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廣東工作已經有13個年頭了,其中雖然有兩個春節(jié)回了老家,但真正在老家鄉(xiāng)村過年已經是12年前的事了。盡管這樣,家鄉(xiāng)過年的習俗我依然還記憶猶新。
老家過年,凡是有點錢的人家,殺一頭豬是必不可少的。殺豬的時間一般選在年二十左右的一個清晨。大清早,殺豬人家就要燒一爐旺旺的煤火,一鍋大大的開水。豬要選最大最肥的,等把豬毛去干凈后,再把一些鐵塊、鐵棍之類的鐵器燒得通紅通紅,把豬的全身燙一遍,俗稱“燙全豬”。這樣燙過的豬肉薰出來的臘肉比較干凈,不會再“長”出長毛來。經過殺、脫、分、割幾道工序,幾個人忙得暈頭轉向,直到傍晚才能結束。
小時候,每當家里殺豬那天,我的任務就是翻過家門前的那座大山,把外公他們接到家里來。因為殺豬在鄉(xiāng)里人看來是一件隆重的事,家里必須要把長輩和最好的朋友請來,共同分享這份快樂。
接下來就是蒸酒、磨豆腐。酒要蒸兩壇,一壇是米酒(俗稱燒酒),一壇是甜酒。米酒是用普通的大米釀制成的,經過發(fā)醇、蒸烤后,散發(fā)著濃濃的香味。而甜酒的制作要選用上等的糯米。首先把糯米放在水中浸一個晚上,待浸透發(fā)脹后,再放在特制的蒸籠里蒸熟,等糯米飯自然冷卻后,加入酒餅拌勻,再放入一個特制的瓷缸中,用稻草嚴嚴實實地蓋起來發(fā)醇。兩天以后,一壇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的甜酒就制出來了。
豆腐制好以后,不是馬上就吃的,還要把里面的水擠壓干凈,拌上豬血、剁碎的瘦豬肉、以及少量的香料,然后攪拌在一起,用雙手使勁地搓來搓去,最后把它們揉成蘋果一般大小的一團,再拿去用炭火烘烤,等水分干到五六成時,就把它們收藏起來。這樣,一個個味道鮮嫩的“豬血丸子”又做好了。
說起這“豬血丸子”,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年,家鄉(xiāng)一位遠在新疆工作的老鄉(xiāng)回來過春節(jié),臨走時帶了不少“豬血丸子”。沒想到他在北京轉上火車以后,被乘警查到,那乘警看到黑黑的“豬血丸子”,以為是炸彈,誤以為那老鄉(xiāng)是搞破壞的敵人,馬上把他連同行李帶到列車長室。任憑那老鄉(xiāng)再三解釋,乘警就是不肯相信,后來他急中生智,拿出一個“豬血丸子”放在手心里擦了擦,張開嘴就吃了起來,大家見后也就放心了。于是他送了幾個給在場的工作人員嘗了嘗,大家都津津有味地邊吃邊說:“好吃!好吃!”。有人還暗中問他能不能多給幾個?
到了年二十八,還要“打糍粑”。打糍粑需要的人手多,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辦到的,一般是五六家甚至十多家湊在一起。與制甜酒一樣,打糍粑也要選用頂好的糯米,先把米用冷水浸透后,放在蒸籠里蒸,等米飯熟透后,取出來放在石臼里,然后由幾個男人輪流舉著兩根事先洗干凈的很粗的木棒,用力去舂,直至米飯舂得稀爛后,迅速取出來放在木板上用力壓平,最后用小茶杯當模具,在鋪平的米飯上壓出一個個圓圓的糍粑來。打糍粑的動作要迅速,如果太慢,等米飯冷卻后,就做不出來了。因此,打糍粑也充分體現了村民們的通力合作、團結互助精神。
經過十多天的忙碌,萬事俱備,就只等過年了。至于過年穿新衣、發(fā)紅包、吃團圓飯,恐怕每個地方都有這個習俗,在這就多提了!但年初一清晨挑“仙水”,卻又是家鄉(xiāng)獨有的習俗。據說,大年初一從井里挑出的第一桶水,是能變成金子、銀子的。因此,鄉(xiāng)親們都爭著要挑這第一桶水。記得那時候,每年的初一凌晨,父親都要我打著火把,陪他一起去井邊挑“仙水”?!跋伤碧艋氐郊依锖?,父親馬上跑到堂屋里,在靈位前燃起三炷香,再燒幾張“紙錢”,向祖宗們報喜,告訴他們“仙水”挑回來了,敬請祖先要保佑它能變成金子、銀子。那時候,我最盼望的就是家里能變出金子、銀子來,可是直到如今,我家里還從沒有半點金子!后來,隨著年齡的增大,才知道那是鄉(xiāng)親們傳統(tǒng)的寄寓意義罷了,因此后來我再也不肯陪父親去挑“仙水”了。
年初一吃完團圓飯,就開始拜年了。家鄉(xiāng)拜年有這么一個說法:“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币馑际钦f:初一是兒子、孫子、侄子給父親、爺爺、伯伯、叔叔們拜年;初二是女婿、外孫給岳父母、外公、外婆拜年;而初三初四則是侄輩們給姑姑、姨們拜年。這當然是親戚少的,如果親戚多,走不過來的話,直到初七八了還得要去拜年??傊?,按家鄉(xiāng)的習俗,在元宵前,無論路途多遙遠,都要把家中所有的親戚走一遍。如果不去的話,有的親戚是會責怪的。過完元宵后,家家戶戶還得要請“春酒”。選定一個日子,把長輩、朋友們請到自己家里來吃一頓,今天吃這家,明天又吃那家,一個正月就在這樣吃吃喝喝中過去了。不過,這樣走來走去,吃來請去,自然增濃了幾分親情和友情,有的平時有點小矛盾的親戚,在這樣你來我往中又變得親熱起來!
這就是我記憶中家鄉(xiāng)過年的味道了,不知如今是否還是這樣?是該回家看看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南海聽濤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