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沒來這個地方以前,這里的南瓜藤只有豬吃的。因為收入微薄,有時連青菜也買不下手。一次偶爾的機會,看到一本地人扯了好多南瓜藤回來喂豬,厚著臉皮去討一點,本地人開始不解,稍后爽快的說:“這是豬食,你們想吃多少就拿多少,沒所謂的?!?
慢慢的豬們再也吃不到可口的南瓜藤,本地人一大早就像割豬草一樣,一大筐、一大筐挑去市場。很熱銷、起得早才能買到一把南瓜藤,開始只是外地人跟豬們爭食,后來土著人也發(fā)現這確實是綠色食品,從南瓜苗到南瓜落潮都沒有打過藥水。吃豬食的隊伍就越來越龐大了。
昨天下午,好心的房東告訴我們,他有一大塊地里,有大把的南瓜藤,如果我們想吃的話,想吃多少就扯多少。
一夜無眠,清早五點出頭就爬起來,叫上兩個小子帶上家伙向南瓜地進軍。哈哈遍地南瓜藤激起人性的占有欲,嚓…嚓…收起刀落,可憐的南瓜藤從一條條變成一捆捆。不是老天看不過眼,風雨欲來,絕無收手之意。
回家把所有的閑雜人員叫起床,統(tǒng)統(tǒng)來剝南瓜藤藤。大家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剝了一會兒,我感覺大拇指的指甲鉆心的疼。
剝南瓜藤藤也會心痛?我就改用小刀挑南瓜藤藤的皮,一邊剝南瓜藤,一邊往事歷歷在目。
八九十年代的五六月份,青黃不接不只是大米,一碗下飯的小菜總讓媽媽愁眉不展。一起床媽媽就在嘀咕:“今天吃什么菜,今天吃什么菜……”于是無奈的提著個籃子簺出去,每次回來籃子簺里面總會有幾個瓜花朵,嫩一點的南瓜葉葉,偶爾還有一兩個南瓜藤尖尖。
沒油少鹽的南瓜藤、葉、花朵做的菜,下飯也是那么香。菜湯淘飯的味道,現在已無法回味了。只記得爸爸每次在我淘湯時說的一句話“小菜去了湯,叫花子去了命?!?
一邊剝南瓜藤,一邊想起秋后媽媽扯回來一團團的老南瓜藤,削干凈后浸入池塘。喂豬打狗之后,把浸了一天的南瓜藤提上來放到和堂上,叫上父親,就著朦朧的月光一邊剝南瓜藤,一邊拉家常。
心急的父親干不了這細活,沒幾分鐘,不是喝水拉尿,就是抽煙嘮叨;“沒東西吃過,這老得七八十歲的南瓜藤還扯回來,喂豬都不吃了?!庇谑沁@一段太老,就扔到水溝里面,這一段皮不好剝,就扔到豬草里面去了。爸爸扔開,媽媽又撿回來,爸爸再扔開,媽媽再撿回來。經常是深更半夜醒來還聽到爸爸媽媽再為剝南瓜藤而爭吵。媽媽的那句“秋天不藏冬天糧,冬天只有餓肚腸”的話又在耳邊縈繞。
一邊剝南瓜藤,一邊想起秋天媽媽用南瓜藤做的榨菜。那是先把南瓜藤、姜葉、紅辣椒、刀疤豆洗干凈,晾干陽水,再切碎,然后曬個半干,和些鹽裝入瓦罐壇壇里面,過一段時間后就可以吃了。
清早起床燒火煮飯時,從壇子里面抓幾把放在碗里,如果沒油就多加點水,待飯開了以后放入飯鼎內蒸一會兒,就是一道好菜,那榨菜湯比小菜湯淘飯還好吃。
一邊剝南瓜藤藤,一邊想起我們幫父母剝南瓜藤時,想睡覺了,撒賴時爸爸教我們唱的那首革命歌曲“紅米飯啦啊!那個南瓜湯來個吆喝!花野菜啦??!夜打鑼來個喝嘿!毛委員哪個和我們在一起吆喝!此次就未打傷……哪個呢未打傷……”
毛主席吃遍天下南瓜藤、喝過天下南瓜湯,于是就打下一壁江山。得江山后不忘回家鄉(xiāng)吃紅辣椒炒南瓜藤。
我們剝著外地的南瓜藤,喝著外地的南瓜湯,我就想到以前這些往事。
你們有南瓜藤吃嗎?你們吃南瓜藤時會想到什么呢?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老特務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