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遠的傷痕
有次一個同學問我有沒有遇到被人污蔑陷害的煩心事。我說我遇上過,實在很尷尬很苦惱,很想發(fā)泄當年的憤怒,很想復仇。朋友說被人污蔑是對人格的羞辱,終身不會忘記。他把經(jīng)歷過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我,盡管事情過去三十年了,是在讀初中時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就像刻在心頭的烙印,無法抹去。因為故事是真實發(fā)生,不便于寫出真名實姓,姑且以S代替朋友姓名。
在初一的第二學期,星期天的上午,S君沒有回家,在宿舍里睡覺到中餐后才起床。同宿舍的同學大部分都回家了,歸校一般是在晚自習之前。室友L同學在中餐后就返校了,帶來了一些好吃的零食和一些下飯的辣子菜,滿滿地裝了一個袋子。S同學急急起床之后跑到食堂打飯回到宿舍,分享室友帶來的美食。吃飯之后又躺在床上睡著了。L同學囑咐S,他要去操場打籃球,書包放在宿舍床上,要S提防進來小偷。
事情真的湊巧,L打完球回到宿舍,見門已經(jīng)上鎖了,S不在宿舍。L等到有鑰匙的同學開門之后,第一關(guān)注的是自己的書包里一個月生活費還在不在。吃驚的是20元錢不翼而飛,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而此時S君遲遲不到宿舍來,返校的室友陸陸續(xù)續(xù)到了宿舍,紛紛議論起此事,大家心照不宣地猜測是S君所為。于是,有人馬上向班主任反映此事。
晚自習S君進進了教室,立馬被班主任控制了,直接帶到教室外,第一件事就是搜身,上上下下摸了個遍。S君莫名其妙,問是問什么搜身,有什么理由搜身。班主任很武斷,說L丟了一個月生活費,書包在宿舍,當時除了你沒有任何人在場,你外出之后鎖了門,這個還用的著解釋么。S大喊冤枉,矢口否認偷了錢。在那個時代,辦學條件很差很差,不會像現(xiàn)在一樣有電子監(jiān)控。而S說他是看到L帶來了好菜采取食堂打飯的,吃了飯之后有睡覺了,怕有人來宿舍打不開門就沒有下栓,而他的床鋪是在上層,緊靠北面窗戶,要下來開門有點麻煩,所以當時就大意了。但是誰也不會這樣猜測S君睡覺之后有沒有人進來過,在沒有抓到小偷之前,S就是小偷。這就是當時班主任的邏輯,他無法原諒S君,找到S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搜身。
S為此痛哭過很多次,他反復申訴說自己沒有做過小偷,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發(fā)過毒誓,絕對沒有做過小偷。其實我很能理解他,他的家境是不錯的,平時不缺零花錢,他除了學習成績不佳之外沒有不好的地方。那個時候我們都還是孩子,都不懂事,我曾勸告他不要放在心上,日久見人心,終會證明清白的時候。可是令人不解的是,班主任竟然私下里派自己信得過的得力干將留意S的行動,觀察他是否在小賣部買東西,去小吃店消費。S隱隱發(fā)覺了這小消息,氣得捶胸頓足,但是又無可奈何,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
事情過去三十多年了。S談起此事還是無法平息當年的心情,憤憤然。他說遭人污蔑無所謂,但是武斷搜身,派人監(jiān)視跟蹤,這是比污蔑更羞辱人的事情,是踐踏人格的齷蹉行為。
被人污蔑事情其實我也遭遇過,只是沒有S同學這樣尷尬?,F(xiàn)在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出發(fā),我覺得處理這類事情是要謹慎的,決不能主觀臆斷去評判一個事情。很多冤假錯案就是主觀臆斷造成的。當沒有事實證明責任主體是誰的時候,決不可輕易下結(jié)論。而教育者的行為與處事原則是學生的榜樣,時時刻刻都要檢點自己,尊重人是榜樣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這位班主任,他在S君的人生中深深地鑿了一道傷痕,一道永遠抹不掉的傷痕。
《永遠的傷痕》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紅樓一癡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