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在线看,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1. <td id="oj6dr"><strong id="oj6dr"></strong></td>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2. <ol id="oj6dr"></ol>

  3.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4. <pre id="oj6dr"></pre>
    首頁 武岡文學 情系扶貧攻堅(紀實文學)

    情系扶貧攻堅(紀實文學)

    李良華 2024-04-01 09:43

    情系扶貧攻堅(紀實文學)

      2018年3月,春暖花開,鶯歌燕舞,大地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在我的家鄉(xiāng)武岡市雙牌鎮(zhèn)雙嶺村,悄無聲息地來了3位陌生人。他們挎包提袋,走村串戶。在農戶家中,他們仔細詢問,認真聆聽,不時掏出小本子記錄著什么。經打聽,這三位中年漢子是邵陽市發(fā)改委駐武岡市雙牌鎮(zhèn)雙嶺村幫扶工作隊的成員。領頭的是隊長楊金國,四級調研員,兩位隊員分別是科級干部曾慶萬、彭愛云。

      通過近兩月的全面走訪,他們對雙嶺村的概況了如指掌。雙嶺村位于武岡市東北部,與隆回縣、洞口縣交界,全村有獨石、巖頭江、婁山下3個自然院落,16個村民小組,全村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1518畝,林地2119.6畝,村民593戶,197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225人。

      以后的3年零1個月,1139個日日夜夜,駐村幫扶工作隊,為了精準扶貧,攻堅克難,各項工作以一個“情”字貫穿始終。

      一、真情

      隊長楊金國,這個副團轉業(yè)的漢子,身材魁梧,面容親善,性情憨厚。在他的身上既保留著部隊雷厲風行的作風,又有一種入鄉(xiāng)隨俗的灑脫。

      他帶領工作隊員,入村后開啟了全日制的工作模式。踏遍了雙嶺的田間地頭,訪遍了500余戶村民,與村民們的心越來越貼近。

      趕馬的漢子曾維富,原本有個溫馨的四口之家。他和妻子耕種著兩畝多責任田,憑著嫻熟的趕馬技藝,一年下來賺個幾千、萬把元貼補家用。生活雖談不上小康,但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豈料“人有旦夕禍?!?,曾維富的四口之家遭遇了巨大的變故:先是小孩子生病身亡,幾年后,十多歲大孩子溺水而故。兩個男孩的先后離世,曾維富如雷轟頂,他的精神支柱徹底地崩塌了。他覺得生活沒了指望,沒了奔頭,從此一蹶不振。每天不修邊幅,酗酒、打牌。如此一來,坐吃山空,維富哪能維持一個富裕的家庭?淪為貧困戶也是可想而知的事了。他的住房沒一件像樣的家具,他也懶得去添置。且很少打掃,臟亂不堪。兩口子沒一件得體的衣服,頭發(fā)蓬亂,無比落魄的樣子。年關逼近,辦年貨的錢沒有著落。楊金國和邵陽市政協郭妤副主席來到曾維富家中,買來了席夢思床、衣柜、飯桌等家具。

    接著忙著打掃衛(wèi)生,清理家務。臟亂的家終于有了生氣。并給他們夫妻倆添置了幾件得體的衣服。與此同時拿出了兩千元慰問金,讓他做為購買年貨、零花所用。而后促膝談心,拉家常,話人生,讓他理性看待人生事物。告訴他,孩子沒了,人死不能復生,不能老是生活于悲傷之中,日后的養(yǎng)老有黨和人民政府哩。楊金國、郭副主席的舉動、暖心的話兒,讓曾維富感激不已。他決心痛改前非,摒棄陋習,重新振作起來。此后,曾維富果真不再酗酒、專業(yè)打牌了。有人問他:“維富,還打牌么?”他紅著臉,好一陣才說,“我再打牌,好吃懶做,還叫人嗎?哪有臉見楊隊長他們?”

