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家的《“威虎”乎?“病貓”乎?》
與譚主席的序文怎么這樣相似?
讀了劉作家的大作《“威虎”乎?“病貓”乎?》之后,想說點讀后感,還望劉作家指正。 劉作家文前的鄭重聲明,有兩層意思。一是這篇文章只寫給自己看,不針對別人;二是請網(wǎng)站管理者“不要再刪除這篇文章”。第一層意思說只給自己看,但是,從網(wǎng)上搜索一下,此文流傳甚廣,而且參加了雜文比賽,可見只寫給自己看是假的;不針對別人更說不過去,你寫了別人,難道不已經(jīng)針對了嗎?第二層意思,可以看出此文曾被管理者刪過,劉作家再次要求不要刪去,可見劉作家是很在乎此文的。
還要說的是,讀劉作家此文時,突然想起前幾天讀老作家魯之洛對名家序文《一方山水一方情》的語病粗診的文章。沒想到,將這兩篇文章對照著一讀,竟然發(fā)現(xiàn)兩篇文章有著驚人的相似。像我這種才疏學淺之人(借用一下劉作家的話),竟然能看出文章錯誤或不妥之處這么多,若請語文大家審校,不知會有多少。作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作為“出版”了那么多書的大作家,一篇短文就出現(xiàn)這么多語病,原因何在?是基本功差,還是寫作、勘正太不認真?這樣,對得起讀者嗎?
到底是怎么回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將兩篇文章對照讀一讀,也許會受益匪淺。
附:劉作家原文的鄭重聲明:我的博客文章不是寫給別人的,自然也不針對任何個人。我的筆只是寫我心寫我情,又何嘗未可?!請管理員不要再刪除這篇文章!
“威虎”乎?“病貓”乎?
作者:劉奇葉
迎來虎年,人們紛紛對屬相虎(“屬相虎”是什么?寫成“十二生肖之一的虎”較妥。)歌功頌德,勁頭十足。也有的以發(fā)威猛虎之祥語(什么叫“祥語”?這是濫造詞語。)相贈于人。“老虎不發(fā)威,你當我是病貓!”幾乎成了街頭巷尾的口頭禪?;⒛臧l(fā)威,有人圖個吉祥,有人想樹立個嶄新的形象,也有人意在勃勃野心,欲以虎虎生氣在虎年里殺氣騰騰、一路狂飆,以達打壓異己、棒出虎威目的,收獲戰(zhàn)果(“目的”前頭應加一“之”或“的”字。缺定語修飾,語言累贅,讀來結結巴巴、要通不通。)。
同樣,很快有人說我在虎年里也應該揚揚虎威,散散晦氣。聽其語氣,似乎有的人一直以來把我當作“病貓”看待。面對這個命題(這不叫“命題”,詞語又用錯了。),我無語,我只有笑笑。我突然想起這樣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只老虎在下山中不慎染上疾病,在山下一戶人家歇息(這戶人家厲害!)時,不料碰上(休息之后才碰上,這看門狗真厲害?。┮恢粣荷駜瓷钒愕目撮T狗,這只狗一見病弱之虎,出盡風頭對老虎白般刁難、戲弄和侮辱之后,還不過癮,又極力拉攏和慫恿了同類一幫鼠輩之流(既稱鼠輩,當然就是同類的了,“同類”重復了,“之流”也是多余的,同義重復。)對老虎輪番欺凌和欺壓(只要“欺凌”就可,“欺壓”多余)。幾天過后,老虎病愈,一時大發(fā)虎威,虎嘯沖天,殺狗數(shù)十,其余走狗鼠輩均落荒而逃。故事雖然充滿戲劇性(這哪里是“戲劇性”?看來還不懂什么叫戲劇性。),但是有那么一些人依仗權勢欺詐和凌辱他人的現(xiàn)象,在我們生活中確實存在,而且不少(這兩個句子不是轉折關系,“雖然”“但是”用錯了。)。魯迅說:“見了羊兇獸相,見了兇獸顯羊相。(《華美集》”(括號要打好,不能忽視標點。魯迅只有《華蓋集》) 這種人在官場,或在名利場(“官場”應屬于“名利場”,兩個詞語不宜形成選擇關系。)上,又豈止區(qū)區(qū)個別?人們平時最痛恨的是,這種人用欺瞞上級或欺蒙他人的卑鄙手段,混進共產(chǎn)黨的隊伍,披著一個(前面是“這種”人,后面是“一個”,指示代詞又弄錯了。)共產(chǎn)黨員的外衣,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更甚侵吞國庫錢財,欺壓和蠶食百姓,生活糜爛腐敗,貽害無窮,成了人民群眾刻骨仇恨的敵人。面對那一些(指示代詞又錯了。)如此兇獸公賊,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人士都應該大義凜然地站出來,卯(應是“鉚”。)足勁力,發(fā)發(fā)虎威,這當然為百姓贊頌,人民歡迎(前句寫“應該”怎樣做,下句的意思是已經(jīng)那樣做了,文章思路混亂。)。
