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個時代,生活在農(nóng)村的男孩,大都有過放牛的經(jīng)歷(女孩放牛的相對較少)。那是有工分的——比如我,能拿到三分——可以為家庭的生計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為牛而挨揍
記得八歲的那年,隊里安排我放牛。放牛一天兩次,早晨與下午各一次。第一次放的牛,是一只黃牛。第一回上崗,我是很興奮的,大清早就起床了。那一段時間,也格外買力,牛肚吃得飽飽的。黃牛力氣較少,生產(chǎn)隊喂養(yǎng)得也相對較少,水牛最多,力氣遠大于黃牛。我后來放的牛也主要是水牯。
小孩一般不大愿放黃牛,喜歡水牛,一是水牛力大,有時小孩會騎在它寬闊的牛背上,黃牛就不大好騎了。二是水牛性喜水,夏天,它喜歡泡澡,在池塘里,在小河里,不趕它的話,可以一整天都不上岸的。這對貪玩的小孩來說,正是可以好好打撲克或下旗的好時光,當然,也可與水牛一塊嬉水。
嬉水的水牛餓了,就會上岸找吃的。打牌下旗,神情專一,是忙不上關心他們的。這些家伙不大聽話,上來就撈吃近旁稻田的禾苗,很快就會吃掉一大片。待發(fā)現(xiàn)時,伙伴們一個個會驚恐無比,逮住牛繩,用放牛的竹鞭一頓猛打,當然,嘴里會念念有詞地痛斥畜牲的大膽與魯莽。傍晚,將牛趕回牛圈時,也仍然還會痛斥與鞭撻它的。
這種事情,很快就會被大人知曉。父親是生產(chǎn)隊的主要領導,他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回家后,常常都已經(jīng)晚十點多了。這個時候,我早已安然入睡。他會怒氣沖沖地把我床上揪起來,用竹鞭或是杉樹枝猛抽我。我的奶奶與母親是無力阻擋的。要知道,當時生產(chǎn)隊會讓人把牛所吃的禾苗一棵一棵的記清楚,據(jù)此扣工分;更重要的是,父親是領導,自己的兒子看牛如此馬虎,是受不了他人指責的。前些年,我還與父親算這老帳,說當時他打我太狠了。他說也是讓我長記性,表現(xiàn)好一點,他才好說服他人。只是他的打罵,并不起多大的作用,這樣的錯誤不時地仍會犯的。當然,他的打罵,也因此不會停歇的。
最讓人冤屈的是,關好的牛半夜三更跑出來找東西吃,有時吞食禾苗,有時殘害生產(chǎn)隊地里的經(jīng)濟作物。牛棚較破,即使關得嚴實,好事的牛會用角把牛欄方挑開,就溜將出來。牧牛的小孩,是無法申辯的,一是你沒關好牛,為何人家看的不跑出來?二是你沒照料好那畜牲,它吃得不飽吧,自然會犯事。真是無話可說了!這種情況,也是會受處罰的。早年的我,為父親找了不少麻煩!
二、如此醫(yī)牛
春天放牛,也是令人難忘的。生產(chǎn)隊在冬天要撒播草籽,到了春天就長好了,田野里綠油油的一片。這是用來積綠肥用的。那時,每個生產(chǎn)隊都會有較多的牛,都是放養(yǎng)的,堤岸上、田埂邊根本就沒有什么青草可供牛吃。小孩們常常把牛趕到草籽田里,讓它好好地飽餐一頓。大人們在這個時候,一般不會管,因為很快牛就會派上春耕的用場了,瘦了,是不利于耕地的。他們只是提醒我們不要讓牛吃得太多了。
原來,這草籽長好后,會開花,這花有毒,牛吃得過多,就會中毒,弄不好就要了它的命。我們生產(chǎn)隊就有這么一只倒霉的牛,肚子腫脹得很大,經(jīng)獸醫(yī)搶救最終無效死亡。當然,看這牛的人是要重處的,就是扣很多工分。我們常常為吃草籽過多的牛的性命提心掉膽。把牛關回牛圈,就學獸醫(yī)的樣,用杉樹枝猛抽,杉樹枝有針刺,猛抽便會刺傷牛的皮膚,毒就會排出體外。這么做了以后,回家后還會不放心,稍晚點摸黑還會上牛圈來看牛是否有異樣。出現(xiàn)不良反應,就得趕緊叫本隊出去的公社獸醫(yī)。
三、牛隊長
我們看牛也有認真的時候。大約是讀小學三、四年級時,有一年齡較大、視力不大好的年青人來看牛了(他不便做一般大人的活兒)。他把我們這些毛小孩組織起來,儼然一牛隊長。一大清早就會出工,下午,也同樣是出工較早的,收工較以前也晚了很多,常常是天麻麻黑才回家。利用得最好的是下午,他會帶我們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放牛,一般人是去得不多的。威溪水庫、天心橋、漁塘、清水、新華各村的地盤都去過。放牛時,他會帶上家伙,遇到青草茂盛的地方,他便讓一部分人看管好牛,另一部分人隨他去割草。把牛趕回牛圈,他再把這些草分給每一頭牛,晚上牛也不會餓著肚子。我們的這些表現(xiàn),得到了生產(chǎn)隊的表揚,牛隊長也臉上有光,大伙的積極性也更高了。 去年回家,這牛隊長還問我記得以前放牛的日子么?聽到我肯定的回答,他也是異常高興的,說我還不忘本。
后來,就是兩老頭領著我們看牛了。這兩個老頭老不正經(jīng)的,總喜歡講一些男女方面的事,包括他們年少的荒唐浪漫故事,就連性事也不回避的。
四、志愿軍
我們那地方是城西、轉(zhuǎn)灣兩個公社交界的地方。小孩難免會在同一地塊放牛,摩擦也是少不了的。我大隊四生產(chǎn)隊的小孩,與天心橋、潘家所的娃放牛時發(fā)生了沖突,打起了群架,他們抵不過,就邀約我們一同上陣。于是,我們五、六兩小隊的放牛小孩就牽著牛,全都雄糾糾地支援去了。
雙方用的武器主要是竹鞭。遠了的話,就甩泥塊或小石頭。開始主要是擲石塊、泥塊的,以阻擋對方來犯。城西那二個村的小孩打架確實勇猛,我們的飛彈如雨般地向他們的陣地傾瀉,他們左躲右閃,仍然拼了命地往前沖。彼此貼近時,就用那竹鞭猛抽對方,雙方就廝殺在一塊了。
一仗下來,小孩頭破血流的事并不鮮見。最后,由兩地的大人出面調(diào)停,各自管好自己的小孩,才化解了危機與沖突。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言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