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這座城,是山的城,也是水之都;又因地下多為巖層,地質堅硬,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成就了她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特質:房子密度大,且極富層次感,高樓林立,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些特質使得重慶的夜景格外美麗迷人,那錯落有致的萬家燈火,就好比是天上的閃爍的繁星,倒映于長江、嘉陵江,波光粼粼粼,煞是好看。
兩江流經(jīng)其間,必然要架橋。國際著名橋梁建筑工程大師、美籍華人鄧文中先生說,重慶是名副其實的“橋都”。長江上面已建有5座:石坂坡長江大橋和復線橋、大佛寺大橋、鵝公巖大橋、李家沱大橋、馬桑溪大橋。在建的和待建的還有珊瑚壩大橋、朝天門大橋、東水門大橋、觀音巖大橋、魚洞白居士大橋、黃桷沱大橋、郭家沱大橋、魚嘴大橋……嘉陵江也有不少橋,北碚嘉陵江大橋、高家花園大橋、石門大橋、嘉華大橋、嘉陵江大橋、渝澳大橋、黃花園大橋。在建和待建的還有紅巖村大橋、雙碑大橋、禮嘉大橋、千廝門大橋。據(jù)規(guī)劃,如果把兩條江加起來,到2020年,重慶主城區(qū)會出現(xiàn)32座大橋!
重慶是有名的霧都。霧薄薄的、淡淡的,似輕紗,掛在秀麗的山間,飄在高樓大廈的屋頂。若隱若現(xiàn),讓人捉摸不透這座城的尊容。這霧有時一整天都不會消散。初來重慶的人,對此全然不習慣。當年讀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有“蜀犬吠日”一語,不大理解,到重慶以后就明白其中的含義了。四川盆地多霧,白天不易見太陽,一旦有了太陽,狗就會覺得異樣,故而要狂吠不已了。大霧有一妙處,可美容,重慶女人的皮膚較其他地方的要白凈,輻射少吧。據(jù)說這也是重慶多美女的原因之一。霧的形成,與重慶周邊全是山,空氣不易對流,加之兩江的水氣的蒸騰有關。當然還有污然的功勞。近年,政府在推行藍天工程,把一些污然大戶遷至郊縣,同時加大城區(qū)環(huán)境的整治,霧天明顯減少了。
在一般人看來,深處內陸腹地的重慶,應是閉塞落后的。重慶的城區(qū)是組團式的,不像其他城市只有一個中心,重慶則是多中心,每一個區(qū)都有一個難分伯仲的繁華地段。區(qū)與區(qū)之間,有山水阻隔,不大關聯(lián),難成一整體,這沒有連成片的地方,就是每個區(qū)的城郊,生活于此的大都是菜農(nóng)。以前有人戲稱重慶是中國最大的縣城。但是,直轄以來,重慶的面貌可以說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這些多年生活于此的人對此的感受是十分深刻的。外地初到重慶的朋友,大都會對重慶的新貌稱奇,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沒到過重慶的朋友,也許會從以下圖景感受到她的美麗。
文首圖片為重慶人民大禮堂,重慶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為鄧小平主政西南期間所建。這建筑有皇城氣象。據(jù)云構建之初,曾飽受非議。
重慶解放碑地區(qū)
嘉陵江邊的高樓
朝天門景色
重慶迷人的夜景
重慶嘉陵江黃花園大橋。嘉陵江、長江上修有不少橋,故而有橋都之美譽。
重慶商業(yè)中心解放碑。人們常說,不到解放碑,等于沒到重慶。這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方,也是高樓最為集中的地方。
渝中半島
菜園壩長江大橋
山城新貌
山城新貌之二
人流如織的解放碑。
群眾集會時的解放碑
大禮堂夜景。這個地方是重慶黨政重要會議召開的主要場所。
渝中區(qū)新貌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唐言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