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榴花照眼明
鄧星漢

一九六三年的春天,是我讀小學二年二學期的時候。我的父親因工作需要調離了烏鴉井小學。父親在這所學校教書的時候,我是隨父親住校的,父親離開了,我就只好跑通學了??蛇@時我還只有五歲半。
從我家到我上學的烏鴉井小學來回有二十多里山路。沿途又盡是崇山峻嶺,人煙稀少,路上沒有上學的伙伴。而且,我家鄉(xiāng)初春的天氣是很壞的。從正月初到二月底,基本上見不到晴天。天天冷雨撲面,大霧籠罩,道路泥濘不堪。我就像一只小蝸牛一樣,每天起早摸黑,孤獨地行走在大山里的羊腸小道上。
我的姨娘就很心痛我,在我跑了一個多月的通學后,就把我接到了她家里居住。我姨娘的家在水浸坪鄉(xiāng)小田村一個叫缸子塘的地方,離我上學的學校只有四五里地,而且還有幾個上學的伙伴。姨娘很喜歡我。我感到在姨娘家比在自己家里還要溫暖,學習、生活都很愉快。
那時候,姨娘才結婚幾個月,她還沉浸在新婚燕爾的甜蜜中。她又是個受人尊重、讓人羨慕的小學教師,心里有著一種知識女性的優(yōu)越感。她溫文爾雅、活波開朗,不時地輕聲歌唱,快樂得像一只百靈鳥。
姨娘是武岡縣第五中學一九六一年的初中畢業(yè)生。在那時候,一個女初中畢業(yè)生已經(jīng)是個人才了,就在一九六二年的秋天,政府安排姨娘到水浸坪鄉(xiāng)小田小學做了一名教師。這個小田小學就設在缸子塘的一座暫時不用的倉庫里。說是一個學校,其實就只有一個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合著上課的復式教學班。老師就是我姨娘一個人,所有的課程,她一個人承擔著。
姨父在武岡三中初中畢業(yè)后,正趕上“八千湘女援新疆”的潮流。他這個“湘男”也就和同村的伙伴懷著火熱的心加入了支援新疆建設的隊伍,去到了石河子建設兵團。但是,天山的冷風很快就吹散了他的熱情,而塔克拉瑪干的風沙卻吹不干他思鄉(xiāng)的眼淚。沒到三年,他和同去的伙伴又歷經(jīng)周折逃回了缸子塘。他由一名兵團戰(zhàn)士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
在我的眼里,姨娘是很優(yōu)秀的。她雖然身材矮小,但長相秀麗端莊,又有文化知識,能歌善舞。特別是她身上那種優(yōu)雅大氣的特質是一般女性所沒有的。她來到這個村子里教書,恰似山野里開出了一叢蘭花,給這里帶來了一種新的芳香。村里男女老幼見了她,都喜笑顏開,稱贊不已。
姨娘特別喜歡文學,空余時間總是捧著一部長篇小說在讀。那時候最流行的《青春之歌》、《三家巷》、《苦斗》、《莎菲女士的日記》等小說她都讀過。并且視書中的主人翁為生活榜樣、人生楷模。她特別喜歡讀楊沫的《青春之歌》,把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林道靜崇拜為偶像。她的衣著打扮、舉止言談、思想行為都模仿著林道靜,表現(xiàn)出新潮、進步、勇敢的個性。姨娘和林道靜一樣留著齊耳的短發(fā),用發(fā)夾把耳邊的頭發(fā)向后夾著,稍稍露出一點劉海,穿一件竹蘭布上衣,一條藏青色的裙子,肩上披上一條白色的紗巾。閑下來時,就坐在桌前的椅子上讀小說。生活中的姨娘活像書本中的林道靜。由于姨娘有追求純真愛情的決心,她就沖破門第觀念,很快就和大她九歲,身為農民,但長得英俊,又有真誠、勤勞、憨厚品質的姨父戀愛了,并且很快就結婚成了家。

