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我們信步走在蘇州的大街小巷上,蘇州的街道上那種特有歷史氣息便迎面撲來,那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城墻仍在,雖然歷經(jīng)多次修整,但雄偉的氣勢仍不失當年吳國的雄風和霸氣。
穿過一座座大小小的橋,我們無意中闖入了古色古香的山塘古街,此街被稱為蘇州第一街,頗負盛名,足見它歷史久遠,繁榮昌盛。
街口是御碑亭,由乾隆帝當年下江南游覽山塘古街后,詩興大發(fā),在此揮毫而得名,站在人頭涌動的街口,我們早已被街中形形色色的精彩吸引了進去,踏著石頭鋪成的古街道,我們緩慢前行,盡量不錯過任何美景。古街歷經(jīng)千年興衰,仍古貌猶存,街的兩旁的店鋪林立,各色精美小吃,特色旅游紀念品琳瑯滿目!瞧清一色古色古香的建筑,木墻壁,窗格子或屋檐上,雕刻著更式各樣圖案,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遠遠地,飄來了悠揚的樂器演奏聲,我們不由自主加快了腳步,終于看到遠處街的右手邊有一座高高的戲臺,華麗的戲臺上,正盡興地演唱戲曲,臺下觀眾靜靜地佇立,如癡如醉。在這個金秋十月里,仿佛時間在凝固,歷史在定格,美好時光在這里得以升華,我們忘卻了世俗的煩惱,內(nèi)心充滿了寧靜和安逸。這座有著二千多年歷史的古戲臺,穿透了歷史和時空,至今仍詮釋江南水鄉(xiāng)的溫情,日復一日演繹有著“世界最動聽的聲音”稱號的蘇州評彈。
直到這時,我們才留意到戲臺的前面是山塘河,整條山塘街左邊的店鋪都是前門臨街,后面臨河的,往河的兩端望去,一排排看那打著各式招牌的旗子和紅艷艷的燈籠在風中飄蕩,仿佛重現(xiàn)古代江南水鄉(xiāng)那獨有的情調(diào)。
河的另一邊也是長長的一排排臨街的商鋪,通過一座座連接兩岸的石拱橋,就能去到對面了。我們興致勃勃登上石拱橋,遠眺山塘河,河面一片波光粼粼,一葉葉小舟在河里自由穿梭,輕快靈巧,當一條稍大的機動船經(jīng)過時,原本平靜的水面便激蕩開來,河水漫溢上了原本不高的河堤,侵入古街的石頭縫中,將水的柔情浸入到了每個人的心中。
看到此情此情,我們仿佛穿過了時光隧道,來到遙遠的古代,又猶如看到當年白居易奉命到蘇州任職時,親歷親為,體察民情,開通了這條山塘河,方便了世世代代的蘇州人民,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可敬的父母官,將山塘街稱之為“白公堤”,并在街口建了白公祠;各朝各代,文人騷客匯集于此,吟詩作賦,蘇州風流才子唐伯虎乘著小舟,在楊柳依依的山塘河邊邂逅了秋香姐;乾隆帝擺何其威風,在前呼后擁的陣勢中,興致盎然,游覽這宛如人間仙境的江南水鄉(xiāng),返京后仍念念不忘,于是大興土木,以山塘街為藍本,硬是活生生地復制出了一條蘇州街來。
沿著山塘古街走下去,走過半塘橋,再往西走,路面越來越清靜,山塘古街就這樣漸漸延至郊外。山塘河面亦比東段更為開闊,偶爾有流連忘返的中外游客陶醉地拍著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貝,街的兩旁是蘇州的普通人家,在這里盡顯水鄉(xiāng)人家的原生態(tài)生活,婦女們在層后的河里洗衣洗耳恭聽菜,老人們則安詳?shù)刈诩议T口,織著毛衣,做布鞋,用軟綿綿的吳言儂語拉著家常,享受那難得休閑時光。
在這個金秋十月里,我們品著地道的江南美食,看晃蕩在河中的小般穿梭,聽那原汁原味的蘇州戲曲小調(diào),欣賞觸摸著這條古色古香的姑蘇第一街,體會那種江南的柔情。我們完全沉醉了,醉在江南水鄉(xiāng)的懷抱里,當華燈初上,仍久久地駐足在街中,不愿走出街口。
整整兩年過去了,山塘的那一幕幕仍然清晰地在腦海浮現(xiàn)著,揮之不去,那一葉葉小舟老是在夢中晃呀蕩呀,耳畔又傳來那悠揚的古韻,如余音繞梁般,久久不能散去.......
![]()
![]()
![]()
![]()
![]()
![]()
![]()
![]()
![]()
![]()
![]()
![]()
![]()
![]()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雄駝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