      曾維智,三級肢體殘疾,妻子肖來妹,一級視力殘疾。一對殘疾患難與共的夫妻,養(yǎng)有兩個小孩,正讀初中,夫妻倆身殘志堅,靠養(yǎng)豬、兼賣飼料及低保維持全家人的生計。楊金國上門走訪,肯定了曾維智身殘志堅、立志創(chuàng)業(yè)的做法?!叭倭?,行行出狀元”,鼓勵曾維智走“養(yǎng)殖創(chuàng)業(yè),擺脫貧困”的路子。在楊隊長的鼓勵下,曾維智四處找親朋戚友借錢,喂養(yǎng)了一百多頭生豬。細心的喂養(yǎng)、照料,一百多頭豬膘肥滿壯,長勢惹人喜愛。眼看著生豬即將出欄,一筆可觀的養(yǎng)豬收入在望,曾維智滿心歡喜,覺得天都是蔚藍蔚藍的,嘴里漫不經心地哼著小曲,樂得屁顛屁顛的。別人以為他撿了個金元寶。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9年6月,曾維智家?guī)资^出欄豬感染非洲豬瘟全部死亡,直接損失幾萬元。原來的希望,像肥皂泡沫似的破裂,變成了失望。曾維智痛心疾首,欲哭無淚。關鍵時刻,楊隊長來了。他拍了拍曾維智的肩膀,輕聲地安慰說:“小伙子,堅強點,天無絕人之路,彩虹總在風雨后。我相信你定會咬緊牙關,邁過這道坎?!睘榱藥椭S智度過難關,楊金國先后跑邵陽市、武岡市殘聯爭取相關資金,確保曾維智重振養(yǎng)殖業(yè)。政府的關懷,楊隊長的鼓勵、支持,曾維智逐漸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但“漏屋偏遭連夜雨”,“禍不單行”。

    也許是曾維智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在他的養(yǎng)殖業(yè)剛有點起色時,他著手裝修新房,裝修房屋過程中,一工匠不慎從二樓的架上墜下身亡。妻子肖來風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連夜離家出走。曾維智又一次跌入到人生的最低谷。楊隊長聞訊,及時趕到。多方斡旋,排解糾紛,妥善解決了這棘手的問題。又經過幾天的奔走,幫曾維智找回了出走的妻子肖來妹。為了解決曾維智一家人的生活困難,他連忙召開村支兩委會議,把曾維智一家低保轉兜底,又為曾維智爭取臨時救助。曾維智這個歷經風雨的小伙子,熱淚盈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貧困戶曾令尹,93歲高齡,早年喪偶,育有兩女。曾令尹喪失勞動能力后,先是居住于嫁在本村的大女兒家。前些年大女兒因病去世,他只好寄居二女兒家。二女兒家位于隆回縣三閣司鎮(zhèn)龍莊村的光禿嶺。雖和本村毗鄰,但也相距十一、二里路。這光禿嶺地處偏僻,土地貧瘠。光禿禿的山頭上散住著二十幾戶人家。近些年搭幫黨的富民政策,通了水泥路。但路窄彎多岥陡,小車爬上去都得大費周折。工作隊員多次隨楊金國走訪曾令尹,上門送慰問金、物資,關心老人的身體狀況。

    工作隊員曾慶萬清楚地記得,前年冬天,他們一行三人驅車前往曾令尹家送過年物資和慰問金。出發(fā)時,天下著小雪。哪曉得出發(fā)后,雪越下越大,鵝毛大雪漫天飛舞,雪慢慢地覆蓋了路面,待他們來到光禿嶺山腳下,上山的路岥陡路滑,車無法上去。他們只好棄車步行。肩扛手提物資,深一腳淺一腳地爬上山嶺。他們滿身雪花,成了“雪人”,但大汗淋漓,里面的棉毛衫全濕透了。他們的到來,讓曾令尹老人感動不已,連忙從床上爬起來,顫顫抖抖地走近工作隊員,拉著他們的手說:“共產黨好!干部好!真的謝謝了!”

