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個鏡頭:一個可愛的孩子,幾行字的介紹,我就像被電流猛擊了幾下,全身顫抖。一顆浮躁不安的心,沉靜了下來。我在想,失去兒女的父母,肯定是日夜難寢,傷心欲絕。
第二個鏡頭正應了我的猜想。丟失孩子的母親,狂奔在馬路上的每一個角落,不厭其煩發(fā)著尋人啟事,只為尋找自己的孩子。她累了,竟在十字路口中,幻想出一個孩子。她已達到神志不清的狀態(tài),最后徹底絕望,投湖自盡。這正刻畫了一位愛子心切的母親。一位丟了孩子,承受不住巨大壓力的母親。這是一種心靈脆弱的人,一定要有人及時疏導其悲痛的內(nèi)心。才不會出現(xiàn)孩子找到,母親去天國的悲劇。
第三個鏡頭,一位長滿胡子的父親,騎著一輛破爛的摩托車,后面插著三根尋人旗幟。他踏遍全國,一找就是十五年。他沒有絕望,盡管錢財花盡,受盡饑寒之苦。這是我想象現(xiàn)實中的本人,屏幕中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鏡頭。他沒放棄,盡管在泉州被人挨揍,跌入海水中。正是他的堅強,暖化了一個十七八歲的被拐少年。他倆同是天涯淪落人,結伴找親人。
整部電影里最感人的一句臺詞“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是一個父親”是的,事實如此。因在路上,他找自己的孩子時,也幫助別人找丟失的孩子。在路上,他與這些孩子成了所謂“父子”關系。在路上,他用父親的責任,照料著這些孩子。這是一位堅強的父親,想用此舉感動著更多的人,更多的人販子。
第四個鏡頭,那一個十七八歲的被拐少年,找回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他的父親第一次與他通話時,他離開了。他留下這樣一句話“他們是怎樣弄丟我的。”這問題問的好。我去年目睹過一樁關于兒童出意外的的慘劇:監(jiān)護人的不負責任,孩子冷死在外。這告誡我們:當父母的,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第五個鏡頭,也就是最后一個鏡頭:一座石橋上,父母擁抱著兒子,兒子擁抱著父母。村里人,志愿者,從兩頭向他們靠攏,最后形成一個大圈,呈現(xiàn)出媒體的力量,愛心人士的力量。這是社會的正能量。這是黑暗中的陽光。
最后,我想說的是:“拐賣孩子的人,干那傷天害理的勾當,一切只為了發(fā)財夢。這樣的人啊,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槍斃。想要孩子的人呀,你可以用正常手續(xù)去孤兒院領養(yǎng),何必讓自己深陷泥潭呢?若執(zhí)迷的話,我認為,他們應重罰,坐上一輩子的牢獄,讓他們自我反省。這樣既是威懾,也是治理。”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墨客魂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