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在线看,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1. <td id="oj6dr"><strong id="oj6dr"></strong></td>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2. <ol id="oj6dr"></ol>

  3.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4. <pre id="oj6dr"></pre>
    首頁 武岡文學 梯云夜談:心魔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梯云夜談:心魔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持節(jié)云中 云中乘風 2010-07-05 19:20 10
    言宋點評:好學,還得有深思!

    梯云夜談:心魔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為給兒子做暑假學習輔導,又拿起初中的課本,讀到三角形全等那一章節(jié)。其中有一個“邊邊邊”定理,書上給出的證明過程用到了等腰三角形的一個性質(zhì):“等邊對等角”。我的懷疑就此產(chǎn)生,那么“等邊對等角”又是怎樣被證明了的呢?我自己一時半刻也想不出可信的方法,于是去網(wǎng)上搜索,發(fā)覺大部分經(jīng)典解答用到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定理。

    這就不對了,轉(zhuǎn)了一個圈,豈不是自己證明自己。我又擴大搜索范圍,終于在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譯文中找到了一些線索。其實歐幾里德寫《幾何原本》時就基于這樣一種動機:證明一個定理,會用到另外一些定理,那么另外一些定理又是如何被證明了的呢?這樣層層向前遞推,必然會找到這樣最原始的那一個。

    我用兩種途徑找到了解決上面問題的方法。然而掩卷思考,我在當年的求學路上卻不是這么順利的。這和我對一切事物抱有根深蒂固的懷疑有關(guān)。象這樣的例子,我在求學的經(jīng)歷中碰到很多。尤其是在數(shù)學和物理上,我懷疑那些最基本的東西,而老師多半做的解釋就是“甲即乙,乙即甲”這樣的繞口令,繞來繞去,把我繞得更糊涂。而一旦有一個障礙在這里,我就對后面的知識就持排斥態(tài)度。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只好自己在心中把這些東西自我解釋一番,這樣勉強去除自己心中的疑慮。然而心魔就是心魔,長此以往,阻礙了我對后續(xù)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所以我的物理和數(shù)學并不是很出色的。

    是不是這樣的問題別人就沒有?不!那些成績更好的人,一樣不能解決我心中的疑慮。爭論到后來,一句話:“就是這樣的!”,做了總結(jié)。但他們沒有心魔,他們堅信這就是真理,這就是道路,這就是工具,這就是方法,反而他們會更好的應用之去解決問題,獲取更好的成績。

    久而久之,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悟性。就好比禪宗,別人頓悟成就正果,無需文字。而自己旁征博引,反復求索,反而入了邪道。

    我懷疑最基本的物理定義,譬如電勢;我懷疑最基本的幾何定理,譬如上面提到的。我懷疑哲學中的基本術(shù)語,比如物質(zhì)的概念,因為對此術(shù)語的解釋更晦澀難懂。甚至我最喜愛的語文當中也比比皆是這樣的例子,用更難懂的東西來解釋難懂的東西。

    但我堅信,我們的知識體系是構(gòu)建在邏輯基礎(chǔ)之上的。我雖然不能解決自己心中的懷疑,但這種懷疑絕對是一個可以提出的問題,只是無人能給我一個我可以理解的解答。我的悲哀就在于我執(zhí)著于這些,但自己也不是什么天縱之才,能自己去摸索,求證。

    因為對權(quán)威結(jié)論的質(zhì)疑,而開發(fā)出另一個新領(lǐng)域的事例在科學史上也不是沒有。譬如:我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三角形三內(nèi)角之和等于180度。”能對此作出證明的,是幾何中一個最基本的假設(shè)或公理:關(guān)于兩線平行的定義。但有人就懷疑這個結(jié)論,一個叫羅巴切夫斯基的人認為“三角形三內(nèi)角之和大于180度。”,而另一個叫黎曼的人認為“三角形三內(nèi)角之和小于180度。”,他們都開辟了不同于歐氏幾何的全新幾何體系。

    而我陷入的困境是離這些神圣的殿堂愈來愈遠,及到現(xiàn)在老大來探究原因,一是自己那時的思維沒有成熟,見識也不廣;二是沒有遇到真正的啟蒙老師,大部分老師只能以兢兢業(yè)業(yè)的教書匠來形容;三是也沒有海量的資料可供自己遨游;四是自己的天賦也許根本就不能達到這種程度,連科學的殿堂尚且窺不到門徑,卻懷疑支撐起殿堂的最基礎(chǔ)的柱石來。

    閱讀 6677
    分享到:
    評論列表

    故鄉(xiāng)的云

    懷疑是科學探索的基石。

    2415年前

    Amy_ju

    認同的人多了,即使不是真理,也成真理了

    1515年前

    兵子駝

    他們有超強的思維和與眾不同的生活習性...............

    1515年前

    兵子駝

    人類的歷史上,科學家總是與眾不同啊,?!!!!!!!!!!!

    1515年前

    青松

    科學家的思維,總是獨特的?。。?/p>

    1615年前

    云中乘風

    我的感概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窮究事物的本原和真理的。所以很多時候,信仰是一種很重要的東西。
    我路過香港,看到一則常見的標語:“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有一種頓悟的感覺,為什么不返依宗教呢?這樣,就一切如釋重負了。

    2315年前

    周宜地

    至少,你的敢于懷疑,就很值得肯定。真理,很大程度上就是從懷疑開始的。

    1115年前

    悟空

    新的定理、真理往往在懷疑之后誕生。

    1915年前

    云中乘風

    一般我們小時候的理想很多人都是做個科學家什么的,如我實際的情形是做了一個“匠師”,只要知道如何應用就可以了。

    1215年前

    云中乘風

    自己坐沙發(fā)了?。?!最近流行?。?/p>

    2115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guān)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