      曾祥紅家是雙嶺村的貧困家庭。唯一的兒子二級殘疾,一個孫子、孫女,正上小學,兒媳嫌家貧出走。曾祥紅本人也體弱多病。2018年6月,曾祥紅的妻子因病亡故,楊金國上門吊唁,自掏腰包送上1千元慰問金。2019年冬季又為曾祥紅申請了房屋維修資金3千元。

      貧困戶曾德平心臟病復發(fā),住進了武岡人民醫(yī)院。楊金國趁上武岡開會之機,買了牛奶、水果等物品,到醫(yī)院探望,并送上慰問金1千元。

      這些事跡只是滄海一粟,只是楊金國他們真情關懷貧困戶的縮影。

      發(fā)改委的干部職工,在駐村工作隊的倡導下,有22人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4戶,共開展入戶或電話慰問600多人次,發(fā)放慰問金4萬多元。通過開展“愛心購物”活動,幫助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共計金額6萬多元。幫忙貧困戶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100多個。

      這一樁樁,一件件,見證著駐村幫扶工作隊對雙嶺村貧困戶的濃濃真情。

      這真情,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

      這真情,彰顯了工作隊員的擔當、關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這真情,體現了干群關系的魚水情深。

      二、熱情

      純樸、善良、感恩是老百姓的秉性特征。他們似乎對司空見慣的標語口號式的東西不感興趣,或者毫不理會。他們注重實際,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誰關心他們的衣食住行,誰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而雙嶺村的駐村幫扶工作隊恰恰對老百姓所關注的事情,表現出十分的熱情,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都會下足功夫,鉚足勁去解決。

      楊金國隊長他們在走訪中發(fā)現,雙嶺村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非常落后。村委會辦公和黨員活動場所狹小破舊,村民文體活動場所沒有。村內組道大都沒有硬化,破損嚴重,村民出行不便。供電設施嚴重老化,變壓器容量非常不足。導致村里三天兩頭停電,特別是每年大年三十都會停電,老百姓年都過不好。山塘、水渠等設施大部分毀損,致使一些田地無法種植水稻。村民生活用水十分不便。針對這一嚴峻情況,他們寫出了關于雙嶺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專題報告,向各級領導進行匯報,爭取各級政府領導的支持。

      楊金國決定先從改造電網入手,以滿足村民基本生活用電的需求。但這件事落實起來卻比想象中的困難得多。原因是雙嶺村經濟落后,讓村民自籌部分資金用于電網改造斷然不可能。而雙嶺村是個非貧困村,爭取資金立項遠比貧困村難度大得多。

      開弓沒有回頭箭。盡管項目資源緊缺,爭取項目困難,但想到村民的用電需求,群眾的利益,楊金國豁出去了,顧不得這些,硬著頭皮也要上。楊金國從武岡跑到隆回,再轉邵陽,積極主動地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關主管部門的協調,經過無窮的曲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爭取到了138萬元的項目資金。從2019年初至2019年8月,半年多時間的奔波中,終于雙嶺村電網改造,納入到了湖南省第二批農網改造計劃之中,半年里,楊金國為了電網改造立項,爭取資金,車子行程為2萬多公里。

      項目盼來了,各種矛盾接踵而至。農村工作真復雜,這話一點不假。項目施工汲及到土地問題,變壓器選址,挖坑立桿。挖坑立桿問題尤甚,電桿不能對門,對墻垛,稍有差池,少許群眾就不準施工,嚴重地影響了工程進度。楊金國上門上戶給村民做思想工作,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的角度為老百姓考慮問題,情真意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許多矛盾糾分在他的努下得以化解。

      如今,雙嶺村12個村民小組的所有電桿電線,全部更換,供電容量增加了兩倍。村民們高興地說:“現在用電和城里沒什么兩樣,方便得很,開空調也沒問題,我們再也不用為用電發(fā)愁了。”

