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要我改春聯的故事
每年我都要回老家過年,這已是參加工作以來10多年的習慣了。回老家最主要的是兩件事:一來給父母親和其長輩們拜年,再就是給家里寫幾幅春聯。
寫春聯本來是我父親的事,老爸是老家小有名氣的“文化人”,五十年初當上了村干部,他學歷不高,小學文化,但毛筆字寫得比一般大學生還好。在我的記憶中,院子里的紅白喜事離不開他,寫對聯成了他的“專利”。但到八十年代中期,我讀完大學參加稅務工作后,家里撰寫春聯的任務就落到我的手中,因為在我父親心里,我是整個院子里學歷最高的人。
這些年,家里發(fā)展得不錯,各方面都變化較大,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了。每年春節(jié)我撰寫的春聯,父親也很滿意,因為每年的春聯都樸實無華,切合家庭實際。到今年春節(jié),我認為自已花了心思的一幅春聯,父親卻提出了異議。
2005年大年二十八早飯后,他老人家照例拿出大紅紙和筆墨,把方桌擺在溫暖的冬日下,要我例行公事。我拿出草稿紙,揮筆寫下昨日已考慮成熟的春聯。上聯是:“親民安民共產黨政策年年好”,下聯是:“擁黨愛黨老百姓生活日日甜”,橫批為“政通人和”。我得意地笑了,遞給老頭子“審”。父親看了又看,皺起了眉頭。“有什么不對嗎?”我問父親。父親在陽光下若有所思,在地上踱了兩個來回,問我能不能再完善一下。父親說,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對“三農”提得很高,尤其是今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民很體貼。像我家的幾畝田地,不但農業(yè)稅免了,還倒補了百多元,幾十畝山地還補發(fā)了退耕還林款上六百多元,這在哪個朝代有過?現在農民自由自在,想上哪上哪,還可以坐飛機旅游,回轉二十年,想都不敢想。再說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家哪有二個大學生?你還記得過去住的矮小房子吧,現在你看看,樓上樓下電視電話,還有你數一下,我們家有多少部手機……
老父親說了許多家里的翻天覆地有的變化。他說,“這都搭幫黨的好政策呀!”是啊!這位當了50多年老農民想在春聯中表達什么,這不很明白嗎?我思考片刻,奮筆疾書又寫了一副春聯。上聯是:“良策惠農農業(yè)農村農民農家樂”,下聯是:“紅梅迎春春天春風春雨春意濃”,橫批為“和諧社會”??戳诉@副春聯后,父親那張布滿皺紋的臉又出了滿意的陽光笑容。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天馬依空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