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時代,智力投資是每位家長自負盈虧的企業(yè),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前途,花大力氣,不惜血本,真可謂“一切為了孩子”。
我承認,在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也花費了不少,孩子的十年寒窗,我一直和他們榮辱與共。記得九五年,女兒六歲半,兒子五歲半,我送他們倆一起上學,我覺得,姐弟同窗,這樣才有競爭力。
小學一二年級,兩個孩子的成績一直中等偏下,兒子根本不懂事,寫字好比鬼畫符,我不生氣,只是心平氣和的教他如何練字。
小學三年級,兩個孩子學習進步很快,期中考試,女兒拿了第一名,兒子拿了第五名,我很高興。可兒子卻很沮喪,我問他,他拿出算術試卷給我看,最后一道應用題十分,他是對的,可算術老師卻打了叉叉,扣了十分。再看女兒的最后一道題,本來錯了,卻打鉤,沒扣分。
“兒子,你這題目是對的,應該加十分,你姐姐應該減十分,你應該是第一名?!蔽艺f罷在兒子的最后一道題目打上勾,在試卷總分上加了十分,由八十八分變成九十八分。
女兒算術一百分,我減了十分,變成九十分。
“兒子,你明天拿試卷給算術老師看,看他怎么說?!蔽医o兒子壯膽。
兒子聽了我這話,就像吃了定心丸,第二天算術課,和算術老師爭論這個題目,眼淚都流下來,全班就他一人做對,算術老師卻說他錯了不承認,當著全班同學羞辱他,甚至說一些侮辱家長的話。
兒子不服氣,跑回家找我,我聽了氣不打一處來,跟著兒子來到學校,找來幾位算術老師,我把最后一道應用題寫在黑板上,然后請大家一起算。
這個題目其實非常簡單:某車站一百六十二名乘客,分三輛客車裝,已知第一輛客車裝載五十六名乘客,剩下的平均每輛裝多少人。算術老師的演算是一百六十二除以三,每輛五十四人。我兒子的演算是:一百六十二減五十六,括號,除以二,每輛五十三人。
為了還兒子一個公道,我做兒子的堅強后盾,最后當著校長的面說了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那個代課老師心里不是滋味,不久,自動卷鋪蓋走人。
雖然是一件小事,在孩子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后,兩個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上升,這回女兒拿第一,下次兒子拿第一。無論是女兒第一,還是兒子第一,我都感到欣慰,說幾句勉勵之類的話。
當然,到了讀高中的時候,兩個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思想比較復雜,有一種逆反心理,我是過來人,青春時代的一幕幕依然在腦海浮現(xiàn),根據經驗,發(fā)現(xiàn)孩子有問題及時提醒,該鼓勵的還是鼓勵。孩子遇到煩心事,好好開導。
記得高一的時候,兒子打電話回來哭訴,說他在差班,紀律差,老師不管,不想讀了。我聽了開導道:“要想進實驗班,就要好好學習,外因只是一個影響因素,最主要的是內因。只要用心學習,天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兒子聽了,記在心里,從那以后,刻苦學習,期中考試在全校一千多名學生中進入前一百名。第二年,他名正言順的進了實驗班。
高三的時候,女兒進入全校前二十名,學校規(guī)定免學費,免費通知都發(fā)到家長手里,誰知開學后不久,又變卦了,女兒打電話回來說,還要交學費,聽她說話的語氣,情緒低落。為了不影響女兒學習,我親自把學費送到學校,把女兒叫到外面,一邊散步,一邊開導。
“錢是小事,前途是大事,不要因為學校說話不作數(shù)而苦惱,爸媽是你們的堅強后盾,好好讀書,該學習就學習,該休息就休息,身體是最重要的?!蔽议_導道。
女兒終于釋懷了。
高考前夕,姐弟倆請假回家,好好休息幾天,臨上戰(zhàn)場,我叮囑道:“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以平常心對待。”
那一年高考,他們并沒有讓我失望,同時考上大學。
一路走來,我和孩子共榮辱。作為家長,除了一切為了孩子,還要多多了解孩子,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傾心相交,關鍵時刻,成為孩子的堅強后盾。
分數(shù)固然重要,代表不了成績,只要孩子有信心,就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