衣,如拋棄了格律,就剩下一個赤裸裸的身體,在時間地碾壓下,在風雨地摧殘中它只怕是早就尸骨無存或改名換姓了吧,還能輪到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些嗎?
從古至今也有一些名家寫了一些名篇是不論格律的,但格律的形式在他們胸中已經(jīng)揮灑自如,他們的境界已經(jīng)達到了另一個高度,不再拘泥于格律的牽絆。而有些古詩詞愛好者對格律一竅不通或略懂皮毛,所作的詩出律了,還要強詞奪理說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另辟蹊徑。其實對于初學者,格律是入門的基礎,要想寫好格律詩就必須把根扎牢。我?guī)啄昵霸凇端{》國際女性詩社做了兩個月古詩版的版主,寫詩、填詞都是隨性而為,鬧了不少笑話。遇到一個就讀于北京理工大學叫夢霑的古詩愛好者,被他駁得啞口無言,但我心悅誠服,推薦他做了版主。
學無止境,有交流有批評就有進步有發(fā)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論是“中國造”還是“中國創(chuàng)”,我們都應該虛心求教,精益求精。我在這方面的所知甚少,也只有寫這幾句口水話的水平了。
附:http://www.ziyexing.com/files-2/scgl.htm 詩詞格律
http://bbs.zdic.net/viewthread.php?tid=118257&extra=&page=1 詩詞韻律大全
http://www.esgweb.net/Article/Class1/Class2/Class3/200711/27762.htm 宋詞鑒賞辭典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62.htm 中華新韻
http://www.ccview.net/theory/psy.htm水平韻
http://www.ccview.net/theory/cyjb.htm 新韻簡編
http://www.ccview.net/theory/bxcp.htm 白香詞譜
http://www.shiandci.net/cjg.htm 藏經(jīng)閣
http://www.ccview.net/theory/slqs.htm 詩律淺說
http://lib.ecit.edu.cn/guoxue/ 國學經(jīng)典書庫
http://www.shulu.net/files/article/html/21/21707/3455504.html 古典詩詞格律淺談
http://longyusheng.org/cipai/index.html 龍譜
http://bbs.zhiyin.cn/redirect.php?tid=250463&goto=lastpost元曲譜
http://guoxue.baidu.com/page/a1b6c8abcbceb4caa1b7/index.2.html 全宋詞
http://www.pmzh.com/pmzh/pmzh_b/pmzh_b5/pmzh_b501.htm歷代婉約詩詞選
http://www.guoxue.com/qsc/0128.htm 全宋詞
http://www.embeder.360doc.com.cn/showWeb/0/66/895151.aspx中國愛情詩詞
http://www.pmzh.com/pmzh/pmzh_b/pmzh_b000.htm 古詩欣賞
http://www.pmzh.com/pmzh/pmzh_e/pmzh_e100.htm 楹聯(lián)拾趣
http://www.shiandci.net/tly.htm李煜全集
http://www.tspoem.cn/menu/scql/qp/? 曲譜
http://www.guxiang.com/shici/mqxiaoshuo/index.htm 中國明清小說
http://www.guxiang.com/shici/yuanqu/index.htm 元曲賞析
http://www.guxiang.com/shici/songci/index.htm 宋詞賞析
http://www.guxiang.com/shici/chuci/index.htm 楚辭賞析
http://www.guxiang.com/shici/shijing/index.htm 詩經(jīng)賞析
http://www.guxiang.com/shici/guwen/index1.htm 古文賞析
http://www.guxiang.com/shici/weijin/index.htm 魏晉風度
http://www.shiandci.net/index1.htm 唐詩宋詞
http://www.4uup.com/bbs/qdcp/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雪慧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