      電網改造剛竣工,婁山下14、15

      兩個村民小組的改井工程提到了駐村工作隊的議事日程上。

      說起這兩個組水井的變遷,頗具戲劇意味。

      婁山下院落飲水不缺水源,兩口自然水井就坐落在院落里,水清洌甘甜。井中之水在絲草的襯托下,清得更加可愛。一年四季從不斷流,水汩汩溢出。上世紀乃至以前,這里祖祖輩輩的村民用水,是去井邊肩挑手提,取而用之。

      婁山下劉家沖上頭有一口水塘,叫井水里,因滿塘冒井水而得名。緊挨水塘的山澗邊有一口山泉水井,水冬暖夏涼,甘甜可口。因離院落稍遠了一點,村民除上山下地做工,用壺汲水飲用外,平時很少用它。

      本世紀初,村民中幾個經過世面,見多識廣的人,他們發(fā)現了山泉井水的有用之途。他們幾戶人家經商議,利用山澗邊井水的資源優(yōu)勢,挖了個簡易的貯水池,埋上水管,率先用上了自來水。讓組里的其他村民眼羨得不得了。

      半年后兩個組的村民協商集資在井水塘里挖了一口井,倒了個大貯水池。而后安裝好水管水籠頭。水籠頭一擰開,水嘩嘩的流進了村民的水罐或水池中,方便快捷,告別了祖祖祖輩輩肩挑手提取水的日子。

      但好景不長,由于家家戶戶沒裝水表,少數戶用水不自覺,很少關水籠頭,自來水成了常流水。另缺少專人管理,水管破裂無人維修。想維修時,有些戶不集資出費,矛盾重重。幾年后,自來水不再自來。大家用水又回到肩挑手提的歲月。

      這下可苦了留守的老人、小孩,他們無能為力擔水、提水,即使去井邊少提點,也存在著溺水的安全隱患。

      半年后,兩個組長牽頭重提整修水井、水池之事未果。再后來,各自為陣打井。結果是原本水冒四溢的井水塘干涸見底了。干涸的塘里留下了十來個大小不一,高低不齊的水井,蕭條而冷落。究其原因是水井深淺不一所致。水往低處流嘛。此時很多村民意識到,再亂來深挖井,井水就會另流向走失,將貽害子孫,成為千古罪人。事實面前,大家終于形成了共識,準備再統(tǒng)一打一口水井。

      駐進工作隊來了,楊金國一行三人來到了現場辦公。楊金國問,鎮(zhèn)里的自來水管道不是通到我村了么,何苦再費勁花錢打井?組里的幾個代表說出了心里話:“鎮(zhèn)里來的自來水明礬氣味過濃,水質不及自己這里的山泉水;其次是從經濟層而考慮,鎮(zhèn)里自來水3元錢1噸,長年累月,可不是小數目,自己的山泉井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用付錢,用錢來考量,井里流出來的可是白花花的銀子?!睏罱饑J同了這一觀點。其時國家的飲水整改工程將近尾聲,婁山下院落的自來水工程正好搭上了這飲水整改的末班車。

      楊金國和村支書黃民石到縣水利局申報了項目。水利局的領導很重視這一工程,派來了技術員勘察設計。半個月后一個耗資3萬元,容量近四十立方的鋼筋水泥倒裝的水井落成了。不久,自來水再一次流進了村民的家中,也流進了村民們的心田里。老人們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一個勁的念叨:“黨的政策好!感謝駐村工作隊!”

      駐村工作隊員們對有益村民的事,滿腔熱情地去干。駐村幫扶期間,爭取基礎建設項目資金計410多萬元。共硬化組道2500米,硬化院落人行道1000多米,通山公路鋪砂3500米,新建標準水渠600多米,維修水渠2000多米,維修山塘2口,打210米深井1個,完成了12個村民小組供電設施的全面升級改造,新建村文化廣場1000多平方米,安裝體育器材10多臺套。村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得到了全面改善與提升。

      三、激情

      如果說,駐村幫扶工作隊對貧困戶和完善村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付出的是真情、熱情,那么他們對大力發(fā)展集體經濟和扶貧產業(yè)傾注的則是萬分的激情。

