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回家的那段時間,正是家鄉(xiāng)高溫時節(jié)。每天清晨起來,仰望蒼穹,只見藍天,少見白云——又是一個火辣辣的白天!
湖南的旱情很嚴重,雨水較常年少了很多。我回家的那十來天,天天是艷陽高照,沒下過一滴雨。記得小時候,立秋前后,應是多雨水時節(jié),有所謂秋后十八虹(我們讀 gang )之說。中午或傍晚時分,云山或城步陳家坳一帶的天空,常常在剎那間烏云翻滾,狂風大作,很快就帶過來充沛的雨水,弄得曬谷的大呼小叫,大人們趕緊遮蓋谷子,或是趕緊收進谷倉——曬谷坪上一派忙碌。
可如今,那情景只能在記憶中去懷想了,大地旱得不行。我們那一帶,因有資水與威溪的護佑,水稻倒沒有因大旱而枯死,放眼望去,田野里是無盡的翠綠夾著淡淡的金黃,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這景色,映襯著藍天,那是一幅絕佳的風景畫,田野安詳、美麗。
畬土里的莊稼、菜蔬,卻沒這么幸運了。因溪水難引,包谷收成極差,干癟短小的棒子,綴以稀稀落落的包谷米,而以往則是碩大飽滿的。地里的菜蔬長得萎靡,有些地就干脆成了雜草荒地。我上姑媽家時,遇到了表叔在鋤除雜草,翻整土地,等著下雨后再種點什么。
農(nóng)村的路修好了,人們出行多乘車,原來的田埂小道,就少有走的了,雜草叢生。去舅媽家,原來是有一可通行拖拉機的較大道路的,也因沒人走了,更是布滿了荊棘。我從入口進去,路,越前行越困難,腳手都曾被刺傷過——進退兩難,只好硬著頭皮向前。這路,三年前,我也曾走過,那是可暢行的。
家鄉(xiāng)有一條小圳,圳中水原是作碾米機動力用的。水深處可淹過人頭,水牛也是可以跳進去泡澡的,愜意了,再仰起頭吃著圳岸邊的小草。如今小草倒是茂盛,可那小圳窄得幾不能辨認,污泥將水床填得與圳岸相齊平。那不遠處的碾米機房,房頂不知什么時候開了一個巨大的天窗。碾米機房,曾留下過我甜蜜的記憶。當年,我的一表弟司掌碾米,他把水閘門一關,與他一道至水泵下面摸過魚,常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許下次回家,這機房就會片瓦不存了。
img_0112
img_0114
img_0115
img_0116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言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