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以“知人善用“的歷史題材要求考生作文有什么現實意義
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是根據一段介紹“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關系”的材料,擬定一篇班級讀書會的發(fā)言稿。高考作文為什么會出這種類型的題目呢?是考查考生的歷史知識,還是考查考生的寫作水平?當然,我認為這兩者都是,但除此之外,還會有更深層次的內涵。
一個國家如果不注重人材,那何談強大?壟自珍看到清王朝已經搖搖欲墜,提出了人才的重要,窺勸高層:“九洲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霸姷闹匦木驮谶x拔人才上的“不拘一格“。
怎么樣才叫不拘一格?中國歷史上就有過許多例子,比如在楚漢之爭中,韓信就是一個好將材,但項羽和劉幫都不重用他,是蕭和極力推薦劉幫重用了他,使?jié)h贏楚敗,劉幫得了天下。
又如姜子牙已經八十歲了,無論哪朝哪代的君王都不會去用一個八十歲的老頭幫助治理天下,而周文王就用了他,統(tǒng)一了國家,強盛了周朝。
包拯滿腹經綸,因人面相不佳也沒得到重用,后經八賢王極力薦舉才被神宗重用了,宋朝當時進入鼎盛時期。特別是在法治上為中國歷朝之最,也是第一個法治代替人治的時代。
明朝有一個舉子考上了狀元,但這人只一只眼睛,人相丑陋,皇帝出對子挖苦他“獨眼豈能做高官?“他隨即答道:“半月也可照乾坤!“后來皇上也不拘一格的給了他官做。
諸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例子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數不勝數。就是毛主席把一個不識幾個大字的大寨大隊的支部書記破格提拔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這就叫不拘一格!
不過自從毛主席以后,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例子似乎就沒有再出現了。
當今的官場沒有靠山、沒有關系是很難以得到提拔的或被重用的,這無疑給吏治帶來很多弊端,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德不配位。官場從上到下呈現出一派貪腐氣象。特別是一些政績平庸的官員欺上瞞下,辦事不務實,停留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狹隘主義,有些官員就是得過且過,明哲保身,力求安全著陸。自古以來,唯吏治最讓君王頭痛。
當然像齊桓公這種知人善用的還只是個案。因為這“小白“是挨了管仲一箭的,差點就喪命了。這是多么的深仇大恨呢?拿現在的話說:這是政治斗爭。這樣的對手就是誰也不敢用他。
當然,起主要作用的還是鮑叔牙,他是一個非常喜愛人材也是一位極端忠誠主子的。他推薦管仲為齊相主要目的還是為他的主子服務,當然齊桓公也知道鮑叔牙對他的忠誠程度,所以他也非常相信鮑叔牙的話。不計前嫌,重用了管仲,使齊國漸漸強大成為春秋五霸的霸主,而管仲也把一顆心全端出為齊國的壯大不遺余力。
“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反映了現實中有很多人才被埋沒,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之稱也?!斑@是唐宋八大家之稱的韓愈寫的“馬說“里的一段話。
所以這樣的作文題目應是根據目前在起用人才方面存在的弊端有感而發(fā)的。希望未來的社會是一個重視人才、尊敬人才、知人善用的時代,不要讓那些官二代官三代的庸才繼續(xù)被后臺托舉,坐在那個位置上不勞而獲,作威作福,給社會帶來無窮遺患。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冷面書生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