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畫里,第一個孩子考試分數(shù)下降被狠狠挨掌,第二個孩子考試分數(shù)上升獲得了一個緋紅的香吻。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分數(shù)是獎懲衡量的準繩。
然幾十年來,拿分數(shù)衡量孩子暴露的弊病日益增多,不得不讓人反感,甚至大聲呼吁:別讓分數(shù)圈住孩子。但我們再怎樣反感,也得順從這個制度。因為到目前為止,分數(shù)這個概念在大環(huán)境的熏陶下,在老師,家長心里已根深發(fā)芽。
說句大實話,拿分數(shù)衡量,我心里也不暢快,是因為分數(shù)使我的童年增添了許多苦楚。小學三四年級,考試分數(shù)差被父親責罵,被同齡孩子嘲笑;特別是六年級升學時,我利用空閑時間打乒乓球,下象棋,都被父親制止;在父親心里,考上一個好的學校,才是給他長臉。所以他從不注重我生活上的實踐培養(yǎng),以致我后來成為了一個邊緣兒。生在農村,農村很多東西不認識,很多農活都不會做。
不過,往好的方面想,這比古時一考定終生進步很多?,F(xiàn)在雖沒有唐詩宋詞等經典,但我們有上天入地的科技本領。我們應當看到,每一段歷史陰暗的一面,也要看到它輝煌的一面。教育也一樣。
但悲哀的是,分數(shù)衡量固然有問題,我們還把全責怪于制度,而不從自身找原因。
比如學校為了提升學生們的成績,封閉式進行補課時,比如遇到不負責任的老師時;比如遇到有學問而不會教的老師時;比如遇到只會一味追求分數(shù),而不教如何做人的老師時…..這些狀況是不是可以改變呢?
比如在家里,孩子考試門門一百分,而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務不會做時;比如孩子生活中很能干,而考試分數(shù)不及格,家長在牌桌上輸了錢或是遇到其他不順心,回到家拿孩子出氣時;比如孩子考了一百分,或是不及格,都沒有人在身邊鼓勵,引導;剩下得只有漫長的思念,漫長的黑夜時……這些狀況,家長是不是有責任?這些狀況,是不是可以改變呢?
若實在想對拿分數(shù)衡量進行改良,那么應當考慮,拿另一種衡量手段替代。但時間一長,也會暴露各種弊病,因為人是良莠不齊的。所以個人認為,無論拿什么衡量,首先適應于大部分孩子,然后在原來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而針對分數(shù),家長,老師不過于看重的同時,多注重孩子們的思想道德,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才是良性的發(fā)展。
如此一來,我們無形中不以分數(shù)為唯一衡量的改良,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墨客魂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