姨娘除了把自己的家收拾得整整齊齊外,她還別出心裁的給窗戶裝上了用花格子布自制的窗簾;在房子古舊的木板墻壁上糊上了一層白紙,又在兩邊墻壁的中央各掛上一幅山水畫;在書桌靠著的墻壁上掛了一塊小方鏡,鏡框下面擺一個小巧的硬紙盒,用自己編織的挑花白紗巾罩在外面,放上梳子、牙刷等用具,看上去就成了一個精致的梳妝臺。書桌的另一端擺著一個造型奇特、十分漂亮的瓷瓶。這個瓷瓶據(jù)說是姨父的祖上傳下來的。瓷瓶外形是倚著古樹斜臥在地上拿著玉杯喝酒的李白塑像。黑色的帽子,黑色的眉,白色的臉,綠色的長袍,色彩柔和,線條舒暢,把李白自由浪漫、俊逸瀟灑的個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那棵古樹的樹干,就是個花筒。花筒里每天都裝著姨娘從外面采摘回來的鮮花。書桌中央時刻擺著一本長篇小說,靠著書桌一端的地方擺著一把木椅子。本是一間陳舊而又狹小的房子,經(jīng)姨娘這樣一布置,就顯得潔凈雅致而又富有情調了。在這山村里真是別具一格的。
每天一大早姨父就起床了。他先去廚房里為我和姨娘做好早餐,然后就去地里干活。我起來洗臉后就到屋外的走廊上讀課文。姨娘一般起得稍晚一點。她起床后,先把被子整理好,把家里的桌椅、鏡框擦拭一遍,然后再梳洗打扮自己。梳洗好了之后,她又對著鏡子照一照,自己與自己做一個“鬼臉”表示滿意后,就去村口剪一些鮮花回來給花瓶換上新花。一切都做完了,她就催我吃飯去上學,自己就坐在椅子上優(yōu)雅地讀起小說來。
春柳吐絲,梁燕銜泥。桃花落了,梨花又開。春天就這樣居住在姨娘的花瓶里,紅裝素裹,不斷地變換著春色。我覺得姨娘的屋子里特別美、特別溫馨。只要有空余時間,我就呆在姨娘的屋子里一個人靜靜地觀看那個李白塑像做的花瓶,撫摸那些嬌嫩鮮艷的花朵。
春末夏初,百花謝了。姨娘就自己用彩紙做出一些花枝來,插在花瓶里。那紙做的花雖然也很逼真,但是,總使我覺得少了一點靈氣。因此,我就埋怨春天怎么過得這樣快呢?漸漸地,我就不再呆在屋子里傻傻地看了。
可是,到了五月的一個早晨,我突然看到了姨娘的花瓶里又插上了幾支鮮花。那花朵像一個個小燈盞,紅得似火,帶著露珠掛在纖細的枝條上,活像扎在小姑娘頭上的紅綢子蝴蝶結。微黃的樹葉襯著花瓣如火似荼的在翠色中燃燒。
我激動地問姨娘:“這是什么花?“
姨娘說:“這是石榴花?!?/p>
我接著問:“哪里摘來的呢?”
姨娘用手朝著屋檐外面那一排果樹一指,說:“不就是在那里嗎?”
我順著姨娘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有兩株孿生的石榴樹相互簇擁著向上撐起一個綠色的頭冠,枝條纏纏綿綿地向四面八方伸展著。石榴樹枝葉稠密,花蕾像小紅球,花朵像紅燈籠,密密的掛在枝頭上,鮮紅鮮紅的顏色濃成了一團火焰在盡情燃燒。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美麗的石榴花,現(xiàn)在突然看到,心里被驚喜和美麗灌醉了。

姨娘告訴我,石榴樹是雌雄同株的,花蒂略呈三角形的是雄花,不結果的,可以剪下來插到花瓶里做裝飾。而那花蒂圓圓的是雌花,是可以結果的,要留下來。姨娘看得出我很喜歡石榴花,就把以后每天剪插石榴花的任務交給了我。
每天的晚餐都是姨父收工后回來做的。吃了晚飯后,我就開始做作業(yè),姨娘幫著收拾碗筷搞衛(wèi)生。她搞完衛(wèi)生后,就坐到書桌旁的椅子上開始朗讀小說。姨父就拿條小板凳坐在一旁切豬菜、煮豬食準備喂豬。他一邊做事情,一邊默默地聽姨娘讀小說,有時,他也故意調侃一兩句。
有一天夜晚,姨娘在讀《青春之歌》。當她讀到林道靜與余永澤產(chǎn)生了心靈上的隔閡,又開始愛上盧嘉川的段落時,姨父就故意打趣地說:“哎,這個林道靜不是成了個水性楊花的女性了嗎?”姨父一邊說一邊把頭微微抬起來偏向姨娘,微笑著逗弄姨娘。
姨娘顯得有點生氣地說:“人家盧嘉川理想遠大、心胸寬廣、意志堅定,多么優(yōu)秀??!什么水性楊花?這是對愛情的追求!”
