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流同學之三
哈哈哈
流同學深夜還在上網(wǎng)發(fā)帖,對歷史的鉆研精神值得佩服。我用了一種尖刻的語言來刺激辯論的激情,流同學生氣了,這是意料中的事。我是想告訴流同學,如果流同學是在鉆研學問,就要保持理性的精神,不要意氣用事,把對歷史的探討變成意氣之爭;如果流同學是想做一個政客,就要先練好嘴皮子,死纏爛打,把謊話重復一千遍就變成真理,盡可能地忽悠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來支持自己的政治主張。當然,不應(yīng)該由我來告訴流同學的,流同學有自己的導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可能出于職業(yè)病,但我感覺流同學是個可愛的人,所以免不了油腔滑調(diào)逗你玩玩。哈哈,不要生氣,沖動是魔鬼。
現(xiàn)在心平氣和的談?wù)劇V魈饕f“扣帽子”,好像是我扣了流同學帽子一樣,而且引用了“不學無術(shù)”“不懂歷史”這些詞,好像是我的原話一樣,這給讀者進行了誤導,從下面的跟帖就可以看出。好像我是一個喜歡扣帽子的人似的。如果我們說某某某是個“喜歡扣帽子的人”,這本身是不是一個帽子呢?所以,說別人扣帽子是很無聊的,這本身就是一種詭辯而已。另外,改開時代批評文革政治斗爭中失敗的一方喜歡扣帽子,這是對付一切對手的必殺技。政治斗爭嘛,還不是半斤八兩,誰比誰高尚多少?同時,對于有民主訴求的普通民眾,我們也動不動就斥之為文革遺風,說表達自己的訴求就是扣帽子,那老百姓就無法開口說話了。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一個老百姓說某某某是個貪官,某某階級是反動階級,你說事實在哪里呢?什么是反動呢?你怎么不說清楚呢?你是不是扣帽子呢?老百姓顯然是回答不出那么多的為什么的,所以只好沉默不語了。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先生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衰亡民族默無聲息的緣由”,相信流同學還記得這篇文章吧?如果不記得了,趕快去看看吧,因為主流們已經(jīng)要魯迅“從教科書里滾蛋了”,說不定以后就看不到了。
最后,你說你“不喜歡把一個人往一個好或者壞的方向去套”,難道別人就喜歡嗎?這個問題我也要澄清一下,不能只是你有理,別人就都沒有理。既然大家都不喜歡,我們就用理性的態(tài)度來對待歷史吧。
你主張法治,我也主張法治。這個問題我們要達成共識,但我不認為這個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沒有什么意義,我們還是從維護憲法開始去走法治之路吧。因為對于老百姓來說,其他多如牛毛的法律太復雜,看不完也看不懂,而憲法是最根本的東西,法律條文也明晰。你說呢?
你說“文革、大躍進、三反五反、割尾巴等等,都是發(fā)生在我出生前,我如何去了解如何去知曉呢。”你是歷史博士,當然知道怎么去知曉啊,實在不知道,學學太史公,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吧。如果真有學者精神,就不要摻合政治了。不要認定什么是對的,要盡可能地去把所有歷史資料都收集起來,要坐冷板凳的。也許要窮盡畢生精力,也許很寂寞,也許出不了名,但沒有全面的歷史資料的歷史結(jié)論,算什么歷史學呢?你說呢?其實忙于下結(jié)論的歷史學家都不是真正的歷史學家。歷史學家揭露客觀事實,政治家根據(jù)自己需要來選擇歷史事實下結(jié)論——這個結(jié)論當然對自己有利。
過端午了,懷念屈原。我要放一個星期的假,不發(fā)主帖陪你聊了。浪費了你收集歷史資料的寶貴時間,是很不道德的。
祝你端午快樂。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北窗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