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病床前有孝媳
————記鄧家鋪鎮(zhèn)孝老,愛老模范蔣玉葉的事跡
作者:劉愛國
清晨,在扶峰村的馬路上,總能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扶著一個老人在馬路上散步的溫馨畫面。畫面上的老人,扶著拐杖,步履蹣跚,顯得非常氣力,而中年婦女則一面扶著老人,一面鼓勵老人多走幾步,再多走幾步。三百米的馬路,老人要停下來歇兩陣。不知內情的人以為是父女倆,其實這是一對翁媳。老人周維標今年60多歲,年輕時因患病腰脊盤突出,壓迫神經,后又患腦梗塞,加上小腦萎縮,帕森金等多種疾病,語言表達不太清楚,加上小腦萎縮,運動功能失調,走路不穩(wěn),只能靠著拐杖在屋內走幾步,由于缺少運動,腸胃功能不好,醫(yī)生建議每天適當運動,于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蔣玉葉今年四十歲,家中有三女一兒。沉重的經濟壓力,迫使她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掙錢。2012年,婆婆生病,蔣玉葉回家伺奉婆婆,婆婆去世后,為了照顧多病的公公,她每天早出晚歸,用稚嫩的肩旁獨自扛起了這個家。六年過去了,她不離不棄長年照顧生病父親的事跡在當地傳為美談。帶著敬仰,帶著疑慮,帶著責任,我決定采訪她,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她的感人事跡。
在村書記的陪同下,我來到了蔣玉葉的家。蔣玉葉個子不高,見著我的到來,顯得有點靦腆。她說:“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我這樣做,是想給子女做個榜樣,將來有一天,我們老了,子女們能像我一樣照顧他們的父母?!倍嗝礃銓嵉恼Z言,多么孝順的媳婦!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作為沒有半點血緣關系的蔣玉葉,六,七年如一日,照顧生病的公公,真的不容易。為了照顧好生病的公公,讓丈夫在外安心打工,她幾乎犧牲了全部休息時間。公公要常年服藥,她要定時將藥送到父親手上,父親長期生病,有時心情不好,她從來不發(fā)脾氣。父親想吃黃鱔,泥鰍,她會專門買來做給父親吃。父親早餐吃飯吃得太少,中午就給父親煮幾個雞蛋補充營養(yǎng)。冬天給父親倒水洗腳,父親體虛,晚上要上幾次廁所,有時不小心摔倒,她會半夜起來看父親。總之她像一個孝女,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又像一個孝子用無微不至的愛詮釋中華民族的孝文化。

在她的影響下,孫子孫女們對爺爺也非常孝順。回家噓寒問暖,逗著爺爺開心,家里充滿了歡樂,充滿了溫馨。
周維標是不幸的,他年輕時患腰椎盤突出,老年疾病纏身,行動不便??墒撬质切疫\的,他有一個這么孝順的媳婦,村里人都夸他好福氣,他也在心底里感謝眼前的這位好媳婦。他說:“如果沒有媳婦的悉心照料,他也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span>
在她的影響下,扶峰村近幾年社會秩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村里鄉(xiāng)鄰和睦相處,家庭和睦,婆媳之間很少有吵架的,尊老愛老蔚然成風。蔣玉葉這個孝老愛老的故事,也在當地迅速傳開,給當地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劉愛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