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談:行善
文/陳云龍
古人說“日行一善,月積一德”,這當然是好的修行。我們信奉因果律,存善念,行善事,必有福報??墒?,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行善之人往往得不到善報,因此,民間就有“好人命不長”“好人沒好報”一說。這是什么緣故呢?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并不難,我想那些行善之人可能不是真正的行善,或者是他缺乏行善的智慧。
行善也需要智慧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世間之事,要做好,都需要智慧。不管是耕夫匠人,還是屠夫走販,各行各業(yè)要做好都離不開智慧,圣人行善與凡人行善一樣,少了智慧可能就變成了行惡。
20年前的某天,校門口來了三個身著袈裟的和尚,口稱河南少林寺的僧人,因少林寺重新修繕需要大筆資金,他們手持河南省佛教協(xié)會、少林寺的介紹信前往全國各地化緣募捐。學校幾個信佛的家屬,慷慨捐資,少則幾十,多則幾百。有個老師建議我也捐點善款,算是做了功德。我當時沒有這個善念,拒絕了捐款?;壍暮蜕凶吡瞬坏桨胄r,一退休老教師過來說,你們捐出的錢未必是做了功德,少林寺不缺錢,每年的門票收入上億元。聽他這么一說,那些捐款的人就開始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
想想也是,我后來在網(wǎng)上就搜到了相關(guān)信息,很多人化妝成僧尼給寺廟化緣,在全國各地行騙。當時一種感覺讓我覺得,那三個和尚八成都是假和尚,是正兒八經(jīng)的騙子。不幾年,網(wǎng)傳少林寺的產(chǎn)業(yè)大得驚人,把寺廟都開到國外去了,所謂的輸出少林文化,壯大國威。大和尚、住持都開豪車、住別墅,每年收入上千萬,他們過的哪里是僧眾的清苦生活,比俗世的富豪還奢侈。當時我沒有捐款是明智的,并不是我舍不得幾十塊錢的問題,而是感覺其中有詐。
我接觸過好幾個小廟里的僧人,時間長了,給我的印象就清晰了。有的確實是為了修行,看開了紅塵人世。有的是被命運所逼,一家人都遭遇了厄運,幸存的他被逼出家。有的有室有家卻借寺廟斂財,白天身居佛門,晚上瀟灑紅塵。你若是信士,會無端捐款做功德么?有人說,現(xiàn)在是末法時代,哪個廟里都不清凈了。既然如此,凡夫信士要做功德,還請慎重。
有位老者與我聊天,說起末法時代行善需要明辨的智慧,否則好心干了壞事,甚至助紂為虐。他告誡我說,首先要確保自己是個好人,不干壞事,只要心存善念,樂觀生活,積極工作,就是行善。無意而為的行善是真行善,那些刻意行善者,往往作偽。
我特別欣賞老人家這番話,道理很簡單,行善之人是很低調(diào)的,他的行為舉動出于內(nèi)心,發(fā)自良知。有些看是莫大的善舉,引來攝像機無數(shù),大肆在媒體上炒作,公之于眾者,偽善居多。
事實就是這樣。媒體經(jīng)常報道那些黑社會頭目,表面上到處做慈善,建希望小學,給貧困生捐資讀書,撈取社會聲譽與政治資本,混進地方政協(xié)或者人大,堂而皇之成了政協(xié)委員或人大代表,直到東窗事發(fā),百姓才知道“行善”是他們慣用的遮羞布。
也有人說,行善是不計回報的,就是說行善是沒有功利性的。我姑且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如果你遇上的是一只白眼狼,像東郭先生一樣要求人救命的時候,你可能就明白了,行善還是要明辨的智慧。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紅樓一癡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