      2019年11月18日,武岡市雙牌鎮(zhèn)雙嶺村的椅子嶺臺柱山旁,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數棟灰墻紅瓦建筑傍山依次排列,西頭是牛舍,幾十頭壯實的本地黃牛有的在埋頭吃草,有的在相互嘻戲,有的在哞哞歡歌。東頭是辦公室和飼料倉庫。辦公室的大門兩邊貼著一幅火紅的對聯:臺柱山旁建牛場壯大集體經濟,椅子嶺上搞養(yǎng)殖發(fā)展扶貧產業(yè)。大門邊還懸掛著兩塊金色招牌:武岡市雙嶺村生態(tài)黃牛養(yǎng)殖場;武岡市雙嶺村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這一天是雙牌鎮(zhèn)雙嶺村生態(tài)黃牛養(yǎng)殖場落成營運的大喜之日。

      這是湖南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扶持項目在武岡市雙牌鎮(zhèn)雙嶺村結下的豐碩果實。

      雙嶺村山多田少,地處偏僻,是有名的窮山溝。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產業(yè)發(fā)展非常落后,集體經濟更是空白。

      自從駐村幫扶工作隊一進駐,就把扶貧產業(yè),壯大集體經濟做為首要任務來抓。

      2019年春節(jié)剛過,工作隊就與村支兩委一道,認真研究扶貧產業(yè)發(fā)展和壯大集體經濟的問題。經反復研究論證,決定充分利用雙嶺村山地資源豐富和黃牛養(yǎng)殖技術成熟的優(yōu)勢,修建村生態(tài)黃牛養(yǎng)殖示范基地,打造雙嶺村優(yōu)質黃牛品牌。

      說干就干,楊金國隊長率先垂范,帶領工作隊員和村支兩委成員腳踏實地干了起來。

      楊隊長一行5人,先后到懷化,城步的南山牧場,隆回的山界鄉(xiāng)等地進行考察。每一到處,他們認真學習外地的先進養(yǎng)牛技術和管理經驗。經過多次的考察、學習、探討,認為創(chuàng)辦牛場的決策可行。在充分征求黨員及村民代表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投資100萬元,修建牛舍2棟,飼料倉庫1棟,牛糞棚一棟,辦公室1棟,總建筑面積為1500平方米,年出欄優(yōu)質黃牛150頭的建設方案。同時對該方案進行了充分論證后,向上級提交了可行性研究申請報告。

      接下來面臨的是選場址,租場地。

      場址的選擇是萬萬馬虎不得的。場址既需寬敞,又要交通便利,通水通電,還要不影響村民的生活環(huán)境。工作隊和村支兩委一班人翻山越嶺,四處勘察,反復比較,最終確定了臺柱山這一理想地址。

      租場地可是件棘手,讓人頭疼的事。由于土地牽涉戶數多,少數村民顧慮重重,思想分歧,土地流轉相當困難。但楊金國沒有在困難面前退卻,他帶領工作隊員和村支兩委一班人首先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流轉方案,接著召集相關村民開會。在會上楊金國向村民宣講國家有關富民政策,講請發(fā)展產業(yè)和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意義。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對個別釘子戶,采取了入戶反復做工作,干部輪流做工作,發(fā)動其親朋戚友幫忙做工作的辦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如此抓反復,反復抓,終于完成了牛場建設所需土地的流轉。

      辦理報建手續(xù)是件苦差事。在辦理手續(xù)過程中,隊長楊金國駕車走雙牌,跑武岡,來來回回十多次,行程數千公里。向有關職能部門遞報告,做匯報。請有關部門領導看場地,提建議,總算辦理了立項、環(huán)保、畜牧等各種該備的報建手續(xù)。