還有需要警惕和警戒(用詞重復)的,即對于那些阿諛拍馬、機關算盡、擅長在人前人后說盡讒言,恣意挑起事端、迫害忠良(幾個短語排列順序混亂。)的無恥小人,人們也當(應該加上“然”字吧?)可以站出來對其發(fā)發(fā)虎威,理直氣壯地予以大聲斥責,痛揭其丑惡行徑,迫使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凈化丑惡心靈、拯救邪惡靈魂為目的而發(fā)一發(fā)虎威,同樣會贏得人們的欽佩(此節(jié)同義重復,句式雜糅)
但是(又濫用連詞。),在文化領域中,則是另一番情景了(下面并沒有寫“另一番情景”。)。曾有一句古話說得好:“默默者存。(《漢書·楊雄傳》)”尤其對于生性耿直、嫉惡如仇的我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兩句話又接不起來。)我自知才疏學淺,未敢妄自菲菲(是“妄自菲薄”,“妄自菲菲”是生造詞語。“妄自菲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意思,是一個貶義詞,用在此處,真是貽笑大方。),更不敢奢想肆意人生、得意忘形及恣意妄為(語意重復,濫造詞語,讓人不知所云。)。我始終認為,為人或為文還是低姿態(tài)或適度的懦弱(為文“懦弱”是什么意思?)點好,哪怕你采取甚么“封殺”手段,或廢文,或廢人,或廢言也罷(廢文和廢言,應去掉一個好。“也罷”也可以刪掉。同義重復,語言累贅。),但好在歷史終究是人民寫的,而文章的優(yōu)劣更需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應為“檢驗”。)的,不是那么一個彈丸之地齷齪的小圈子來劃定的。好文章“封殺”也是封殺不住的!古云:“心欲小而志愈大。(《維南子·主術訓》)”(應為“淮南子”。) 十九世紀黎巴嫩文學家凱羅·紀伯倫說:“也要知道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想罷,我還有什么必要去顯顯虛妄的虎威呢?
我國明代知名學者薛瑄說:“唯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前“唯”后“惟”,怎么這樣隨便?)在當今愈發(fā)肆意(喜歡用這樣一個詞,又用得不妥,“肆意”應做狀語,“肆意”后面要加動詞。)和混亂的文壇,出言不遜、發(fā)言霸厲(濫造詞語)及蝿營狗茍之流也很多,甚至還有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曾有個別自詡為“德高望重”的老作家,竟然會摻入到某個小小彈丸之地幾個年輕作者打嘴仗和紛爭之中(不通順,句式雜糅,讀起來別扭。),老大一把年紀去跟年輕人一般見識,顯得太沒風度了。按理應該對文學青年要搞好傳、幫、帶的作用(“搞好……作用”,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真不知其“德”高在哪里,又“望”重在何處?更談不上薛瑄所說的“寬”和“厚”了。古有“樹欲靜而風不止(《韓詩外傳》)”之說,面對一些多是詆毀、攻擊之詞(“一些多是”應去掉。),作為智者,除了沉默還是沉默。蘇洵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所以,或為人或為文(語言累贅,前一個或字應去掉。),這可是一種最佳的選擇。我忽而又想,當一當這樣的“病貓”,又何嘗未可呢?
老子說:“自勝者強(勝:克制之意)。”虎年,龍騰虎躍的虎年,我拒絕殺氣和狂妄,選擇示弱和沉默。即使明天抑或?qū)恚ㄟ@里的“明天”就是“將來”的意思。),我仍會如此。孟子曰:“君子不亮,惡可執(zhí)?”(是“惡乎執(zhí)”。)
(括號里的是對原文的評點,歡迎批評)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