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灘頭鎮(zhèn)的年畫以濃郁的湘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盛贊灘頭年畫《老鼠娶親》“可愛極了”,被世人廣為熟知。灘頭年畫作為湖南省唯一的水印木版年畫,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①湖南省美術館灘頭木版年畫展,觀眾駐足觀賞灘頭年畫作品。
②隆回縣桃花坪街道,游客在選購灘頭年畫文創(chuàng)產(chǎn)品。
③觀眾在湖南省美術館沉浸式體驗灘頭年畫制作工藝。
④隆回縣灘頭鎮(zhèn)福美祥年畫作坊,年畫藝人印制的年畫備受顧客青睞。
⑤邵陽市非遺集市上,灘頭年畫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⑥湖南省大力開展年畫研學游,吸引學生體驗年畫制作流程。
⑦年畫藝人尹冬香(左一)在指導女兒肖揚進行年畫繪制,傳承灘頭年畫工藝。
⑧灘頭鎮(zhèn)村民在大門上粘貼年畫的習俗流傳至今。
⑨長沙市一家餐廳以灘頭年畫作為室內(nèi)裝飾,向顧客宣傳非遺文化。
灘頭鎮(zhèn)木版年畫起源于明末清初。艷麗、潤澤、飽滿的色彩,古拙、個性、夸張的造型,加上純正的鄉(xiāng)土材料和獨到的工藝,使灘頭年畫呈現(xiàn)出浮雕般的效果,逐步形成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馮驥才先生曾經(jīng)感慨“灘頭年畫艷如花”。從挑選原材料,到造紙、刷底、刻版,再到7次印刷和7次手繪,一張年畫的生產(chǎn)需經(jīng)20多道工序,在全國年畫制作中并不多見。灘頭年畫是湖南民間廣為流傳的藝術形式,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在門上張貼年畫,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如今,灘頭年畫煥發(fā)新生機,人們買年畫、貼年畫、體驗年畫,為生活增添濃濃的年畫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