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記事起,便有了南門口米粉店的存在。
我家住在紫氣巷,是半條街,麻石鋪路,家家大門正對城墻,屋后是護城河。站在我家門前往右行三四百米,出太平門,是祁劇院。往左行三四百米,出南門口,便是南門口米粉店了。
這是兩個好去處,入夜,常聞祁劇院的鑼鼓聲,早起,有米粉的清香微微可辨。不過,三十多年前,吃碗米粉可是一件莫大的享受,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南門口米粉店的位置很好,在老城的主軸線上,又是水南橋橋頭,三面臨街,俯瞰郝水,車水馬龍。相對周圍低矮的木結(jié)構(gòu)民居,南門口米粉店的二層磚混顯得高大,堂皇,一層的空間又極高,天花裝飾成拱形,在三十年前,這是小城極好的建筑了。
其實更出名的是它的米粉。小城的米粉本就極有名,而一提起米粉,往往又指的是南門口米粉。言下之意,武岡米粉即南門口米粉。去南門口米粉店吃碗米粉,不亞于現(xiàn)在去五星級酒店搓一頓。我們家只有在極特別的日子,或極特別的情況才能吃上一次南門口米粉。譬如:有一年,我遠在武漢工作的大伯衣錦還鄉(xiāng),我那時約莫才三四歲吧,家里聚集了一大群熟悉的,不熟悉的親戚,那是每人一碗米粉,盛況空前。還有就是我每次生病時,母親特別照顧我,會為我去端一碗南門口的米粉回來。這個時候,弟弟妹妹是沒有的份,只能眼饞地看著我一個人吃。另外,家里偶爾來了一個鄉(xiāng)下的親戚,父母會叫我去端一碗米粉回來待客。因為我做事小心細致,三四百米的路,我端碗米粉回來,不會倒出一點湯,當然這時只有客人吃的份了。
我當然夢想能有一天能痛痛快快吃一頓南門口米粉,吃個夠,吃過癮。在我幼稚的心里,這還真是一個夢想而已,我從來沒有認真地想過能有夢想成真的一天。
我曾趁端米粉的時候,偷偷溜進粉店里面,看工人師傅們做粉的過程。一口熱氣騰騰的大鐵鍋,一大鍋熱水,老師傅們把白色米漿壓入一個帶很多小圓孔的漏斗,于是一條條白色的,圓柱型的米線垂直流入大鐵鍋里,在熱水中一翻騰,便凝結(jié)成固體。另外一個師傅用竹制的長瓢把熱乎乎的米粉撈起來,分成一碗一碗的,準備過湯。而另一邊,是一口家常炒菜的鐵鍋,周圍擺放著些許調(diào)料和臊子材料。大師傅把辣醬用油爆過,然后依次倒入臊子材料和各種調(diào)料,用大火迅速翻炒,放上一碗水,煮至沸騰后,用湯瓢把滾燙的湯汁澆在白嫩的米粉上,浸透米粉入味。如是者三,然后再把臊子舀出來,蓋在米粉上,撒上蔥花,一碗南門口米粉就大功告成了。
我一般是很享受,很羨慕地看著大師傅炮制米粉的過程,覺得在這里做事的人真了不起,甚而至于覺得這里是一個神圣的地方了。偶爾閃過一個念頭,要是我能在這里做事就好了。然而,年少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渺茫而難以企及的目標,因為這個地方于我有那么一點神圣的味道。
南門口的米粉之所以美名遠揚,關(guān)鍵就在于一個鮮字。米漿是新打出來的,米粉是新榨出來的,菜蔬是趕早買回來的(那個時候,可沒有冰箱,冷柜哦),一碗一做,殘湯倒掉。想想看,即便在現(xiàn)在這個多金的社會,想享受一對一的服務(wù)是多么難,代價又是多么高。南門口米粉的精髓就是一對一。所以,吃南門口米粉,早粉又是最好的,東西新鮮,大師傅精神又足,一碗難求?。?
時事變遷,東洋小島的某位烹飪大師發(fā)明的快餐面,一時風行全球。初時,我也喜歡上這洋玩意,快捷方便,味道不錯。后來愈發(fā)覺得它是垃圾。不但這快餐面是垃圾,什么麥當勞,肯特雞也都是垃圾食品。比美食,在中國人面前,洋人的東西實在不是玩意。我曾納悶日本,美國,歐洲經(jīng)濟那么發(fā)達,為什么盡吃這些明顯看起來沒有品位的食品。后來見識多了才知道,原來在所謂的發(fā)達國家,要想享受一碗我們武岡這樣的南門口米粉,那可是富豪級別的享受。一對一的服務(wù),是發(fā)達國家中產(chǎn)階層也輕易消費不起的。
我們就有這點東西,很自然而然的老祖宗的東西,這是南門口米粉的驕傲。只是這種傳統(tǒng)日漸式微,現(xiàn)在經(jīng)營南門口米粉的后人全然忘記南門口米粉的內(nèi)涵,或者說是他們對老祖宗的東西的領(lǐng)悟力根本不夠,走的是連快餐面也不如的路子。米粉用的是干粉,買回來放在水里泡軟。湯汁,臊子是早就炒好的,說不定還是隔夜的,做米粉的時候,就舀一瓢倒在碗里。南門口米粉的鮮是一點也不見了,南門口米粉的精髓是蕩然無存了。
百年老店,至此為止!當年富麗堂皇的大堂現(xiàn)在殘破不堪,幾十年風雨的侵蝕,猶如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蛛網(wǎng)密結(jié),蚊蠅亂飛。幾個眼睛只有見到錢才發(fā)光的服務(wù)員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大師傅則一身油污的衣服,愛理不理地站在那里。我欲舉步而入,卻難覓舊時風采,不禁唏噓再三而感概萬千:
嗟乎!郝水蕩蕩,昔樓已歿。江山不改,物是人非!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持節(jié)云中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