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 一次財商教育的機會
林日新
據(jù)報道,9歲福州男孩小聰在過年期間收到近1500元壓歲錢,想著可以買好多東西,誰知壓歲錢被父親沒收了,怎么討都要不回來,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被民警找到時,小聰仍不愿回家,對父親這種行為表示不滿。無獨有偶,江蘇啟東市近海鎮(zhèn)一個10歲男孩,也因為壓歲錢被父母悉數(shù)“沒收”,以離家出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
如今,壓歲錢成了春節(jié)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節(jié)后如何妥善處理壓歲錢更是困擾廣大家長們的一道難題。
孩子將壓歲錢看成長輩給自己的祝福,認為理應由自己支配和管理;父母則將壓歲錢看成人情往來的組成部分,講究“禮尚往來”。價值觀念上的分歧,讓父母和孩子圍繞壓歲錢產(chǎn)生了諸多的摩擦。
壓歲錢動輒成千上萬元
春節(jié)后,筆者對所在班級孩子的壓歲錢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30位年齡在18歲以下的孩子,今年收到的壓歲錢平均達到381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被調(diào)查者中,“收獲”最多的為15000元,最少的也有500元。
對于家長而言,處理壓歲錢的方式大致有三種:一是全部收歸家庭,理所當然。人情是把鋸,你來我又去,有家長付出的人情才會有孩子的壓歲錢,歸家長支配無可厚非。二是收大留小,適當調(diào)控。孩子還沒有能力支配數(shù)額太大的資金,自我管理能力弱,所以家長只得替孩子管理好它,小額的可供孩子使用。三是放任自流,全權讓孩子處理。這類家庭一般比較“土豪”,平時孩子的零花錢就比較多,出手也很闊綽,這類家長認為壓歲錢本來就是給孩子的,所有權當然歸孩子,家長不應該管,這樣省心省事。
筆者還是比較贊同第二種做法。壓歲錢雖說是親人饋贈給孩子的,所有權理應屬于孩子,但孩子太小,不具備管理能力,還需要家長保管起來。
給大孩子一個自己的賬戶
壓歲錢并非洪水猛獸,發(fā)揮其功能,離不開父母的愛與關心。一方面,父母應該向孩子解釋保管部分壓歲錢的初衷,取得他們的理解;另一方面,父母要因勢利導,鼓勵孩子將壓歲錢花在閱讀、健身等興趣愛好和公益活動上,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意識。
“小學高年級以上的孩子,就會有比較強烈的自己掌握金錢的欲望。”理財師說。根據(jù)國外的經(jīng)驗,到7歲,孩子就產(chǎn)生了自律的意識,此時是讓他們學習理財、培養(yǎng)正確的理財習慣的有利時機。而11~14歲的孩子,渴望參與成人角色,要求獨立,此時家長就應當為他們創(chuàng)造獨立自主的機會。
2016-02-24 02:46:32 來源:北京日報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