      相關手續(xù)一批下來,他們立刻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雙牌鎮(zhèn)駐村的黨組織委員陳軍任項目負責人,工程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施工管理,由雙牌鎮(zhèn)政府統(tǒng)一組織工程招投標發(fā)包,由村監(jiān)委會負責監(jiān)管安全和質量。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確保施工質量達標,確保施工安全,工作隊長楊金國和村支部書記黃民石日夜操勞,廢寢忘食,一心撲在牛場建設工程項目中。為了解決牛場項目供電問題,他倆多次到隆回縣供電公司銜接工作;為了節(jié)省工程開支,頂著烈日幫忙鋪設自來水管;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經常深入工地督促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確保了項目建沒高速、高效、高質、安全。

      牛場終于建好了,通過公開招標,將牛場承包給了武岡市雙嶺村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經營,每年為村集體穩(wěn)定增收4.75萬元。

      為了支持牛場的發(fā)展,2020年駐村工作隊又籌資20多萬元,擴建牛糞處理棚230平方米,打深井180多米一口,以解決牛飲水之用,進一步完善了牛場的各項設施。并通過貼息貸款和投資入股的方式幫助牛場解決流動資金25萬元,同時組織牛場負責人、技術人員參加湖南省、邵陽市和武岡市的有關業(yè)務技術培訓,努力提高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和養(yǎng)殖技術。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鞏固了集體經濟發(fā)展成果?,F養(yǎng)牛場養(yǎng)殖規(guī)模達到120多頭,并帶助20多戶村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養(yǎng)殖黃牛80多頭,年產值達200多萬元,利潤達50多萬元。

      武岡市雙嶺村生態(tài)黃牛養(yǎng)殖場的建成,標志著雙嶺村集體經濟和扶貧產業(yè)發(fā)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充滿信心,決心以此為契機,大力發(fā)展牛、豬、雞等養(yǎng)殖業(yè)和有機蔬菜、飼草種植業(yè),通過以種促養(yǎng),以養(yǎng)促種,實現生態(tài)良性循環(huán)和高質量發(fā)展,強化扶貧造血功能,鞏固脫貧成果,發(fā)展集體經濟,努力實現鄉(xiāng)村振興。

      三年多來,楊金國帶領的幫扶工作隊,立足本職,腳踏實地,苦干實干,攻堅克難,通過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扶貧、就業(yè)扶貧、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工作,讓建檔立卡貧困戶66戶225人全部脫貧,人均年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全部達了“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村民們早已把駐村工作員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不懈努力,竭力幫扶,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村民的肯定和好評。在每年的民主測評和述職評議中,工作隊工作均為優(yōu)秀,群眾滿意度均為100%。2018年雙嶺村榮獲武岡市“文明村”稱號。2018年以來,村黨支部連續(xù)三年被雙牌鎮(zhèn)黨委、武岡市委評為“先進黨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2019年、2020年榮獲武岡市委“五化黨支部”、“示范五化黨支部”榮譽稱號。2018年以來,雙嶺村在全鎮(zhèn)的年度績效考核評比中年年獲獎。

      這一張張獎狀,顯示著他們認真履職,克難攻堅的艱辛!

      這一個個榮譽稱號承載著他們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的品質!

      2021年5月10日,雙嶺村的村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是邵陽市發(fā)改委駐村幫扶工作隊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離村返城的日子。雙嶺村村民委員會代表全體村民向駐村幫扶工作隊贈送了“精準扶貧用心用情,脫貧攻堅盡職盡責”的錦旗,表達村民們最純樸的感激之情。

      前來送行的村民們掌聲不斷,和工作隊員們握手再握手,彼此互道珍重,依依不舍。

      再見了,親人!再見了,駐村幫扶工作隊!

      我想: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今天,多么需要涌現大批楊金國這樣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的退役軍人!

    李良華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李良華, 1955年出生,1977年入伍,1980年退伍,退伍教師,湖南武岡市雙牌鎮(zhèn)人。 作品散見于:《鐵道兵》報,《邵陽日報》,鐵道兵文化網,今日頭條,新華網,《都梁風》,《武岡文藝》 等。
    圖片說明: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閱讀 1691
    分享到: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注武岡人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