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yǎng)壺
1
戀上茶二十多個年頭了,也算是個資深茶客吧。茶喝久了,對茶的要求漸漸高了,對茶具也慢慢講究了。以前在農(nóng)村,喝茶都用粗瓷大碗,茶湯上泛著縷縷油星子,只為解渴哪里還有什么講究,一咕嚕下去,痛快淋漓。后來到了學校教書,老師們都熬黑茶,各人拿個搪瓷杯子,滾燙的茶在杯里冒著白氣,嘴唇碰到杯沿就深吸一口氣,把茶湯吸入嘴里,然后氣息悠長地從鼻孔出來,唯有苦澀的茶湯留存在口腔里,慢慢變淡,回甜,然后舌面生津,氣清神閑。再后來圈子大了,喝茶的方式自然有了很大的變化,廣東、福建的功夫茶在圈里流行起來。這樣,對于茶具就講究起來了。
2
茶器多種多樣,玻璃器、瓷器、鐵器、紫砂器,都是民間常用的器具。瓷器、紫砂器是泡茶的好器具,尤其是紫砂器,最發(fā)茶性,是茶具中的上上品。俗話說“一兩紫砂一兩金”,說明紫砂是極為珍貴的制器材料。紫砂器之所以如此珍貴,與其本質(zhì)的優(yōu)良直接相關。首先在于紫砂透而不漏,且可塑性強,亦能祛除異味,優(yōu)化茶香。用上乘的紫砂料做的壺,即便在夏天高溫天氣經(jīng)三四天茶湯不餿,不變味。這是紫砂的神奇之處。因為此,它才成為制陶的最佳材料。其次在于紫砂有靈性,越養(yǎng)越溫潤,待包漿出來之后,瑩瑩如玉,光潔可愛。因此有“紫玉金砂”的美稱。
3
我開始迷戀紫砂壺,是在朋友的引導下開始的。朋友姓謝,名小平,人稱“都梁老壺”,在圈里子排行第一,故我們尊其為謝老大。謝老大是資深玩家,無所不能,盆景、奇石、紫砂都玩得老到,可以稱得上登堂入室了。我在謝老大手里淘了幾個紫砂壺,慢慢琢磨起來。從此在網(wǎng)上買了好些關于紫砂的書,閑暇時了解紫砂的產(chǎn)地、性質(zhì)、器型、價格以及各種泥料適合哪種茶。讀了幾本書之后,似乎眼界開闊了不少,泡茶也越發(fā)講究起來,開始關注茶藝與茶道了。
4
紫砂是有靈氣的,它需要養(yǎng),好比一個女人,要修飾,要妝容,要養(yǎng)出內(nèi)涵。養(yǎng)壺非常有講究,需要耐心,性不得急。俗語云“慢工出細活”,要養(yǎng)得精致可人,必須要戒除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不要想著一下子就養(yǎng)出包漿,養(yǎng)出寶光來。
起初,我也不太懂如何養(yǎng)壺。謝老大告訴我,一壺伺一茶,不可混亂,我牢記在心??蛇@樣一來麻煩來了,我不可能只喝一種茶吧,只好多準備幾個壺,紅茶、綠茶、烏龍茶都各有各的壺。每天都例行公事一般,把這些紫砂疙瘩都擺出來,溫壺,燙壺,投茶,沖水,每個程序都做到位。上完課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燒水泡茶,茶喝足了免不了捧著這些小疙瘩細細觀賞,老想著快點出包漿,快點變化。對待這些小東西,真的像對待祖?zhèn)鞯膶氊愐粯?,水沖,手摩,把玩,都是小心翼翼。一兩個月過去了,怎么還是舊樣子,是不是紫砂含量低,或者根本不是紫砂壺?我開始懷疑起來。哎,我又不是生意人,何必在意它變得這么快呢?這樣想想,也就不放在心上。
5
茶友圈有些故事值得一提。有個茶友迷戀上了紫砂壺,美其名曰:玩壺??墒切膽B(tài)實在不佳,一個新壺泡不了幾天就希望它如出浴的美女。為了自我贊賞眼光厲害看得準很內(nèi)行,他經(jīng)常邀請茶友們到他家里聚會喝茶,無非就是要大家伙捧捧場,贊揚他養(yǎng)壺是高手滿足虛榮。于是有人出了歪點子,說人生苦短,紫砂壺要養(yǎng)出來需要很長時間,只怕包漿未出人已老,來不及的。又說別人的紫砂壺是搽了油的,否則哪里會有那么好的光澤呢。如此忽悠他信以為真,每天把茶壺放在水里煮,然后從底到蓋全部搽油。這簡直是暴殄天物。這是個真實的笑話,在圈里不流傳,因為他明白真相之后肯定不會再盛情邀請那些“朋友”來家里品茶了;在圈外,當然流傳甚廣,一來說明他不懂壺,也不配玩壺,不是真愛壺;明里是他在玩壺,實際上是壺在玩他。
6
如果有點常識,就會知道物有物性,也就是說凡事都有自己的特質(zhì)。紫砂的特質(zhì)就是透而不漏,因為有氣孔,內(nèi)外呼吸,它才有祛除異味和蘊藏茶香的功能。在壺面搽油肯定堵塞了氣孔,紫砂的功能消失殆盡。這顯然是急功近利,希望它早點出包漿現(xiàn)寶光,結(jié)果弄巧成拙反而害了一個好壺。
養(yǎng)壺是最能考驗人的,考驗你的耐心、細心與愛心。因此養(yǎng)壺需要心境,不急,不燥,不溫,不火,心氣平和。紫砂的靈氣是在一種曠日持久的關愛中,摒除功利的心境中慢慢散發(fā)出來的。你有意看它,它似乎很冷漠地給你一張面孔;假以時日,你偶爾留意它會意想不到地展示潤而不膩的芳華,幽幽地發(fā)散著溫和的寶光。紫砂的綻放,正像如玉的君子,低調(diào),謙和,退盡煙火,它又用博大的包容把張揚的茶葉緊緊懷抱,然后一點一點地吐露出清香。這一點正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
7
養(yǎng)壺是最好的修身方法。當一個人戀上某物之后,都難免有一種心切的心理,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愛之切吧,因此有人拔苗助長急功近利,最后貽害無窮。養(yǎng)壺半年之后,我的心性平緩了很多,珍愛某物不一定要時時關注,處處捧在手里,只要眼里有心里有,按規(guī)律行事,它最終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回報。
一晃過了七八年了,家里的紫砂壺也多起來了,從當初的適用器到現(xiàn)在眼中的藝術(shù)品,從當初試著玩到現(xiàn)在的超乎玩之上,這一切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紫砂變了,心態(tài)更是變了。累了,樂了,郁悶了,憂傷了,泡一壺茶吧,把那些寶貝壺們請出來,一一把玩,然后挑一個與心情相適的,靜靜地看它,摩挲它,讓它走進我的心緒里,彌漫我,融化我,我與它成為一體了。
8
紫砂是上帝賜給茶客的寵兒。真正愛茶的人沒有不喜歡紫砂器的。紫砂的包容符合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紫砂泥默默無聞地在地下蘊藏了上百萬年,它被挖掘,被風化,經(jīng)錘煉,耐火燒,千磨萬擊后把最真實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留給茶客,留給中國茶道與茶文化。
這樣說來,“養(yǎng)壺”是對紫砂的不敬,我給它正名為“奉壺”。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紅樓一癡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