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緬懷先輩
追宗慎遠,認祖歸宗,這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家族文化。每到清明節(jié),無論男女老少,都要到已故祖先墳前追憶祖輩,以表哀悼。古詩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見,想到與我們陰陽兩隔的親人,心情是何等痛苦,何等悲傷,千呼萬喚,只想他們重回人間。只可惜,生老病死,上帝所定,花開花落,豈可奈何?
鋪地陳家大院,座落在林家山腳下,源遠流長,自古以來興旺發(fā)達,人才輩出,以前的陳家大院是一座一正兩橫的四合院,前面有兩棵枝繁葉茂的大桂花樹,是陳家大院的兩棵風水樹,他記載著莊院的生息流年,守護著陳家族人四季平安,莊院彰顯出陳氏名門望族的凝重,陳家院有著光榮的傳統風俗,歷史以來每年都要組織吃清明會,由族里長輩等人推選的會長及理事會負責組織掛清掃墓。
今年的清明節(jié)大雨滂沱,仿佛是老天不做美,但盡管如此,我們陳家大院全體男女老少依然聚集一堂,櫛風沐雨,給祖先掛清掃墓。
清明節(jié)早晨九點鐘清明會成員準時拿著鋤頭,砍刀,等工具坐上了去大甸鄉(xiāng)祖宗墳地掛清祭祀。這次掃墓掛清活動得到了陳家院后起之秀,陳友國,陳友明,陳遠松,等人在經濟上的大力支持, 全體人員自駕小車,車內乘員,莊嚴肅穆,車外的風聲雨聲仿佛是大自然的哭泣,仿佛是蒼天的淚水。經過二十公里的行程,到達目的地,從早晨九點到下午三點幾個小時間才結束掃墓掛清祭祀各項儀式,年輕的滿身黃泥,累得汗流浹背,年老的也精疲力竭。
四點吃飯時,大家又討論,準備明年修繕祖宗墳墓,有錢出錢,無錢出力,大家都表示同意。同時全體人員決心遵守陳家祖訓,發(fā)揚陳氏家族的優(yōu)良傳統,捐款集資,助學助貧,為陳氏后代發(fā)揚光大而努力奮斗。
二零二四年,清明,武岡人網作者,飛黃騰達陳中華報道。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飛黃騰達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