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我就喜歡柳樹,在我家的門前有一個池塘,池塘邊就種了幾株柳樹。小時候經(jīng)常和幾個伙伴在柳樹下玩耍,然后會去折它的枝,剝下皮來做幾個哨子拿到學校去向同學炫耀,那情景現(xiàn)在想來很讓人回味。只是已經(jīng)數(shù)年不見那柳樹了,不知他們是否還健在,這季節(jié)它們是不是已經(jīng)枯枝落葉了。
我到衡陽師范上學已經(jīng)快兩個月了,每天除了課室和食堂,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怡心湖岸。說實話,對于怡心湖是真沒有什么可以贊美的,我曾對我的幾個朋友說過怡心湖是一潭死水。這并不是我刻意要和一潭湖水過不去,誠然,我是希望他好的,但它確實是透著些微微的臭氣。然而,怡心湖岸的柳樹卻使我有了去怡心湖的欲望。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被一種東西迷戀以后難以自拔。我對柳樹的迷戀就是如此,我并不知道這種迷戀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只是每次看到柳樹就會有這種欲望,欲望一來,就想去看一看。
怡心湖岸少有其他樹,柳樹是最多的,從我的寢室陽臺上便可以看到一些柳樹,雖然看到的是大半角,但并不是很真切。到了現(xiàn)在的時候,有幾株的柳樹已經(jīng)落了葉,只能看見枯枝了,少了些微的柔和之美。柳樹之美在于它的柔和,柔和之美在于它的枝葉。輕風吹蕩的枝葉仿佛是舞女舞弄的秀手,帶出的舞姿溫柔得使人總想在她的懷里睡去;滌蕩在水面的枝葉又像是少女垂落的秀發(fā),柔順得讓人忍不住想去撫摸。這樣的美是柳樹所獨有的,然而這種美是非近觀而不能感受的,若想感受只能沿著怡心湖岸閑步或者在柳樹下的石板凳上靜坐,倘若是站在寢室的陽臺上遠望是很難感受得的。
若想遠望只能在雨天的時候,此時不能閑步于湖岸也不能靜坐于樹下只得立在陽臺。細雨的籠罩讓湖岸因柳而顯得有詩意,“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或許就是這樣的天氣的寫照吧。只是現(xiàn)在的氣候,每逢雨至必然氣溫驟降,一般人是少有勇氣去欣賞這詩情畫意了。
我竟想到了中國人對于柳的情思,那就是以柳喻留。再寫離別的詩歌中,柳成了留的象征而柳又給這些詩增加了美的意境。不管是“長條折盡減春風”,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又或是 “晚風拂柳笛聲殘”,那種以柳帶來的意境,讓人聯(lián)想起來也是美的。只是,不知道每年從衡陽師院畢業(yè)的學生們是否會因這柳樹而有留意,面對著勝景我想不舍的情思是該會有的吧!
我突然想到賀知章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只是這時候不是初春二月,似乎并不適合用這詩句,但“萬條垂下綠絲絳”的勝景并不只是二月才有的。在怡心湖我也見到過這樣的勝景,一直到現(xiàn)在,才逐漸的感到這勝景將慢慢的被這季節(jié)帶去。這季節(jié)或許真是給人帶來了許多遺憾,要不為什么古今文人總會因它生出愁緒呢?
寫到這里,又是一個早晨來了。站在寢室陽臺洗漱,看到湖水因晨風蕩開了波紋,幾株葉泛黃的柳樹被晨風拂來拂去。這時候,家門前的那幾株柳樹又是什么樣呢?
2012年11月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少驥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