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收到了老父親從千里之外湖南寫來的信。信中說:“小孩接送幼兒園,要操心,不能大意。要培養(yǎng)勞動觀.....將來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錢要省著點花,不可大手大腳........家中老少身體都好,勿念。”父親總樂意這樣寫信,對兒子、孫女進行家庭美德的教育。
他老人家從來沒有給我們打過電話,理由是:寫信省錢,說話全面、清楚。對于父親的“不開放”政策,我們并不反對,覺得這是一種美德,應該支持??梢哉f,父親的每次來信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開支起到了約束和監(jiān)督的作用。父親是一位有著三十多年工齡、五十多年黨齡的退休老干部。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父親雖然可以每月能拿到工資,但我家是農(nóng)村戶口,哥哥、姐姐、母親、外公、外婆在生產(chǎn)隊干活掙工分,一家八口卻很少吃過一頓飽飯。父親拿著每月四十元錢的工資,常對我們說:“要省著花錢,一分錢掰開當兩分錢花。”父親的省錢,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吃穿用上。父親幾十年吃住在工作單位,他從不抽煙、喝酒,一日三餐是二兩白米飯加一盤素菜。他舍不得吃肉,也從不吃零食,就是三伏天,三分錢一根的冰棒,他也沒有償過。理由是:泉水清涼可口,何必亂花錢!父親蓋的被子、鋪的床單都是補丁連補丁,就是身上穿的那件棉襖,幾十年了,縫了又縫、補了又補,到退休了他也舍不得扔。父親說那件棉襖是六十年代在派出所工作時發(fā)的,軍用品質(zhì)量好,補上新布能穿就行。特別是那“為一分錢而睡不了覺”的故事感人至深。那是因為父親為了上山砍柴買草鞋,當時父親口袋里只有九分錢,而商家硬要一毛錢,一分也不讓。無奈,父親空手回家,然后連夜搓草繩,自己編了一雙草鞋(父親小時候跟爺爺學過用稻草編草鞋)。
父親的節(jié)儉近乎吝嗇,難以讓人相信,但是,在子女上學、智力投資、人情來往等方面,父親卻做到了大大方方、合理安排。我家兄妹五人都在父親的支持下上了高中,有的上了大學。九十年代初小妹考上了華中師范大學美術(shù)系,費用之大,使人望而卻步。然而父親硬是下決心和母親在家養(yǎng)雞、養(yǎng)豬,在外東借西湊,高利貸也不在乎,供小妹完成了四年學業(yè)。父親曾對大家說:“一個人沒有錢可以,但是沒有學問是不行的。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子女上學。”
我從湖南到新疆工作已經(jīng)幾十年了,直到現(xiàn)在,我才讀懂了我的父親,懂得了父親花錢為什么那么吝惜,而又那么大方。父母親均已八十多歲了,兒女都很孝順,但是他們依然過著樸素的生活,不講吃,不講穿。我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老父親的那種“一分錢當兩分錢花”的思想,也并不過時,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的傳統(tǒng)美德應該弘揚和繼承。
父親八十大壽2008年我們一家從新疆回到老家給父親過八十大壽。祖孫四代,其樂融融,非常開心。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天山雪松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