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加修飾的音符
如云般恬淡 水般舒緩
如自然 如空靈
是自然與自然的交流
淡泊與淡泊的共鳴
或是水的清幽襯著山的明遠
鳥的高婉和著魚的悠然
于是 漁夫、樵子完成了一種
千年的出世 哲學
低眉信守皆是飄渺
揮灑自如都成自然
就讓這古典的優(yōu)美
在成敗得失間掙扎的心中
涌過一道清泉
用琴與簫的和諧完美
清爽塵世的污濁
亮麗生命的風景
滋潤著滄桑千年后的干涸
····································
附:
《漁樵問答》是一首古琴曲,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xiàn)存譜初見于明代。
《 漁樵問答》曲譜最早見于《杏莊太音續(xù)譜》(明蕭鸞撰于1560年),“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音樂形象生動,精確。
現(xiàn)在的譜本有多種?!肚賹W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xiàn)于指下?!褂捎谝魳沸蜗鬁蚀_、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意境:
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出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
樂曲采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調表示問句,下降的曲調表示答句。旋律飄逸瀟灑,表現(xiàn)出漁樵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正如《琴學初津》中所述:“《漁樵問答》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歌之矣乃,隱隱現(xiàn)于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樂曲開始曲調悠然自得,表現(xiàn)出一種飄逸灑脫的格調,上下句的呼應造成漁樵對答的情趣。主題音調的變化發(fā)展,并不斷加入新的音調,加之滾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虅澇鲭[士豪放無羈,瀟灑自得的情狀。其中運用潑刺和三彈的技法造成的強烈音響,應和著切分的節(jié)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聲。第1段末呈現(xiàn)的主題音調經過移位,變化重復貫穿于全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曲有一定的隱逸色彩,能引起人們對漁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內中深意,應《漁樵問答》封面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及‘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興亡得失這一千載厚重話題,被漁父、樵子的一席對話解構于無形,這才是樂曲的主旨所在。
歷史上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后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一生不仕,隱于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后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云散。這種境界令人嘆服。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簫聲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