姨父反駁說:“追求愛情也不能搞三角戀愛??!”
姨娘裝作鄙夷地說:“你懂什么?小說里有三角戀才能使故事豐富多彩呢!”
姨父故意說:“哈哈。那以后我也搞段三角戀,給我們的生活也添點色彩。”說完,姨父就看著姨娘“嘿嘿嘿嘿”地笑起來。
姨娘就改裝成憤怒的樣子,說:“你也想搞三角戀?你這個農民伯伯到哪里去找第三者啊?”
姨父就不說話了。只是斜眼看著姨娘,眼里發(fā)出含情的光芒,更加快意的“嘿嘿嘿嘿”地笑著。姨父笑完了,又把眼睛轉向我,故意眨巴眨巴地向我使出得意的眼色。我也就跟著“嘿嘿”的笑了一陣,算是給姨父的一個回答。
姨娘就接著朗讀下去。
“她心里象火燒,眼里含著淚,一個人在大海邊站著站著,站了好久,月亮升起來了,月光輕紗似的透過樹隙,照著這孤單少女美麗的臉龐。她突然撲倒在海邊的礁石上,輕聲的哭泣起來?!?/p>
姨娘讀到這里時,她的聲音顫抖起來,眼睛里流出的淚水在臉上靜靜地淌著。
姨父就亦是驚奇亦是勸慰的說:“哎,還真的哭了?有這么感人嗎?”然后起身拿了毛巾遞到姨娘手上,像哄孩子似的說:“不害羞嗎?趕快擦去吧?!?/p>

后來,天氣逐漸好起來了,媽媽又需要我回家?guī)椭鍪?,我就離開了姨娘家,又像以前一樣從自己家里跑起通學來。
兩年后的正月初二,我們家和姨娘家一同去外婆家拜年??墒?,當我們到了外婆家后,發(fā)現(xiàn)村子里沒有幾個人在家。經(jīng)打聽后才知道,原來是外婆這個大隊的文藝宣傳隊正在大隊部所在地水口山演出節(jié)目,大家都看戲去了。我媽媽和姨娘一聽在演戲,心里就激動起來了。她們坐也未坐一下,抬腳就往水口山走去,我和姨父也就跟在她倆身后。
到了演出場地,我媽媽和姨娘就直接奔后臺走去。原來,她倆不是來看戲而是來演戲的。演出雖然開始了,但還只是演了幾個小節(jié)目,接下來要演的是四幕花鼓戲《雙送糧》。我媽媽還有姨娘都和文藝隊里的人是老搭檔了,他們一見我媽媽和姨娘這兩把好手來了,便如獲至寶的歡迎她們,立即邀請她們分別飾演劇里的兩個主要人物。姨娘演母親,我媽媽演媳婦。這是一個描寫農民喜獲豐收后,踴躍向國家多交公糧的劇目。我媽媽和姨娘都是小學教師,又是經(jīng)常參加演出的,具有很好的表演基本功,不需要排練,只需要一個人在幕后遞詞就可以上臺的。于是,她倆就欣然答應了,鑼鼓一響,她們就上臺演起來。
媽媽和姨娘真不愧是老演員了,她倆在臺上輕松自如,配合默契,動作優(yōu)美準確。媽媽的嗓音柔潤甜美,姨娘的嗓音高亢悅耳,她們的唱聲在空中飄揚,聽起來使人如醉如夢。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她倆把人物個性表演得惟妙惟肖,引人入勝,贏得了臺下觀眾的一陣陣喝彩。從這里路過的人,也都自動停下來觀看,人越聚越多,不一會兒就成了人山人海。
我和姨父也站在人群里觀看。姨父的目光跟隨著姨娘的身影在轉,臉上的表情也跟著姨娘的表情在變化。我的心里除了覺得戲文很好看外,還對媽媽和姨娘充滿了贊嘆和敬佩。我認為媽媽和姨娘都是最美麗又最有能力的人。
演出結束后,好多認識媽媽和姨娘的人就圍上來與她倆打招呼,夸贊她倆超乎尋常的才藝。說她倆是一對仙女下凡,是兩只金靈鵲轉世。
這時候,姨父就趕忙去了一戶人家要來了一杯熱茶遞到姨娘的手上。說:“慰勞你?。〈蠹叶颊f你演得最好呢!”
