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岡木貨街,是一條很古老的街,從南端的天寧街進入,向北行進傘鋪街,全長236米,路寬四米。
木貨街是武岡保存原貌最完整的一條街,除南端的幾座磚房外,全都是明清時期保留下來的磚木結構房。由于年代久遠,許多木房陳舊破爛,時代的發(fā)展,生活居住條件的改善,許多人都搬遷新居,留下了老房在木貨街放著,任其破敗。
近幾年來,武岡市政府加大了古城修繕改造,先后修繕修復了西直街,壽福寺街,天寧街,鰲山街,木貨街也修繕了一部分。
現在,木貨街的修復工程進入尾聲,也進入修復最艱難的階段。北端靠壽福壽的木房,有被大火燒毀的,也有自然倒塌的。那里的修復只能全新材料建造,我問了建筑工人的修復情況,他們說,這座房的原來材料,都不能用了,全被白蟻吃腐,一拆,木料就碎了。只能用新木材。
木貨街的修繕,還是嚴格遵循了修舊利舊,修舊如舊的原則。能利用的舊料都利用了,走進今天的木貨街,能感受到一種沉重的滄桑感。
我在街中行走,沉浸入昔日的時光,上小學時,經常從木貨街走過,過三角坪,到躍進小學。木貨街上的那口古井,水很清澈,也很甘甜,炎熱的夏天,光著腳板上學,熱了,就到井邊蹭蹭涼,有時,井邊有一吊桶,就吊點水上來喝喝解渴。小學沒畢業(yè),就在這條街當學徒打鐵。
取名木貨街,在我的記憶里,沒看到做木貨的,倒是我?guī)煾兜倪@間鐵匠鋪,叮叮當當的打鐵聲,給這條靜謐的小街帶來些許熱鬧。如今,那間鋪子仍在,還是老模樣,只是鐵將軍鎖門。
偶爾也看見幾個房主,沉重地看著自已的家門,他們說,政府修繕木貨街,我們是支持的,雖些花費了一些錢,但政府還是出了大頭,把我們的房子修好,雖不在這里住了,時?;貋砜纯?,留下一點念想,父母留下的房子不能在我們這一輩敗了。
眼前的情景使我想起烏鎮(zhèn)的東大街,也是一片安寂,居住的人不多,門大多鎖了,但不影響旅客的游興,他們就是喜歡這種寂靜,喜歡這種沉重,喜歡這種滄桑,因為,在長長的旅途中他們不時地釋放心中的鄉(xiāng)愁,明月何處不照人,游子處處是鄉(xiāng)關。他們是在尋找一種與鄉(xiāng)愁相憐的意境。
武岡木貨街,你的靜謐能給人以心靈的撫慰,你的滄桑能給人以靈魂的回歸,穿過你的時空,讓我們盡情享受歲月靜好,人生幸福。











文圖/大海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大海34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