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去到舅舅家,經(jīng)常聽到那里的人們稱呼我為“小扶沖佬”。武岡城里的很多人家也大都知道“扶沖”這個地方,因為那個地方有兩樣讓他們喜愛的東西------扶沖的特產(chǎn)------楊梅和米花,這兩樣商品是容易讓城里的人記住“扶沖”這個地名的。
還有一樣記憶能夠喚起武岡人對“扶沖”地名的不能淡忘:就是一九四五年的“扶沖葉家堍消滅了那么多的日本鬼子”。
其實,只要你到過扶沖,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兒是個好地方。我這么說是有理由的,因為她天生的美麗的地形和她擁有的“兩庵九嶺十塘(凼)十三沖”的人文環(huán)境。
首先是她的天生資源---“大峽谷”和“九嶺”。
說“扶沖”是一個“大峽谷”不為過,因為整個“扶沖”像是南北走向的一條狹長的帶狀的谷底,延綿十幾公里,而兩邊是兩座高度超過了五百米的“山脈”:一條是由以離武岡的銅寶山不遠的“雞籠山”為頭,包含荷塘嶺、葉家堍、許家?guī)X、羅家?guī)X、姜頭嶺、王家?guī)X等一直延伸到了高沙境內,這條山脈橫在了扶沖的西邊,東面的一條山脈就是高船嶺,它的龍頭在扶沖的“地母安村”,借著“地母娘娘”的佑護,形成了九嶺------“九豬拱母”的景觀,如果你站在扶沖西邊的山脈上,你會看到狀如一只一只乳豬的九個山嶺匍匐在高船嶺的肚子下面,美麗極了。
然后是她的因其美麗的地形而塑造了素雅的人文環(huán)境,在扶沖的人文歷史里,包含了“兩庵”、“十塘(凼)”、“十三沖”。
“兩庵”是指“地母庵”和“永興庵”。可惜的是這兩個曾經(jīng)香火旺盛的“庵堂”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除了在武岡地圖上留下的兩個地名:地母庵村和永興庵村?,F(xiàn)在從武岡城里到扶沖可以通過有兩條鄉(xiāng)級公路進入:一條是從“武岡”---“銅寶”---“永興庵”---“荷花”---“灣頭”---“高沙”,這是一條西邊的路,一條從“武岡”---“火電廠”---“地母庵”---“長塘曾家”---然后沿著村與村之間的石板小路直到扶沖深處,這是一條東邊的路。
“十塘(凼)的名稱是由十個以“塘(凼)”命名的村莊的名字,由外到里、由東到西以螺旋形狀排列為:天屋凼、嚴家凼、栗塘、長塘、西凼、古凼、羅家塘、月半凼、大荷塘和荷花塘。現(xiàn)在每一個塘或凼里都居住著一個村子的人家。
“十三沖”的名稱,顧名思義就是以十三個“沖”來命名的村莊的名字了。她們詳細的稱呼按照其地理位置從扶沖外圍到扶沖深處分別是:倒水沖、潘家沖、蔣家沖、三塘沖、陳家沖、嶺布沖、龔家沖、石沖、許家沖、田家沖、鄧家沖、龍家沖和趙家沖。這些“沖”里也一樣地居住著至少一個村子的人家。
在整條扶沖的“大峽谷”里,有一條小溪流,這條溪流從最上面的青山水庫,一直流經(jīng)永興庵、栗塘、地母庵村、火電附近的七里橋,最后匯入從武岡城方向流下來的赧水河?!按髰{谷”里有大大小小的一些水庫、山塘,較大一點的水庫就是青山水庫,而山塘幾乎遍布了扶沖里面的每一個“凼”或者每一個“沖”?!按髰{谷”里居住者世世代代靠種田為生的人家。他們勤勞、善良、樸實,他們靠著自己的勤勞,很多人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修建了現(xiàn)代化的“別墅”,讓你一見,心生無限羨慕之情?,F(xiàn)在“新農(nóng)村建設”的政策之花已經(jīng)在扶沖開起來了,水泥鄉(xiāng)村路已經(jīng)延伸到了扶沖的深處。
如果可以,如果愿意,你是歡迎的,歡迎來這里欣賞一番扶沖這條武岡的“大峽谷”的美景。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曾欣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