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逝去的與未逝去的》感
魯之洛
著名作家巴金生前曾經(jīng)說:“作家是靠作品而生存的,沒有作品就沒有作家。作家和藝術家活在自已的作品中,活在自已藝術實踐中?!崩辖處燑S三暢正是這樣做的。他總是不斷地精心創(chuàng)作出一件件耐人品讀的新作,讓人們覺這個老教師,雖說沒有標榜自已是什么作家,但作品本身,卻實實在在證明了他是一位貨真價實、真正的優(yōu)秀散文作家。
他總是默默耕耘,于不聲不響間,冷不丁地就拎出一篇文意俱佳的文學散文來。像我最近讀到的散文組曲《逝去的與未逝去的》,當屬眼下創(chuàng)作界的散文佳作。
題材的獨特,事件的精細,開挖的新深,是《逝去的與未逝去的》中的三個短章的共同特點?!度紵牟荻狻?,從常見的農(nóng)事現(xiàn)象,引出一個美好的情愛故事。年輕漂亮的寡婦與標致后生在壘草垛的勞動中愛戀,而不公的上蒼,竟然用雷火懲罰她們,燒著她的草垛。“燃燒的愛情”五字,是對這種純潔、偉大的愛的精辟贊頌。《柳公碑》,則是從一塊殘碑,挖出湖南觀察使柳公綽,奉旨到武岡征討起義苗瑤人民,難得的是柳公不用武,只是勸慰招撫,化干戈為玉帛,使得“雜擾”平息,生民安居,突出了愛民、重民、利民的思想。而《羅漢松》中的那棵羅漢松,其實是一個遭受封建戕害的婦女形象的化身,難怪作者沉痛地發(fā)出感嘆:“我不知道羅漢松的葉子上流淌著的是汗液,還是淚水”!接著藉文革毀貞節(jié)牌的事,發(fā)出深沉的感嘆:“貞節(jié)牌可毀,文化毀不掉,毀不掉的文化中有一種是對婦女守寡的贊頌,——這種文化當然是男權文化。而今,熒屏銀幕上,在各種傳媒里,仍然游蕩著這種文化的幽靈。而這種游蕩的幽靈,戕害著婦女特別是底層婦女的人性?!?/p>
其次,三暢散文的語言是很具特色的。它簡潔、凝練、且表現(xiàn)力強??吹贸鰜?,他是在努力把精粹的書面語言,和自已家鄉(xiāng)的口語,熔成一種適合自已運用的文學語言,使自已能把散文寫成千字文,既簡短,又富生活氣息。
更可喜的是,武岡市的文學作者,在三暢這種默默耕耘,用作品說話的作風帶動下,有不少作者也在勤奮地不斷拎出自已厚實、有份量的好作品,如寫長篇小說的鐘連城,寫中、短篇小說的李鋒、黃三叢、夏百勝,寫詩的熊燁。他們都如巴金老爺爺所囑:默默活在自已的作品中。
2009.7.8.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魯之洛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