我媽媽把嘴一噘,不高興地說:“嗬!真會討好??!”
姨父卻很認真地說:“觀眾都這樣說??!”
文革期間,各個大隊都成立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排練演出八個樣板戲。青年農民唱不來京曲,他們就改用戲曲調來唱。這本來是青年人的團隊,姨娘已經(jīng)步入中年,又有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負擔,她是不想去參加演出的了。但是,她的文藝才干是大隊里年輕人都趕不上的,大隊干部就把演出當做一項政治任務指派給她,要她必須參加一切演出。姨娘只好服從。她在《紅燈記》里成功的扮演了李奶奶這一角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年看過她的表演的人,至今一遇到她,就親切地稱她“李奶奶”。姨娘聽到別人這樣稱呼她,就哈哈大笑地說:“哈哈。我高興,我現(xiàn)在真的是李奶奶了??!”
在那段時間的夜晚里,只要姨娘外出演出了,不管是刮風下雨、冰天雪地,還是星明月亮,姨父都要提著馬燈去到她演出的地方接她回家。

歲月的風雨使她們的臉上逐漸添上了皺紋,生活的艱辛削減了姨娘的優(yōu)雅。但是,永遠不變的是她們的感情和生活的信念。
姨娘和姨父就這樣攜手兼程,風雨同舟,幾十年如一日地走到了今天。她們一共生了五個兒子,養(yǎng)成四個,使他們都有了滿意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為了讓兒媳們能安心工作,她們兩個老人又把六個孫子帶在身邊撫養(yǎng),輔導他們的學習??梢韵胂?,這幾十年里她們吃過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心血?。?/p>
二零一七年的高考放榜了,姨娘給我打來電話報喜:她的最小的孫子今年又考上了重點本科。至此,經(jīng)她一手帶大的六個孫子有五個接連考上了重點大學。
我聽完姨娘的電話,沉思了良久。姨娘有四個兒子,六個孫子,人丁興旺,文運昌盛,姨娘和姨父現(xiàn)在是多么幸福??!我真心為她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到高興。
這時,我想起了兩句話:“母賢子肖”和“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也?!?/p>
這時,我眼前又出現(xiàn)了那年那一樹火紅的石榴花。
那時候我只知道石榴花的美麗,卻不知道石榴花的寓意。現(xiàn)在我才懂了:石榴花開放在春光逝去,花事闌珊的時節(jié),在綠蔭之中燃起一片火紅,燦若云霞,絢麗奪目?;ㄖx之后,紅紅的果實又掛滿枝頭。正是:“丹芭結秀,華實并麗。”它象征著愛情的美好,她是北歐神話中的愛與美之神芙蕾雅的化身?!扒Х客?,萬子如一?!彼笳髦毁F吉祥、子孫滿堂、家族興旺發(fā)達。
春花開盡不傷情,五月榴花照眼明。

鄧星漢,現(xiàn)年六十歲,大學本科畢業(yè),深圳中學化學高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化學教學研究會會員。
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教練。一九九三年收錄于《中國當代名師辭典》。已出版教育教學著作十二本,共五百余萬字。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八十余篇,共六十余萬字。曾獲湖南省政府“教學改革和教育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的二等獎,長沙市政府“教學改革和教育研究成果獎”的一等獎。并有論文收入中國教育部主編出版的《中國改革三十年優(yōu)秀教育成果集》。早年在《湖南文學》、《青年文學》、《新花》等雜志發(fā)表過短篇小說。近幾年來,學習詩詞創(chuàng)作,發(fā)起成立了《風吟》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