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天在散步的時候我總能見到他的。
白色長褲,紅色圓領T恤衫,不同其他蓄發(fā)的藝人留著平頭,渾身散發(fā)著青春英俊氣息。
有幾次還看見一個長秀發(fā)的女孩和他并排坐著。兩人癡迷地吹著葫蘆絲,悠揚的音樂把一波波行人的腳步吸引停駐。
廣場的燈幽暗不明,倒是一瀉月光從他們坐靠的榕樹葉隙間灑下來,像鎏金一樣淌徉在他們年輕英氣的臉上,雙手忙于演奏葫蘆絲。金童玉女神話般夢幻。
“真美!”。我想。
今晚,小伙子獨自坐在那里。面前整齊地擺放著幾個嶄新的葫蘆絲。顯示他在擺攤。
“好聽極了!這聲音把我的魂兒都牽出來了。”一曲已盡,我走上前,用不著拍他,確實,他演奏得太美妙了,我的贊嘆是由衷地發(fā)自內心。
“謝謝,”小伙子立刻起身將他坐著的小板凳遞給我。“大哥,坐一會兒吧。”
顯然,對我的主動搭訕,小伙子格外高興。交談中,他告訴我葫蘆絲又稱葫蘆蕭,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樂器之一。音色獨特優(yōu)美,外觀古樸,柔美,典雅,流傳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數(shù)民族。這些民族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在節(jié)日里,不論是在江中劃龍舟或是在廣場上“趕擺”還是在竹樓里飲酒歡宴,在葫蘆絲的伴奏下他們唱著古老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
隨后,他對我又講了這樣一個關于葫蘆絲它美麗的故事。相傳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勐養(yǎng)江畔,一次山洪爆發(fā),把村里所有的人都沖走了,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所感動,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蘆,立刻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靜,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福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就在族人中傳承下來,相繼擴大到了其他民族地區(qū),并得到了世代相傳。
“聽你口音,你不是武岡的吧?”我禁不住問他。
“我的老家在東北。我老婆是武岡的,他有時也來這兒陪我,但她不能每天晚上來的”他說。
“你倆原來距離這么遠怎么會走在一起?”我更加好奇了。
“哦,我們之前一起在廣州一所學校教書。結婚之后老婆回武岡發(fā)展,在家招學生開葫蘆絲演奏培訓班。現(xiàn)在有30多個學生,她說她離不開這些學生,嘿嘿,但我也離不開她呀,為了她的事業(yè)我也就來到了這個有著諸多傳說的城市,我現(xiàn)在也在一所技校里教音樂。如果時間來得及,年底我們準備在廣場舉辦一個葫蘆絲音樂會”
我給你吹一首《月光下的鳳尾竹吧》,這是葫蘆絲演奏的經(jīng)典樂曲,非常動聽的名樂曲之一,我很喜歡。小伙子真誠地說。
聽著深情悠揚的曲子,我眼前突然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圖景:一個小姑娘穿起心儀已久的筒裙,在碧波瑩瑩的麗江邊漫步起舞,等待心上人的到來。美麗的姑娘輕倚在鳳尾竹旁,清澈的雙眸中流露出期待的目光。月光斜灑在她的衣裙上,把她曼妙的身影一直推到金色的水面上。樂聲漸漸輕靈飄逸起來,姑娘起身來到水池旁,在月下忘情的輕舞著、旋轉著,波光中疊映著她曼妙的身影,月光下裙擺也輕輕飄揚,月光下瀉落一地旋轉的身影。
“好美的故事??!”我夢般囈語。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周孝能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