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二月,萬物復蘇。隨著氣溫的回升,桃花,李花,油菜花相繼綻放。大地被粉紅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妝扮一新,活像一個穿著花裙的羞澀少女,有幾分的矜持,有幾分嫵媚。
前幾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到賞菜花的報道,那成片的菜花像給大地鍍上一層金輝,于是也萌發(fā)外出踏青賞花的念頭。我先到群里發(fā)出倡議,想邀幾個好友一起去尋芳賞花。群里的朋友聽說我有此雅興,他們給我規(guī)劃了游玩的路線,還說中午到他家去聚餐。

元宵節(jié)過后,我們一行出發(fā)了。先到樂洋電影院集合乘車,按照肖輝友老師提供的線路,先到潘圓參觀,再去賞桃花,然后參觀木瓜橋,吃飯后再去賞菜花。

我們的車在烈士陵園停留片刻,我本打算去烈士陵園看看,無奈同行的人都說到過,出來踏青就去烈士陵園顯得不吉利,于是我只好作罷。


車子從鄧元泰轉入潘園,潘園是武岡的企業(yè)家藩顯軍的私宅。這座占地十多畝的豪宅由主房,會議休息室,涼亭,組成,屋后的園林景觀和假山魚池連為一體,有皇家園林的風范,地面的大理石磚及屋內的裝飾盡顯奢華。同行的老師有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感慨,據(jù)說修此房花了近五于萬元。同行的粟正偉是潘顯軍的表叔,他介紹說:潘先生早年從事塑膠加工這個行業(yè),在廣東有四家工廠,為了回報家鄉(xiāng),2015年,潘先生在武岡工業(yè)園辦了一家塑膠廠,去年新冠疫情,全球經(jīng)濟不景氣,可潘先生卻賺了個盆滿缽滿,凈掙三個多億。掙到大錢的藩先生回家準備開發(fā)一個積觀光,游玩為一體的項目,把家鄉(xiāng)的資源整合起來,拉動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F(xiàn)正在規(guī)劃中,我們期待這一項目早日實施。


離開藩園,我們來到桃園觀賞桃花。早春的低溫沒能阻擋桃花綻放的步伐,桃花有的盛開,有的含苞欲放,在干癟的枝頭上頂著一個個小紅帽,引來了很多俊男靚女踏青賞花,拍照留念。
離開桃園,我們來到木瓜橋。木瓜橋又名“紅軍橋",這是座保存完好的木橋,現(xiàn)在已定為湖南省重點保護文物。

1930年,由張云逸,鄧小平領導的第七軍由桂入湘,進入武岡。當?shù)匕傩章動嵲缫烟又藏病<t軍到達木瓜村,就在屋檐和橋上宿營,百姓走后,買不到吃的,就到百姓的地里拔來蘿卜,并在蘿卜坑邊放置一枚銅錢以示補償,后來就有了蘿卜地里生銅錢的佳話。

這座長四十四米的石木橋,四墩五拱,墩上疊木,墩間架木的風雨橋,歷經(jīng)風雨的沖洗,能完整地保存下來,實屬不易。漫步橋上,時間仿佛拉回到當年那血風腥雨的年代,橋下流水淙淙,像在訴說當年紅軍的故事。至今在橋頭還可看到當年紅軍書寫的“共產萬歲”的標語。木瓜橋現(xiàn)在已成為紅色基因,用它的故事教育一代代年輕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隨即我們到肖輝友老師家吃中飯,中餐很豐盛,看來肖老師早已做好準備,主人也很熱情,酒足飯飽之后,我提出再去山嵐鋪去欣賞油菜花,同行的人說眼前有一大油菜花,還到山嵐鋪去賞菜花,于是我們又興高彩烈地來到油菜地里,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同行的同志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此次出行游玩,不僅欣賞到美麗的桃花,菜花,而且參觀了具有紅色傳承基因的木瓜橋,使大家心靈得到洗禮,感受到革命戰(zhàn)爭年代紅軍戰(zhàn)士嚴守紀律,秋毫無犯的精神。同時還能享受到免費的午餐,更重要的是心靈感到愉悅,真可謂是一舉四得。但愿老年朋友能多走出戶外,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去愉悅心靈,感受大自然胸懷與美麗。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劉愛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